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蛇麼】不分晴雨跑松蘿湖做研究 白腹游蛇魅力何在?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鄭雅云報導

7月16日是世界蛇日,適逢新北市紀錄片線上影展播出張緯誌導演《後山蛇援》紀錄片,介紹居住在松蘿湖的嬌客——無毒、無攻擊性的白腹游蛇,並探討生態研究者的勞動處境。

2015年拍攝的《後山蛇援》,跟隨時任宜蘭大學蛇類研究室助理方穗銓的腳步,上山下海調查蛇蹤,也到消防隊協助處理民間捕獲的蛇類,進行生態資料的收集。

白腹游蛇Yunghui(CC BY-NC-SA 2.0)
白腹游蛇(Sinonatrix percarinata)。圖片來源:Yunghui(CC BY-NC-SA 2.0)

「我同學說,你幹嘛好好的人不當,跑去山裡當猴子。」影片中方穗銓半戲謔地說。自2010年起,方穗銓與其團隊無論晴雨冷熱,每個月固定上松蘿湖做白腹游蛇(Sinonatrix percarinata)的調查,持續三年不間斷。宜蘭多雨,松蘿湖林徑泥濘難行,調查工作更得在夜晚涉入水草深處、憑藉經驗與勇氣完成捉蛇取樣任務,等到下山往往全身雨水、汗水、泥水交雜,甚至偶爾不慎遭到蛇吻,都是這些野外生態研究者的日常。


生態調查揭開松蘿湖白腹游蛇神秘面紗

從小喜愛動物的方穗銓,碩士論文便是研究松蘿湖水位變動對白腹游蛇族群的影響。松蘿湖依靠降雨匯流而成,因為湖底有斷層裂隙,季節性的水位變化很大。方穗銓透過標記再捕捉法,調查該區白腹游蛇族群狀況與水位變化之關係。結果發現,溫度、水位高低與白腹游蛇、和其主要掠食對象腹斑蛙之間有相互的關連。

該論文指導教授毛俊傑解釋,腹斑蛙(Babina adenopleura)和白腹游蛇主要的活動空間與季節一致,若夏季湖域水位降低,活動空間減少,對白腹游蛇而言,作為食物來源的腹斑蛙及其蝌蚪的密度提高了。

松蘿湖白腹游蛇捕食腹斑蛙(方穗銓攝)
松蘿湖白腹游蛇捕食腹斑蛙(方穗銓攝)

然而另一方面,白腹游蛇本身也同樣面臨種內個體之間的競爭加劇,以及掠食者密度提高的壓力——日本醫蛭(Hirudo nipponia)會寄生於蛇體並造成其死亡,是在松蘿湖的白腹游蛇主要天敵之一;若遇旱期,就會成為影響白腹游蛇族群生存的重要生物。

簡言之,在同一年度不同季節的比較中,夏季對白腹游蛇而言,食物密度提高、但是相對威脅也增加;而在跨年度的調查之中,則發現旱年(累積雨量較低的年度)因為獵物減少、環境壓力提高,白腹游蛇的個體營養狀況與繁殖情形都較差。


管制鞭長莫及 觀光污染源難以評估管理

松蘿湖位處南勢溪的上游,屬於「棲蘭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因為常年雲霧籠罩,植被變化美不勝收,有「十七歲少女之湖」美稱,在網路推波助瀾的宣傳下,也成為熱門的登山露營景點。

毛俊傑說,研究團隊定期上山,曾經數過,在熱門觀光季節,湖邊紮營的人數「一個晚上一百多人跑不掉」,這麼多人在短時間內產生的廢水、排泄物,留下污染源、營養鹽,是否會影響白腹游蛇與其他生物的棲地環境?會不會造成湖域優養化?松蘿湖可承受的環境承載量為何?從過去到現在,因為沒有足夠調查資料,答案無從得知。

宜蘭地下水資源豐沛,是重要民生用水來源,而高山湖泊是地下水來源之一。另一方面,近日登山、露營風氣普及,而松蘿湖的登山口、湖域區分屬不同管理單位,相關管制難以落實,一旦外來污染源大於環境承載量,是否將連帶影響民生用水品質?也令人擔憂。

松蘿湖高低水位空照圖及環境照(毛俊傑提供)
松蘿湖高低水位空照圖及環境照(毛俊傑提供)

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副主任莊育偉補充,宜蘭的高山湖泊分兩個流向:「溢流水」在滿水期時溢出流入溪谷,最後進入鄰近的溪流;「滲入水」則在枯水期時,集水區的水持續進入湖泊,於湖域慢慢下滲,成為地下水。對於水源保護,除了污染源的總量管制刻不容緩以外,他認為登山民眾的環境倫理教育也必須再加強,「愛山林就要無痕山林」,才能保青山綠水常在。


大環境阻力重重 生態研究者靠堅持為台灣環境體檢

研究調查的限制,除了來自物種特性與環境,更重要的,還有資源的挹注。松蘿湖的白腹游蛇定期調查,自2013年起,改為設置自動記錄器材持續監測環境變化,並不定期進行白腹游蛇生態資料收集。這是研究團隊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配置考量之下,所做的調整。

生態研究往往需要長時間累積調查基礎資料,毛俊傑比喻:「就像人會到醫院做健康檢查,用這些基礎數據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甚至做為治療的基礎。環境生態的研究,就像是對我們生存的環境做『健康檢查』。在全球氣候變遷下,這些調查數據對於環境政策而言更是重要的基礎資料。」

然而現行的研究計畫補助,缺乏長程的思考與規劃,多以短期、甚至一年期居多,往往要到年底才能確定隔年會有多少計畫與經費。研究助理們也因此練就上山下海、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本事。

松蘿湖岸白腹游蛇(方穗銓攝)
松蘿湖岸白腹游蛇(方穗銓攝)

「可能今年他的老師接了山區的森林生態計畫,他就要去山區做調查;明年接平地湖泊的動物相研究,他就要改去做湖泊的調查。」除非自己另外找尋外部資源,否則難以讓研究持續。短期的計畫補助模式,使得台灣生態的基礎調查資料無法持續累積,更遑論專業人才培養。

「我們在學校,還算比較幸運,靠著學長姐帶學弟妹,一個一個拉上來。老師就負責找資源、維持這些助理的收入來源,但其實也都撐得很辛苦。」,「也曾經有畢業生半開玩笑地說,同樣要跑野外,他在活動公司帶團攀岩,工作兩週收入就快比研究助理一個月的薪水還高了。」

毛俊傑道出台灣生態研究者所面臨的結構性困境:就業市場少、收入不穩定且偏低,專業、勞動條件與薪資不成比例,加上主流社會氛圍對於生態研究不了解也不甚重視,種種不利因素,就像一波波推阻的浪,對於有心從事生態研究的年輕人來說,必須要有極大的熱情與執著,才能逆著浪頭在專業上堅持下去。

今年五月,行政院甫通過組織改革草案,未來環保署將升格環境及資源部,納入經濟部水資源保育業務、農委會森林保育業務、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等單位,堪稱「天下第一部」,顯示國人對於氣候變遷及環境保護的重視。如何留住並培養專業人才、持續累積基礎研究資料、提供政策分析評估,或許是這個天下第一部首先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後山蛇援影片連結(感謝張緯誌導演提供)

※ 人與野生動物主題報導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