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路:行跡的探索


 書名:路:行跡的探索

 作者:羅伯特.摩爾

 譯者: 駱香潔

 出版社:行路出版

 出版日期:2018年08月08日



內容簡介

【美國國家戶外圖書獎】【西北太平洋圖書獎】
書評中與賈德.戴蒙、安妮.迪勒等知名作家相提並論,
獲選多家媒體眾多類別的年度最佳書籍。

阿帕拉契山徑的一趟健行,如何引領他踏入眾多知識領域的祕境,窺見「路」教給我們的智慧?

路,從何而來?為什麼有些路與時俱進,有些日漸凋零?
是什麼讓我們走既有的路?又是什麼,讓我們開創新徑?

摩爾在阿帕拉契山徑健行途中,看著腳下的路不斷往後退去,心中生起這些疑問。在接下來的七年,他走訪各種地形、探訪各界專家,向他們請教漫長道路歷史中的各項關鍵要素,並投身體驗。

  • 他造訪紐芬蘭島,探訪地球上最古老動物留下的移跡化石,希望揭曉「動物最初為什麼開始移動」,從而解答:遠古異世界如何轉變成今日的大自然?
  • 他調查單細胞生物乃至螞蟻和天幕毛蟲等昆蟲的研究,搞清楚這些生物如何藉由打造道路網絡,來彼此溝通,進而提升群體行動的智慧。
  • 他藉由實際觀察、放牧和打獵,跟隨大象、綿羊、鹿等的腳步,了解牠們的行動模式,以及人類對牠們的獵捕、圈養與研究如何形塑人類自身的發展。
  • 他探究古代人類社會如何利用步道網連接地貌連,這些步道又如何跟語言、傳說和記憶等文化絲線緊密交織。
  • 他追溯到歐洲人最初殖民美洲的年代,探尋阿帕拉契山徑與其他現代山徑的曲折起源,並探究這類「非我」世界為何深深吸引著現代人。
  • 他從現代交通系統與通訊網絡如何取法古道,到國際阿帕拉契山徑的概念提出與進展,探討我們對於與土地、與他人之連結的需求與困惑。

這本書是累積多年研究與長途行走的成果,結合作者的冒險與科學、歷史和哲學等面向的紀錄,深入探索路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周遭世界。(各章內容提要可參見「目錄的引文」)


獲得榮譽

◎「西北太平洋圖書獎」得獎作品
◎「美國國家戶外圖書獎」得獎作品
◎卑詩省非小說類文學獎決選
◎亞馬遜網站非小說類年度最佳書籍
◎《每日電訊報》年度最佳旅遊書籍
◎《紐約雜誌》年度五大科學類好書
◎《衛報》書店年度最佳自然類書籍
◎《書單雜誌》年度十大旅遊書籍
◎水石書店年度最佳旅遊書籍
◎入選Goodreads讀者票選最佳科技類書籍
◎《西雅圖時報》年度最佳書籍
◎《波士頓環球報》年度最佳書籍
◎《國家郵報》年度最佳書籍


名人推薦

麥覺明/《MIT台灣誌》節目主持人暨導演
張東君/科普作家
阿潑/《憂鬱的邊界》作者
王迦嵐/「健行筆記」網站總監
崔祖錫/登山旅遊探險作家
黃仕傑/自然生態觀察家一致推薦


各界好評

精采絕倫,令人讚嘆。每翻開一章,都能看見摩爾用嶄新視野探索相同現象。從史前生物留下的化石化蹤跡,到大象在叢林裡踩踏出來的長形空地;從居無定所的北美洲原住民留下的山徑,到覆蓋了這些山徑的州際公路。一路上,摩爾深入調查科學史、宗教史與哲學史等,在各種知識與思想裡追尋細微的相似之處。這是一場振奮人心的旅程。——《啟程雜誌》(Departures)

羅伯特.摩爾是知識淵博、風趣幽默、隨和博學又愛開玩笑的嚮導,帶領我們沿著蜿蜒的路探訪世界,最終深入探討人類智慧的涵義。他讓我們看見接觸的起點不是鍵盤,而是我們建造的路徑,而同樣的路徑也創造了我們。這本書能指引你浸淫在人類熱愛的兩種活動裡:思考與行走。——大衛.格斯納(David Gessner),All the Wild That Remains的作者

摩爾的文筆堪比安妮.迪拉德或愛德華.艾比等,以大自然為書寫主題的哲學家。思想豐富,亦如曲折山路般引人入勝,書中精心描繪且發人深省的想法,經常使我不得不暫時闔上書頁、摒住呼吸。——《芝加哥書評》

羅伯特.摩爾刺激你思考。山徑在人類歷史、地球生態和生命旅程中,到底代表什麼意義?走過這條蜿蜒迂迴的路,了解雙腳與土地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邁開腳步吧。——大衛.逵曼,《下一場人類大瘟疫》的作者

年度最佳戶外書籍,曾在林中漫步的人都不該錯過。這本書涵蓋自然史、人類學、個人經歷的主觀報導與回憶錄,以隨筆描寫人類與動物在陸地上刻劃的路徑所包含的諸多意義……光是前言就已值回票價。將近三十頁對阿帕拉契山徑的描繪,連比爾.布萊森和雪兒.史翠德都會自嘆弗如。—— 山巒俱樂部(Sierra Club)

看似只有一個主題,實則觸及了另外一百個主題……豐富的資訊猶如密林山徑。摩爾是行腳哲學家,他探訪綿延的荒野,也探索旅行本身的意義。這本書肯定會令你驚訝不斷。——《華爾街日報》

融合旅誌、科學寫作與心靈指引的最佳元素,好奇、飢渴、古怪且非常入世的作品,在優美纏繞的散文裡探索螞蟻、大象還有網際網路。每一頁都能找到智慧與啟發。摩爾在山徑上行走時,一邊提及你想都沒想過的知識,一邊保持娛樂效果,風趣幽默。不過他的最終目標是告訴讀者,人類以及地球上的其他物種,都有一種經過路徑錘鍊的智慧。——艾美.威倫茨(Amy Wilentz)

精采萬分。熱愛散步、健行或探險的讀者一定會深受吸引。這本書不只是個有特定主題的故事,它提出與人類的世界定位有關的宏觀問題,探討人類如何成為現在的模樣。從頭到尾都令人讀得入迷。——《書架情報網》

處處有啟發。從牧羊的本質,到古代動物與北美原住民的巨大山徑網絡如何奠定現代北美洲的基礎,乃至最佳路徑具備哪些特質,以及我們可以從道路學到什麼。這是以道路的性質和歷史為題,內容豐富的一份研究。——《書單雜誌》星級評論

睿智的健行客兼作家,引導我們踏上一場全新的探索旅程:這場步行之旅的主角是路和路所代表的意義。這本書從頭到尾都令人看得既入迷又開心……間或穿插鮮少有人造訪的區域,如果你想用更好的視角觀察世界,這是一本絕佳的指南。——《科克斯書評》

豐富又貼近人心。這書本身亦像一條山徑,沿途風景是內在沉思,以及在林中獨自漫步時源源不絕的靈感。摩爾興趣廣泛,也很擅長用這樣的好奇心感染讀者……令人欽佩的成功書寫。喜歡山徑健行的讀者請注意:你一定會為了在背包裡挪出空間放這本書,而捨棄一些健行必需品。——《波特蘭先鋒報》

結合有形的探險與頭腦的探險,一本難以超越的好書。——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


作者簡介

羅伯特.摩爾(Robert Moor)

羅伯特.摩爾曾為《紐約時報》、《哈潑雜誌》、《n+1》雜誌和《GQ》雜誌撰稿。他是米德爾堡環保新聞補助計畫的補助金得主,並曾獲得多項非小說類散文獎,目前定居於加拿大卑詩省的半月灣(Halfmoon Bay)。


譯者簡介

駱香潔

清華大學外語系,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專事中英翻譯,譯作包括《侍酒之人:那些葡萄酒宅神教我的事》、《技藝中的生活練習:一個木工學徒的修業之旅》(行路出版)、《用科學打開腦中的頓悟密碼》、《今天,我比昨天勇敢一點點》、《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等,並為《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雜誌與《BBC知識》國際中文版雜誌合作譯者。

賜教信箱:judylo@gmail.com


目錄

前言
我發現一條路的精神,在於它們如何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持續演化。在深山野嶺待了將近半年後,城市在我看來既神奇又恐怖——僵硬死板、到處有故障的東西。山徑讓我知道好的設計是善於變通的,它們滿足了權衡效率、彈性變通與持久耐用的共同需求。它們愈來愈平順,也愈來愈堅固;它們會轉彎,但不會壞掉。在困惑的時代裡,當老方法似乎都走入死胡同,我們應該低下頭,仔細思索踩在我們腳下、經常為人忽略的智慧。

第一章
造訪紐芬蘭島後,這一路上我爬過山,在河裡游過泳,品嘗過冰山的味道,在野地裡露過營,也睡過陌生人的沙發,為的是去誤解角探訪地球上最古老的路:移跡化石。那些迂迴曲折的痕跡,據信是由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動物埃迪卡拉生物群所留下,發現者亞力克斯想要藉由它們解答:動物為什麼開始移動?這問題的答案,有助於解答更宏觀的問題:遠古時由果凍似的無腦生物組成的異世界,如何轉變成我們熟知的大自然?

第二章
生物智慧光譜的一端是內在智慧,一端是外在智慧。黏菌是單細胞形成的蔓延團塊,卻能憑藉偽足留下的黏液痕跡,複製出現代鐵道系統那樣巧妙的配置。天幕毛蟲是完美跟屁蟲,落單時澈底無助,但飢餓能驅動領頭的毛毛蟲捨棄舊路,找到愛吃的樹葉。單獨一隻螞蟻非常蠢笨,但蟻群的行為卻極為聰明,如今科學家已明白這歸功於牠們擁有聰明的系統——「路」是動物藉以溝通的強大外在智慧,甚至啟發我們開發各種高效率系統。

第三章
動物雜居一處,相互依存,在最重要的生存需求互相重疊的地方,必然會出現道路——而人類也沒有被排除在這種協作過程之外。研究動物的智慧,使得我們的智慧也變得更豐富,我們或許無法理解其他動物的心思,但可以解讀牠們留下的路徑。人類已學會用三種方式和其他物種建立共感:研究動物、與牠們一起生活,以及因為獵殺而了解。我決定花點時間,把觀察、放牧與狩獵這三種最古老的跨物種溝通方式,都體驗一次……
第一部 觀察
第二部 放牧
第三部 打獵

第四章
歷史學家馬歇爾致力於保護地圖上的線條,而找到從未變動的切羅基古道,能使往步道兩側延伸約四百公尺的土地依法受到保護,直到完成適當考古調查。好友沃克知道對多數阿拉巴馬州人來說,野外不是許多都市環保人士想的像個超脫世俗的生物多樣化聖殿,而是誕生地、補給站,是保留當地傳統的地方。他力勸馬歇爾將訴求從保護瀕危物種,改成保護當地傳統。:「任何訴求都要放在個人的框架裡才行。」人們愈是了解自己的根,對土地的感情就愈深,自然會挺身捍衛自己的土地。

第五章
一八四六年梭羅攀登卡塔丁山,返程行經的焦原一地令他覺得狂野得極美,深感敬畏。一九二○年富翁巴克斯特攀登此山亦大受感動,誓言保護它「永遠不被馴服」,不只自掏腰包購入土地設立州立公園,還成功阻擋改造成觀光勝地的計畫。卡塔丁山的歷史很有代表性,說明野外一直是人類的智謀、遠見和壓抑的直接結果。歷史學家羅德里克.納許寫道:「是文明發明了野外。」工業化興起後,連赫胥黎這樣討厭野外的人也終於明白「如果不參與也不生活在由動物與植物、土地與星辰季節建構的非人造世界裡,這樣的人是有殘缺的。他無法對非我感同身受……」這是我看過最簡潔的野外定義:非我。在我們尚未用自身形象重塑的地方,藏著某種深刻而古老的智慧。

第六章
創新往往讓我們有能力更快、更直接地抵達目的地。然而就如人類學家提姆.英格德指出的,我們不再徜徉於無邊無際的大地,體驗的世界愈來愈像「節點與連接器」構成的網路。與土地日漸疏離讓我們升起一股失落感。火車頭剛誕生時,起初為了恢復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連結,我們建造了更多山徑。國際阿帕拉契山徑的定位是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釐清:這條山徑滿足什麼渴望?我沿著這條山徑從緬因州走到紐芬蘭、冰島與摩洛哥,過程中,漸漸明白這條山徑企圖解開的,是我們對規模與相互連結的困惑。

結語
艾伯哈特或許可說是終生健行客的代名詞,據說他第一次全程走完國際阿帕拉契山徑後,就捐出全數財產,然後幾乎留在路上過日子。我跟他在公路上會合後一起健行,途中發現他也欣賞人造環境,想法算是相當先進的環境哲學觀念。像威廉.克羅農這樣的後現代環境學者近年推翻了繆爾與梭羅的觀點,指出把自然環境視為與人類文化截然不同的世界,是空洞且極度無用的,把「自然」跟「好」畫上等號甚至會帶來問題:說某事很自然等於說它「不可或缺、沒有商量餘地」,這使我們無法進行有意義的討論。

作者的話
致謝

*本書書介由行路出版提供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