蘇花臨海道過往山線路徑已多土石崩塌,前往象鼻隧道路線可從南方入口進入,沿著海岸線往北面象鼻隧道前進,沿途幾乎是碎石坡、大岩石,多崩塌或破碎地質地形,短短路程卻費力、刺激且必須技術攀爬,並非簡單的平易近人路線,但親見象鼻隧道的讚嘆,加上當下懸崖峭壁、山海對峙、驚險壯麗、藍色驚艷的各種體驗,是挑戰型東海岸台灣經典。
蘇花臨海道過往山線路徑已多土石崩塌,前往象鼻隧道路線可從南方入口進入,沿著海岸線往北面象鼻隧道前進,沿途幾乎是碎石坡、大岩石,多崩塌或破碎地質地形,短短路程卻費力、刺激且必須技術攀爬,並非簡單的平易近人路線,但親見象鼻隧道的讚嘆,加上當下懸崖峭壁、山海對峙、驚險壯麗、藍色驚艷的各種體驗,是挑戰型東海岸台灣經典。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相關GPX
- 所在縣市
- 花蓮縣秀林鄉
- 里程
- 單程1.5公里
- 步道類型
- 郊山步道
- 步道型態
- 必須折返
- 海拔高度
- 10~71公尺
- 高度落差
- 61公尺
- 路面狀況
- 岩石、沙灘、礫灘
- 所需時間
- 3 小時 (往返)
- 難易度
- 中
- 所屬園區
- -
- 山脈
- -
- 最適季節
- 春、夏、秋
- 申請入山
- 否
- 申請入園
- 否
- 基點
- 無
- 開車
- 【和平隧道口】
1.國道5號蘇澳交流道→馬賽路/宜42鄉道→中山路二段/台9線→蘇港路/台9線→蘇花公路/蘇花路三段/台9丁線/台9線→南澳北溪橋/台9線→蘇花公路/台9線→和平隧道,出和平隧道,約164.5K處即可見往海灘之釣魚路。 2.花蓮市→嘉里路/蘇花公路/台9線→太魯閣大橋/蘇花公路/台9線→和仁隧道,出和仁隧道行駛至164.5K處,即可見往海灘之釣魚路。 - 大眾運輸
- 本區目前無大眾運輸工具直達,建議自行開車前往。
- 路線規劃
-
象鼻隧道請輸入出發地
- 出發點
- 和平隧道口
- 路線
- 和平隧道口→(0.05K, 10分鐘)→沙灘→(0.35K, 30分鐘)→過和平明隧道→(1.1K, 80分鐘)→象鼻隧道→原路折返→(1.5K, 120分鐘)→和平隧道口
- 備註
- 1.舊蘇花公路路基逐年損壞,建議應具備攀岩經驗,帶專業配備如岩盔、繩索、攀登裝備,或找專業領隊前往,並小心落石。若天候不佳,建議取消以策安全。 2.目前抵達象鼻隧道方式,尚有以下兩種:
(1)和平隧道入口下方沙灘,垂直峭壁至少有20公尺,尤其接近洞口處,幾乎沒有支撐點必,必須具備傳統攀登技術與裝備,。
(2)划獨木舟至象鼻隧道下方的碎石坡,再從從南面崩塌處邊緣起攀至舊蘇花路基。
- 蘇花公路
- 清同治年間原用於開山撫蕃的後山北路,於日治時期倡議再度利用此一臨海道路,行經現在的花蓮和中路段,但由於姑姑子斷崖阻擋,公路在堅硬的岩石上硬開鑿出道路來,造成臨海斷崖的奇景,象鼻隧道便位於當時的「八號隧道」。蘇花臨海道於1932年5月通車,二戰後改名蘇花公路,1961年發行的台幣壹元鈔票右側便是姑姑子斷崖的象鼻隧道圖像,1971年和平隧道開通後,蘇花公路不須繞行姑姑子斷崖,包含象鼻隧道在內的姑姑子斷崖上 的公路隧道群,於是被廢棄。
- 和仁部落
- 卡那岸部落(Qnragan),為日本人強制太魯閣族遷往的住地之一。清末和平地區有八個太魯閣部落,日治時期之五年理蕃計劃將各社佔領並強制遷移;戰後分成了三個聚落,而最南的叫做Qnragan,但是一場大洪水的侵襲,社址被毀,因而居民廢棄遷移。光復之後,Qnragan人為了接近祖先遺留的耕地,再次遷回原社址,改稱為「和仁」,1948年颱風來襲,又摧毀社址,遂遷到原地東方三百公尺處,即為今日的和仁聚落。
- 動物
- 為洋燕、烏頭翁、黑枕藍鶲、綠繡眼、麻雀、大紅紋鳳蝶、青帶鳳蝶、台灣黃蝶、青斑蝶、紫蛇目蝶、黑擬蛺蝶、薄翅蜻蜓、熊蟬、台灣獼猴等。
- 植物
- 因舊公路上方的岩塊、土石持續崩落,使本段的植物社會呈現演替初期的狀態,除了欖仁樹、鹽膚木的小苗大量散生外,尚有車桑子、菱葉捕魚木、白肉榕、山芙蓉等植物零星出現,草本則以臺灣蘆竹較佔優勢。
- 地形地貌
- 地質年代為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由綠色片岩、矽質片岩、層狀大理岩組成的白楊片岩;層狀大理岩的九曲大理岩層。
- 特色
- 為知名天然岩場,不僅追憶舊蘇花公路的歷史遺跡,同時胸懷太平洋的壯闊美景。
最新討論
發表新討論相關相簿
看更多相關心得
看更多路線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