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燦光寮
- 燦光寮的名字由來已久,早在嘉慶十年(西元1805年),清廷於此設置燦光寮塘、配置兵員,做為防亂軍事基地,促成了此區的開發。歷經道光時期到了同治年間,燦光寮已經發展成一個大聚落,並且以產茶聞名。時光流轉,人口的流失也造成燦光寮的沒落,目前僅剩稀疏幾戶散居於此。
- 燦光寮古道
- 由九份、金瓜石經燦光寮塘,下行至瑞芳或澳底的路線稱為燦光寮古道。古道的用途有二,且依據用途分為二條小徑,一為軍事用途(汛塘),二為郵務用途(鋪遞)。過柑仔店後不久,古道即一分為二,汛塘古道走往澳底方向,鋪遞古道則順著牡丹溪下行轉往三貂嶺,兩條古道基本上都不登上燦光寮山。今日的燦光寮登山步道大致沿鋪遞古道路線修整而成,途中則有小徑通往燦光寮山,到了攔沙壩處也可以再接上汛塘古道路線。
- 燦光寮山
- 燦光寮山屬於基隆火山群,以738公尺的高度稱霸群峰。山頂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原點與一顆一等衛星控制點,視野不是普通的好。天氣好的時候,福隆海水浴場、基隆山、九份、金瓜石、半屏山、茶壺山盡收眼底,眼力好的人也可以隱約看見台北101。
- 金瓜石自來水抽水站遺址
- 早年的金瓜石因採礦而繁榮,當時居民眾多,為了解決民生用水問題,在牡丹溪上游建造了水壩儲水,並且設置抽水站,抽取牡丹溪水後越嶺送往金瓜石。但是隨著金瓜石的沒落,抽水站也被廢棄了。
- 柑仔店
- 早年燦光寮古道是人來人往的道路,道路旁曾有聚落。但採礦業沒落後人潮隨之散去,柑仔店也跟著失落在荒煙蔓草間,只留下殘破的牆面與部分的駁坎。
- 牡丹車站
- 牡丹車站位於雙溪區,舊名「武丹坑驛」。1922年設於舊三貂口附近,1924年搬遷到現址。牡丹往雙溪中有一個大斜坡,早年為了平緩火車行駛坡度,在牡丹站設計了120度的大彎道。站在月台看著火車扭腰緩緩駛入,車身呈現優雅的弧度,畫面美麗動人,攝影迷一定不能錯過。
- 動物
- 昆蟲如豆娘及蝶類是步道上較常見的動物,但是仔細查看,路邊的葉片上有時也拿找到扁擬葉蟴。鳥類以大冠鷲最為吸睛。
- 植物
- 步道沿途可見毒魚藤、日本商路、水芹菜以及鐘萼木、艷紅鹿子百合與南五味子等稀有植物。讓人趨之若鶩的則是四月時於山頂處處綻放,嬌豔欲滴的紅星杜鵑,還有十一月份,在山坡上隨風片片搖曳、微紅閃亮的芒花。
- 地形地貌
- 約2500至1000萬年前,九份、金瓜石還沉在海底,此時砂岩、頁岩及少許煤層逐漸堆積,地層由老至新依序為木山層、大寮層、石底層、南港層及南莊層。大概在600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衝撞,使得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在歐亞板塊下,也形成成九份、金瓜石地區的褶皺與逆衝斷層。到了100萬年前,又因為沖繩海槽張裂出現的岩漿活動,這個地區形成了好幾個火成岩的侵入岩體如基隆山、武丹山、本山與噴出岩體如草山、雞母嶺。燦光寮也可能是在此形成,成為潛伏未露出的火成岩體,主要由酸性石英安山岩所構成。構造及侵蝕運動持續進行,今日的燦光寮山位於基隆火山群中心地帶,是火山群中的最高峰。
- 特色
- 四月綻放的紅星杜鵑、十一月遍野的芒花、古道悠然的氛圍、山海盡收的視野,燦光寮登山步道的魅力無遠弗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