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2018-0420 雪山西稜 day 2

  • peellden
  • 3,413次點閱

今天是雪山西稜之行的重頭戲之一:重裝登上雪山,越嶺前往翠池
整趟西稜行旅爬升量最大的就是今天了。沒辦法,抽不到三六九山莊的床位,只能這樣安排。
七卡山莊海拔約2500,雪山則是3886,爬升將近1400m,還是揹著重裝走,對體力是一大考驗
好在這條山道算是熱門路線,好走也沒有危險地形
早點起來慢慢爬,中午過後也就能到了
是以凌晨三點便整裝出發。 

另一隊夜宿七卡山莊的日本團客也差不多同時出發;
他們的目標是雪山,應該也是抽不到三六九山莊的吧。
天色濛濛亮時來到4K處的哭坡觀景台

爬上哭坡,那一隊日本客的頭燈點綴著觀景台,遠方中央尖山與北二段的山稜悄然浮現 

這是雪山東峰翹直的一面 

高山仲春的玉山杜鵑已經陸續綻放

太陽出來啦 

差不多同時也抵達了雪山東峰

有著清秀短草原的肩稜,雪山東峰,海拔3201m,有三等6304號三角點,百岳No.74,八小巒

金光遍照前方的雪山主峰
泰雅語中稱此地為「Minma」;日治時期音譯轉漢字,記為「明間山」
1923年,雪山主峰被當時的台灣總督府定名次高山,明間山也跟著名為「次高東峰」 

旖旎草原
聽說今日最熱門的雪東線,
由武陵農場循雪山東峰上攀的山徑,是1969年為由林務局開闢的步道
在此之前登雪山比較熱門的走法是從志佳陽山過來
那時要登雪山東峰就不若今天這樣輕鬆。


東峰全景來一張

日頭漸高,火紅的雪山主峰也逐漸降溫,東峰下有個停機坪

黑森林下的草原,三六九山莊就在那裏,接下來走過去的山徑大致平緩

雪山主峰,這一側看是四個巨頭簇擁著,瞧不出冰蝕圈谷的樣貌

隔著七家灣溪上游溪谷看對面山岩

聖稜線與四秀接壤的一段,穆特勒布山、布秀蘭山與品田山

天上浮雲飄忽,照亮雪山東邊的巨大岩理

凱蘭特崑山,聖稜線的山頭

像四頭巨大鯨魚

品田山
雖然背著光,還是看一看招牌的地質景觀大皺褶
那一段凹陷就是登上品田山之前的障礙,品田前峰斷崖 

遠方山頭多雲,草原上則是春光燦爛、杜鵑朵朵開

現在只算初綻,可能要再晚一點才會大片盛開吧
不過好久沒邊爬山邊賞花了呢,雖然揹著重裝心情卻很雀躍
被杜鵑鼓舞了

草坡上枯木 

雖然樹身已死但這充滿藝術感的殘骸還能兀立很久

那邊山上開著好多,好想走過去玩...可是背包好重...

對面的魚鱗型山岩,顯現出地層的走勢

圓柏夾道迎賓

看見武陵四秀,品田山、池有山,桃山,另一秀喀拉業山藏在桃山身後。

一邊看著四秀,一邊愉快的前進吧

聖稜線上方罩著一層薄雲

前程茫茫
把握有陽光的機會賞花
它鮮嫩的樣子真是令人忍不住想咬一口(...不曉得這可不可以吃)
但嬌滴滴的花瓣只要一碰到水就會黃爛
很快就凋萎了 

這一坨懶懶散散 

像一把繡球

出現木耳...而且好像是市場裡賣的那種

農什麼農? 

原來還有個布字(泰雅族在你背後他非常火) 

一小段巨木森林路

脫出樹林

接著就抵達三六九山莊了

熟悉的鐵皮樣式

山莊正迎向朝陽

生態廁所,東西放進去之後要攪一攪、叫微生物起來吃飯...這樣的概念

山莊前好展望

別緻的廚房間

其實空間好像滿小的,難怪雪山的行程都很難抽到三六九的床位,聽說有要改建

前面這個小空地感覺很不錯

那隊日本客輕裝追上來了

那我們也要繼續了,告別七家灣溪谷地風景

發進箭竹小徑

接著是一連串之字路上坡、直到進入黑森林之中

巨人之跟前

山莊上方山坡還殘存著一小片白木林
是冷杉在森林火災之後殘留的枯幹
三六九山莊後這片山坡,在1912年、2008年、2014年都曾發生大規模森林火災
找了一些歷史照片,這一區白木林應該是2008年火災遺留下來的 

前方岔路,通往黑森林水源地、雪山北峰,三六九山莊若久旱無水就必須由此前往黑森林取水 

回望三六九山莊、雪山東峰

來到黑森林的入口

進去的瞬間氣氛就變了

幾乎純由冷杉生長所形成的森林,樹冠鬱鬱蒼蒼,林中光線黯淡,故稱為黑森林


黑森林之全景

密密麻麻的巨大冷杉

倒伏的冷杉,看看質地,這種樹樹材易碎,無法利用,...所以才能一大片保留到現在 

森林之路

其實冷杉樹幹很白很亮,森林裡感覺也不是真的那麼黑

喜歡在高海拔區形成一大片純林(聯手排擠其他物種) 

高不可攀的樹冠,揹著重裝抬頭很累

杉林筆直生長,置身其中讓人感覺祥和平靜

也有這種不配合的,硬是要長歪,還跟旁邊交叉

黑森林路段的海拔在3200~3500左右
冬季時可能會積存深雪
讓幽暗迷茫的森林路更添迷途風險
這時就要認明樹上不時出現的反光雪季路標 

這一段路是第三次走過
前兩次都是摸黑上山,所以下山時才得見黑森林的景觀;
那時已經氣喘吁吁、疲憊不堪,無暇欣賞這一片樹林的美好寧靜。
(是說現在揹著重裝爬坡,也是累到眼冒金星啦) 

密集森林的頂端難得有個缺口,凱蘭特崑山的岩頭冒出 

石瀑區

過黑森林石瀑後有一片碎岩草坡,地上細流涓涓

這裡是黑森林中的水源
不是之前通過的岔路會到的地方,那處水源應該在更下游的位置
這邊離山莊好像太遠了,可能是翠池沒水的時候才會需要從這邊裝水背過去
(翠池要乾到沒水好像也不太容易)

冷杉倒了一大片
旁邊有說明牌,原來是2015年蘇迪勒颱風吹倒的
現在作為冷杉森林自然演替的現場,由中興大學進行觀察與實驗 

巨大的骸骨 

山坡上依然挺立的族群 

來到一個比較平坦空廣的地方,四周的森林景致吸引人偏離路線,夜行至此有可能迷路,要注意

一條小溪流,算是七家灣溪的上游吧,也是圈谷中的一條水系

海拔攀升,接著開始出現玉山圓柏

谷地中避風,圓柏會長的比較高大,與冷杉筆直聳立的外型不同,圓柏更顯張牙舞爪、姿態張狂妖嬌

圓柏白木的枯槁樹影,背景是圈谷的山壁,即將進入雪山的一號圈谷之中

這可以算是雪山圈谷的地標名樹了吧

這叢圓柏也滿有名的,形狀很美,許多人來爬雪山都不會錯過它

森林突然消失,進入圈谷的巨大殿堂

路邊還有殘雪呢,在台灣四月底還看得到天然的積雪,好像有點神奇

圈谷的底部

有一群巫婆在那邊跳著怪舞,斑斕婆娑,迷惑眾生

碗型的雪山一號圈谷是雪山主峰最為人所稱道的地景
畢竟大部分的登山客攀登雪山,都是著循這條雪東線由東側攻頂
開闊、圓潤,如高牆又似巨浪,和緩而有力的山壁包覆著視野的每個角度
一步出幽暗的黑森林即迎來這如同千萬觀眾滿座高嘩的大舞台,五感之衝擊是何等強烈

冰河時期,台灣高山積著長年不化之冰雪
冰雪積壓成河,從高山頂緩緩流淌,切鑿穿蝕,發育出各種地形
待到全球暖化、冰河消退,高山上只剩冰斗圈谷、刃嶺、冰磧與漂礫等地貌,
訴說著冰河曾在的久遠過往 

眼前的碗型圈谷,在鹿野忠雄發表的「臺灣次高山彙に於ける氷河地形研究」
中被標記為「雪山一號圈谷」
是雪山群峰之中規模最大的冰河圈谷地形

今日雪山仍是台灣冬季降雪量最多的山峰之一
藉著四月的些許殘雪,或可想像一下萬千年前山頂的冰封樣貌  

圈谷底的自動氣象站

要越過主峰,還要再往上爬約300公尺
...其實我沒有很想要再登頂一次雪山...畢竟揹著重裝
不過好像也沒有腰繞的選項  

雖然山道安全好走,這仍舊是台灣第二高峰;高度就是它最大的難關
行走至此氣喘到不行,腳步無法再加快分毫

看到積雪好興奮 

杜鵑樹叢還埋在白雪中 

往上的山道會經過幾片比較大的積雪 

還不至於需要冰爪,但上坡已十分吃力,不想踩在鬆軟的雪地上

堅硬的四稜砂岩,成就雪山高聳霸主地位的台灣最強沉積岩

上到一處小山頭的鞍部,這大概就是從東峰看到的四顆巨頭其中之一,高山寒風越過風口吹襲

圈谷的風景

那一團日本客已經登頂下山了

終於來到避不開的積雪區

慢慢融化中的四月雪,沒有結冰,大概像一大碗刨冰一樣, 踩上去會陷入

這時腦袋裡不曉得在想什麼...堅持不想踩在雪上,便往旁邊走碎石避開了
多繞了一大圈,地上又是不穩定的碎石,艱苦爬坡還會走兩步滑一步
完全沒有比走在冰上更省力安全吧... 

看午時的山景,正對著圈谷的是武陵四秀之山稜

崢嶸坦克品田山

來到主峰山頭的南側
一條斷崖轟然直下千尺,甩出一大段崩裂之絕壁,再急揚翹首而去
是為志佳陽大山之稜線 

山頂區遍佈著匍匐白骨
原本是一片玉山圓柏,因應山頂風狂雪厚的嚴峻氣候而貼地生長
後來因森林火災而付之一炬,只剩扭曲的木身殘骸
據悉是1991年一月的事。  

圓柏生長很慢,在極端環境下尤其如此
這邊的圓柏殘株看似低矮,其實可能和圈谷底部森林中高大的植株一樣老,
有說至少活過了三四千年
就這麼莫名其妙被一把無名火盡數燒死,實在是一場令人痛惜的生態浩劫 

抵達雪山主峰的山頂 

峰頂石碑的背面...不要問我為什麼要拍這個

其實是為了它,主峰頂一等三角點的殘骸
山頂風化作用太劇烈了,加上人為破壞,
花崗岩製作的三角點雖然年代也已久遠,現在居然只剩這樣子
連花崗岩中的礦物晶體都浮出來了

中午天氣陰沉,山頂展望雖好,風景卻黯淡,不如前幾趟
西邊這條稜線就是接下來要走的路,還是得好好看一下 

遠方最高的山頭是大雪山,從那邊延伸到雪山主峰的稜線,
即是「雪山西稜」,或雪山「大雪線」
山脊先擺向北邊大雪山北峰、奇峻山、頭鷹山,再彎向弓水山、大南山,連接火石山、博可爾山
最後通到眼前的翠池三叉山,接上雪山主峰
以主峰為首的五條稜線:雪東線(主峰-東峰)、南稜線(主峰-志佳陽)、
聖稜線(主峰-大霸)、西南稜(雪劍線,主峰-小劍山)與西稜
其中就屬西稜路線長度最長。

翠池三叉山,顧名思義,翠池在這座山與主峰之間稜線北邊的山腰上
也是大雪、雪劍稜線的分歧點
南面崩壁好壯觀
高3565m,在主峰之前也只能矮身屈居 

主峰其實也只有東面從圈谷上來那一側是和緩的,然後北邊有一線山脊與北稜角連接
其餘四周都是這種亂石斷崖 

向南斜出的山頭,右下角有片黃草地,是上翠池,平常幾乎都沒有水 

望向西南稜、西稜的寬景展望

圈谷方向寬景

雪山主峰,海拔3886m,百岳No.2 ,五嶽


曾有「雪翁山」、「玉山」、「Mt.Sylvia」、「次高山」、「興隆山」之名
泰雅語中稱「Sekoan」、「Babo Hagai」;是「石頭山」的意思。


主峰頂平坦開闊,附上全景三幀

啟程前往翠池,標記里程0K,是聖稜線0K的意思

北邊像蒙古包一樣的尖圓山頭是雪山北稜角,高3880m

裸露的碎岩崩壁,是不是馬上就有聖稜線的感覺了呢,聖稜線是什麼感覺呀其實我也不知道

下降到北稜角與主峰之間的鞍部岔路,再前往翠池
地上碎石滑來滑去,重裝行走要緩衝下降還得兼顧平衡,股四頭肌感覺很吃力 

看雪山一號圈谷殘雪 

二號圈谷在北稜角北邊,規模稍小但一樣壯觀
這次要是有爬上北稜角就可以看到,可惜終究是嫌累沒有去
大概等哪天我去走雪山北峰吧 

台灣海拔最高的表演廳,高山啊,大海啊,聽我的歌吧,這樣 

高度下降,北稜角變得高聳不可一世

回望主峰

底下的蔥綠森林,依稀看得見一個紅色鐵皮,即是翠池旁的翠池山屋,沒有很遠嘛

由主峰前往翠池要陡下350公尺左右,里程則是約1.5公里
陡上主峰幾乎就把體力都耗盡了
尾聲這段即使是下坡,走來亦是非常艱困疲乏 

上翠池的神祕小空間,步道不會經過 

這處位於主峰與北稜角西側的碎石坡,鹿野忠雄標記為四號圈谷
可能也是冰河發育形成的冰斗地形 

四號圈谷與一號圈谷聯手切斷了山脊,才形成主峰與北稜角兩座山頭
看看北稜角的西南面 

這個則是主峰山的西北面,岩層好驚人,...不知道有沒有人爬過 

浩大碎石坡,上半部是砂土石礫,下半則堆積著大顆的岩塊,行走至此要小心腳步,跳石通過 

終於行進至碎石坡底部,累壞了

好在是不用重裝走回去
...也很難說,如果接下來在前半段路上遇到什麼狀況,大概得原路撤退
...先不要想這麼多。回望四號圈谷上的北稜角、主峰 

翻過主峰一號圈谷的稜線後,
從七家灣溪(大甲溪上游支流)來到雪山溪(大安溪上游支流) 流域
這兩條都是流向台中的西部重要河川。
明明越過台灣最高的稜線了卻都是在西部流域,好奇怪,
沒辦法,大甲溪太會鑽了,
一路鑽到思源埡口 

山谷前方是中山稜脈,遠處則是鹿場大山

來到高度較低、避風的谷地中,圓柏又變成高大壯觀的喬木樹型

北稜角的層層岩理

緩下路段,看森林放空

進入圓柏密林之中

終於抵達今天的終點,翠池山屋 

小巧可愛的房子,不過令人驚呆了的消息傳出!
原來我們沒有抽翠池山屋的床位,而是翠池營地
...好吧,反正帳篷就背在身上;沒有山屋可以住是有點可惜啦
只有一點點而已 

與圓柏喬木天地同寢也不賴
這棵大樹下有個白鐵土地公廟
應該是台灣海拔最高的土地廟吧

肉體疲憊加上高山反應,一安頓下來就精神迷散
明明時間還早,也不知道在幹嘛,拖了很久才想起來要看看翠池的樣子 

先來個出水口 

下游水道草地,好愜意的場所,想在上面滾來滾去(因為地勢低窪所以其實草地很濕)  

曲折的水路,下去就是大安溪,這翠池為大安溪之源

水質清澈的翠池;其實裡面有很多小動物,螺螄之類的
倚著山壁,地下水會從那片碎石區補注
所以翠池可保終年不涸
碎石坡則是七號圈谷,在鹿野忠雄的研究中認為翠池是圈谷湖(冰斗底端因冰磧蓄水而成湖) 

周遭飄起白霧,更顯翠池的嫻靜優雅 

四周的圓柏,靜靜地在此站立了幾千年

高大蒼老,但仍生機盎然的巨人

這是接下來往雪山西稜、西南稜的路口,明天就要從此走入一段未知的新境界

真是累壞了,翠池走不到一圈就覺得快不行了
因為前兩次都有完整細細品味過翠池的周邊,
這一趟很快就說服自己放棄走看、趕快回帳篷去休息 

之前的翠池紀錄參見:

2012-0727 雪山主峰/東峰,下翠池:Day 2,上
2007 Babo-Hagai 3

那一片碎石坡下有幾個可疑的駁坎與圍磧(這次沒有拍;不過前兩次造訪都有記錄到)
回來查資料才知道是疑似晚近的「翠池石屋群」遺跡
接下來的路上還有類似的志樂溪石屋遺址、火石山石屋遺址
後兩個石屋遺址在結構上比較相似,而翠池石屋群則像是較晚期的建築
但都可能是古老泰雅族的居住場所


翠池全景

這次行旅特別帶了一個常岳制作所出品的睡袋內套

輕盈單薄的睡袋內套,沒什麼重量,捲起來可壓縮,收納起來也不占太多空間

使用Warmtax材質製作,摸起來像發熱衣的質感;據說也有類似的功能
我的睡袋溫度不太保暖(適用於10度)
在高海拔營地如翠池,即使鋪著空氣睡墊,躺上去時背後還是覺得涼颼颼的
展開這層輕薄的內套,全身塞進去再躺進睡袋裡,頓時感到溫暖不少;可得一夜舒眠。 

睡袋內套通常是怕弄髒睡袋內裡的附加產品吧,如果睡袋是自己的那就可有可無
不過這種有額外保暖功能的實用性就更高了
如果氣溫不冷也可以把保暖內套拿掉,或乾脆直接當被子蓋
反之如果一開始就買很保暖的睡袋,到了不太冷的營地可能睡起來會太熱。
(這趟也只有翠池營地比較高冷,所以...後面幾天幾乎都沒用到)

覺得睡袋冷暖很難調適或怕弄髒睡袋的山友,可以參考:
常岳制作所 Facebook
常岳制作所 on Creema

雲來霧去
接著居然下起冰雹了
傍晚前還接連降下頗大的陣雨
帳篷中聽叮咚雨聲,結束這疲憊之日。

 

雪山西稜,路線圖:



高度圖:

All - day 2

 

第二日高度圖:

 

行程表:

原文出處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