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鰂魚涌縱走黃泥涌峽─港島徑眺望大潭水塘群

  • 林正宸
  • 11,003次點閱

在香港旅遊手冊的介紹中,有一條由大潭郊野公園至鰂魚涌的路線,沿途經過的大潭水塘群在香港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在水源不足的早期,為香港島東面一帶的工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水源,集水區也是二次世界大戰中,香港防衛戰的所在位置,一路走來也能看到戰時的設施,結束了上午古火山海路漫遊行程後,下午前來行走這段步道,也藉這機會認識更多路線。


手冊上的路線起點是黃泥涌峽的黃泥涌水塘公園,但由西貢到那光交通時間就佔去大半,決定從鰂魚涌開始走,從西貢坐公車到鑽石山地鐵站,再換搭地鐵到鰂魚涌站,從手冊規劃的路線反向走到黃泥涌峽,出了地鐵站之後先到附近吃個中餐。

一出地鐵站,回到市區的景象是高樓一線天


沿英皇道往太古地鐵站走,直到看見這個指標

進柏架山道前旁邊有一處市集


一出鰂魚涌地鐵站先前往糖廠街去找東西吃,卻一直找不到要吃什麼,或許這邊的選擇會比較多,行進路線的入口也在一旁而已。

沿著柏架山道走,都是柏油路,非常好走,這時候我在想旅遊手冊介紹的健行路線,會不會絕大部份都是在走道路呢,到目前為止走大帽山灣仔峽道都是這樣,要接觸自然山徑的話就要另外作功課了,也發現這幾天不論是健行山道或山區道路,靠山壁側全有施作護坡。

柏架山道全為柏油路,靠山側都是護坡牆

從山道觀賞鰂魚涌市區的高樓天際線


來到香港已經第4天,這幾天經過3位導遊的解說及閒聊,不但認識香港的地質環境,當中包括為什麼能蓋起如此密集的大樓,還有隨處可見的大量護坡。

因香港經板塊擠壓形成陸地的時間較早,經過這一億四千萬年的時間,板塊交接處現在移到現在我們所知道的位置,才陸續有日本、臺灣等島嶼,相較之下香港的古老地質不但穩定,少有地震,有也多半沒什麼感覺,岩層更是岩石經過變質形成的堅硬花崗岩,讓大樓建築有了良好的基礎。

再來因地小人稠,在除去禁止開發的郊野公園範圍之外,以有限的土地要容納如此多的人口,必然要與山、海爭地,也因為這樣,除平地外,不少山坡地也建起樓房,當中不乏高樓大廈,而護坡在這環境下就變得相當重要。

香港邊坡治理工程是世界有名,因地勢急陡,過去發生過嚴重土石流,英政府自1977年土力工程處成立以來,施作大量邊坡工程以保護居民生命財產,所有護坡皆有編號並定期篩檢和維護管理。

走上來會經過一間教育中心:林邊生物多樣性自然教育中心


這棟紅磚屋過去曾是世界最大的煉糖廠(太古糖廠)員工宿舍,二次大戰期間短暫成為難民疏散區總部,現在成了認識香港生物多樣性及保育工作的教育中心,由於下午時間有限,沒進去參觀,繼續沿柏架山道往大風坳前進。

隨著爬升,從高處觀賞市區景觀


來到一處涼亭,視野更好一些


金督馳馬徑叉路,沒研究不亂鑽,續行柏架山道


走著走著,咦?好像漏了什麼,有一處戶外公共爐灶,是當時對抗日軍入侵的戰時設施,翻開手冊一看,有一處叉路要轉過去才會到,現在已經過頭了,怕時間不夠,不想回頭繼續往大風坳前進。

市區景觀漸漸轉為山景

來到這處有著相當不錯的展望

可看見柏架山的雷達站與等會要經過的大風坳

這條山道來往健行、慢跑的人不少,終於等到一個空檔


來到大風坳,依字面意思來看是指風口的意思,在這休息一會順便看一下附近的地圖指標。

抵達大風坳,但今天卻完全感覺不到風


照著旅遊手冊走,會繼續沿著柏架山道往大潭水塘群走,而水塘群後面是大潭水塘道,那樣不就一路都是柏油馬路到底了嗎!!休息一會看著往畢拿山的指標,嗯....是港島徑第五段,也能通往黃泥涌水塘公園,但不確定路徑清不清楚,那至少上去畢拿山拍個照再下來繼續走柏油路好了。

登頂距離不長,但是爬升蠻陡的

好漢坡一條


抵達畢拿山,視野果然棒,可以觀賞整個水潭群,要不是空氣還是有霧霾,更遠的龍脊山徑、赤柱峽道配合海景會是絕佳景色。

陽明山莊,等會續走柏架山道、水潭群結束後會經過的地方

大潭水塘群,可惜枯水季,主潭水量少得可憐

從這已經能看到北角、黃埔一帶的市區

柏架山雷達站

來個誇張的色調,畢拿山後續的港島徑步道


在畢拿山頂也設有指標,可走港島徑往水塘公園,看路徑清楚大條,要不要走呢,想說還是照原計劃好了,折返下山回大風坳。

原本只是要做個行程紀錄,沒想到變成一個轉折


拍完那張下坡照後,突然決定走看看港島徑,既然有明確指標,沿著山稜線的那條路徑是如此清楚,終點也都是同樣的地方,而且還是走天然土徑,沒理由不試試,調頭爬回畢拿山沿港島徑往黃泥涌水塘。

走一段回拍剛剛上去的畢拿山及柏架山

沿港島徑隨時可觀賞大潭水塘群

有一處叉路往小馬山,是衛亦信徑第二段,去走一小段

這個角度除了北角、鰂魚涌外、九龍塘至景調嶺等市區也都能看見

不去小馬山,回港島徑繼續行程

回拍一路走來的山徑,嘗試是對的

看太陽位置,這條路線適合早上走,拍水潭群光線較順

右前方為知名的維多利亞港-香港最知名的百萬夜景


土徑走著走著轉為水泥階梯步道,先下坡至山凹再爬上渣甸山,最後一路下坡往陽明山莊,有上有下,符合沿山稜線的特性,往山凹下坡這一段路右手邊有圍籬擋起來避免山友闖入。

另一個角度的水潭群

封面照片的另一版本,至於我站的位置就不公開了,因為需要點膽量

從這看終於知道為什麼會有圍籬,原來剛在下坡的位置一旁是礦區

眼前是香港人口最密集的都會區及夜景聖地維多利亞港

有時空氣濛濛的,這誇張的色調凸顯層次就特別好用

起登的鰂魚涌已經在山的另一邊了


第二天在虎山步道、還有剛剛的畢拿山都有看到黑白色的圓柱,終於知道意思了,就跟臺灣的山頭三角點是一樣的作用。

山頭測量點

再次回望畢拿山與柏架山,已經變得小小一座

從這位置拍陽明山莊就清楚多了

接上大潭水塘道,照手冊路線走的話就會從照片左邊走到這

出口右轉前往黃泥涌水塘,居然看到野豬大剌剌路邊覓食


黃泥涌這名字,源自於黃泥涌峽一帶因溪谷流著黃色泥水而來,水塘1899年落成,現為一處公園,黃泥涌峽是香港防衛戰香港守軍的據點,1941年日軍由香港島北岸登陸上山,與守軍在這展開激烈戰鬥。

水塘公園,6點休園,只能在外頭走走

再搭個藍天的話會非常漂亮

暫時結束了,拍照記錄


為什麼會說暫時結束呢,因為想去坐巴士卻發現在單向道上,找不到往山下方向的巴士站,乾脆走下山算了。

查一下GOOGLE地圖,離市區並不算遠,大概走40分鐘就能到灣仔市區,順著黃泥涌峽道走下山,注意到下山方向的車道由左側銜接過來,道路變為雙向道,可以從這坐巴士下山往中環,但我也沒打算坐了,繼續走,等會接到司徒拔道繼續往山下的方向就可以到灣仔。

走著走著,看眼前這建築,似乎是在姻緣石看到的那棟高樓


走著走著,才突然想起什麼似的,司徒拔道!?不就是灣仔峽道走到灣仔頂時看到的道路嗎,當下沒多想繼續走,接到司徒拔道要繼續往下走時,注意到一個更眼熟的路名,就是寶雲道,馬上開地圖確認一下,沒錯,就是昨天走的寶雲道,這下可撿到了,剛看到的大樓也確定是昨天在姻緣石看到的那棟,沒想到走一走竟能接上已經認識的路徑,意外的收穫。

司徒拔道在這大迴轉,一邊上山,一邊下山,寶雲道正好是夾在中間的山腰路


想要的話,還可以再從這坐公車到太平山看百萬夜景,但我今天想收工了,沿著寶雲道走到灣仔峽道,下去就是灣仔市區及地鐵站了。

昨天走寶雲道時旅遊手冊有介紹,過去它是建在輸水道上,輸水道則是用來引進大潭水塘群的水,今日這麼一走,兩者之間的地理位置與關係馬上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第二度來到灣仔峽道


到灣仔就近找東西吃,沒想到在臺灣從不吃麥當勞的我,這頓晚餐就是在麥當勞解決的,坐地鐵到油麻地,剩一站的路就當散步慢慢走回旺角住的旅館。

有趣的事來了,回旅館途中,順路買手搖杯的時候,遇到一組遊客不知怎麼去她們訂的旅館,正在跟店員詢問乘車資訊,沒想到店員似乎也不清楚,當下幫忙查一下,她們要搭的巴士乘車點離這不遠,為了保險起見,直接帶她們去公車站了。

事後想想,能幫助人是好事,但不對呀....我自己也是第一次來香港的人,居然也敢給別人帶路XD,挺妙的。

下午這段行程中途變更路線收到不錯的效果,水潭因水位低加上空氣灰濛無法呈現最美的一面,實為可惜,之後豐水季時不但想再來走一回,還要嘗試周遭其他路徑,好好欣賞水潭群的風景



交通:
搭乘港鐵至鰂魚涌站,出站沿英皇道往太古方向,循柏架山自然徑指標上山,於黃泥涌峽道的大潭水塘巴士站有6、66號巴士可開往中環。

補給:
鰂魚涌站出來,前往糖廠街或英皇道上有超商即餐館,或於柏架山道前,往鰂魚涌街有超級市場和市集,離開港島徑,對面的陽明山莊內有超級市場,步道中途無補幾點。

長度、時間:
手冊介紹路線約8k,我中途轉港島徑下山的距離略縮為7k左右,含拍照約4.5小時。

難度:
中等-到大風坳前一路緩坡,只有2段階梯較陡,一是大風坳往畢拿山約220m陡上,二是由山凹處上渣甸山600階梯上坡,港島徑部分較無遮蔭須注意日曬。

原文出處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