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保育、教育、研究兼具的近郊濕地

  • Summer
  • 5,117次點閱

昔日的水域成為今日的水鳥生態保育區,更成為台北人閒時散步、賞鳥的近郊綠地。

 

關渡自然公園位在淡水河與基隆河匯流處東岸關渡堤防內,為一個具有保育、教育、研究等多功能的自然公園,三百年前這裡原為一大片水域,在1850年間經開墾成為農地,之後由於台北盆地抽取地下水產生地層下陷的情形,造成水患頻仍,於是修築關渡堤防以防水患,卻因此造成農地逐漸廢耕,加上淡水河抽砂以及海水入侵,使的堤防外區域形成沼澤地,意外形成了水鳥棲息地,1978時更因水筆仔的生長形成紅樹林。

人為的開發讓珍貴的紅樹林環境遭到破壞,保育人士遂投書臺北市政府成立保護區,經相關人士奔走後公告為「北市關渡水鳥生態保育區」,其後更成立「關渡自然保留區」,日後隨著民眾對環境保育的認知增加,更改名「關渡自然公園」正式由官方界定保護區範圍以保護自然的濕地淨土並提供作為保育、教育、休閒及研究的場所。

佔地57公頃的公園分為四個區域:

保育核心區:佔園區大部份,為園區自然保育的主要場域,不開放遊客進入,遊客可以透過中心二樓望遠鏡或賞鳥小屋觀察這一區的狀況。

永續經營區:位於園區東側,為自然生態與人類活動緩衝區,交由簽約農民耕種,提供鳥兒不同的棲息環境,平時不開放遊客進入,只有在一些活動中會由帶領人員帶領進入。

戶外觀察區:位於園區南側,為靠近關渡堤防的兩個賞鳥廣場,可惜我到的當天細雨漸歇的下著,沒機會走到這一區來親近水鳥。

主要設施區:區內設有有自然中心、賞鳥小屋、步道及解說系統等設施,是遊客最常造訪的區域。

陰雨連綿的228連假不見幾個遊客,濕漉漉的傘收收摺摺,買了票後進入園區,一座座的木橋銜接起整個沼澤地,我沿著步道走進主要設施區的埤塘生態區,寒風細雨不只驅散了遊客,就連水鳥也不見蹤影,水塘裡、橋樑上只見以木頭組合而成的假水鳥站立其中,靜悄悄的水塘邊只有我的腳步聲和快門聲。

離開埤塘區,步道會引著腳步在海岸林區、河岸生態區、北部低海拔林區的綠意裡穿梭,下過雨的空氣清新的像早晨的露珠一樣透明,雖然不懂兩旁的綠藏著什麼濕地植物,但卻懂那一片綠不只讓水鳥棲息其中,也讓我悠閒其中。

在那綠裡藏著四座面向不同方向的賞鳥小屋,隱身其中透過長長的窗望著沼澤尋找著鳥的蹤跡,突然覺得賞鳥就像釣魚一樣,得耐住性子等到都開始打盹了才見鳥兒現身,我呀~急著再走進那開始飄雨的綠裡,鳥等到了自然中心再上二樓用望遠鏡找囉!

兼具生態教育、研究與遊客服務中心的自然中心裡,不僅有各種濕地動植物的生態介紹,二樓更能透過高倍望遠鏡欣賞濕地鳥踪和遠方的台北盆地,站在這裡,活蹦亂跳的水鳥比聳然佇立的101更引人注目。

細雨裡我牽著Keith的手繼續被那綠和水珠包圍著,肚子裡的小風箏則安安靜靜的睡著,等你長大,我們會牽著你手一起來看鳥哦!

原文出處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