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灘心得】來去澎湖撿垃圾

  • 老王
  • 6,483次點閱

十多年前,我因唐小三寫的登山文章關注她、她因我寫的澎湖文章而關注我,十多年之後,我專注於山林的領域、而她則長居在澎湖搞海廢藝術;本來兩個人各自努力也沒甚麼交集,十幾年來才見過一次面,但這回卻因「垃圾」把我倆連結在一起,人生,真的很有趣。

一直自以為是個很重視環保的人,我不喜歡浪費、還能用的東西我不會輕易丟棄、製造的垃圾一定會分類、塑膠袋會重複使用、家裡若出現寶特瓶我會很不舒服、除非快渴死絕對不喝瓶裝礦泉水、買飲料會自己帶水瓶,除此之外,我認為亂丟垃圾的人應該抓去關(這連我三歲姪子都知道這不是基本公民道德嗎?)。 

雖稱不上環保大使,但如此的我對地球應該已經算盡心盡力了吧!直到我了解一切都不是那麼回事。


一篇報導、一位朋友、一個講座,所以我去澎湖撿垃圾


今年六月的國家地理雜誌封面報導「要塑膠、還是要地球?」上面寫著每年有八百萬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海浪與陽光把塑膠分解成為小碎片,除了本身的毒素又吸收其他毒素,然後被倒楣的魚吃掉、最後進到我們的肚子裡。海洋垃圾如此多,且一年年累積在海中,眾多垃圾漂浮在海面、卻有更多垃圾沉在海底,究竟海洋這麼多的垃圾是從哪裡來的?看似這些垃圾與我無關?

後因工作關係舉辦了全台淨山活動,我想到遠在澎湖撿海漂的唐小三,藉機把淨灘與淨山結合在一起,她在同一時間為了搞一個無人島淨灘與海廢藝術計畫,正好想找登山人參與,也想到了我,所以我們兩個人在很剛好時間點湊在一起,在見面第二次就決定要一起辦垃圾議題講座。垃圾女神唐小三在講座上講了許多垃圾話,讓我更清楚我具有重大嫌疑是海洋垃圾製造者的一員,講明白點,只要是人類都是製造者。

一整場都在講垃圾話的講座

唐小三的O2 Lab海漂實驗室裡,幾乎全部都是他從海邊撿來的垃圾做成的藝術品。關於她的報導非常多,其實做這樣的事情一路走來非常的苦啊


為何一個只會上山、不太去海邊、也不會亂丟垃圾的人會與海洋垃圾有關呢?這與垃圾處理有非常大的關係。

我們製造的垃圾依「理想」流程會進入到垃圾處理場,有回收價值者會經過處理再利用,但絕大多數分類回收的垃圾並不一定真正回收,因為垃圾的流向非常複雜,回收場的人會依回收價值挑選,因此價值低的會成為二次垃圾;而一般垃圾少數會進入溫度夠高的焚化爐焚化,溫度不夠高的話則進入掩埋場,但超過一半的掩埋場已呈飽和狀態,所以有些不肖業者便將垃圾原封不動傾倒在海岸、或到溪床沙坑埋起來,經雨水沖刷後,垃圾便全部進入海洋。(詳細的講座內容記錄請參考:不管是海廢還是山廢,其實都是人廢)

身為一個登山人,在山上能見到的垃圾有限,於是我飛去澎湖參加唐小三辦的獨木舟無人島(姑婆嶼)野營與淨灘活動,想要親自看看澎湖海漂垃圾到底有多驚人。

划獨木舟繞小門嶼一圈,後為鯨魚洞,這好像是我在台灣第一次划獨木舟(Danny攝)

平靜的海面下近乎死寂


澎湖的垃圾是世界級的,因為洋流、季風的關係,周遭國家的垃圾會漂來停留在此,尤以冬季為盛,那是一個海漂垃圾永遠都撿不完的地方。因恰好遇到壞天氣,最後來參加此活動的人約莫十位出頭,大家都是怪咖(正常人應該不會在壞天還特地為了看/撿垃圾而去澎湖?)、且不少為登山人,因此很快就熟了。

因為東北季風即將來臨,原訂划獨木舟去姑婆嶼行程改為划小門嶼一圈,天初亮時海面平靜無波紋,微風徐徐很舒服,但往水底看去卻是灰白色珊瑚粉屑一片,沒幾隻魚冷清的緊。小門由玄武岩構成,從海上看沿岸的柱狀玄武岩非常漂亮,但划經各處無人小海灘幾乎蓋滿寶特瓶與大小不一的保麗龍,大夥停留在一處從岸上很難抵達的石礫海灘,空氣中瀰漫著因太陽照射而分解的塑膠怪味,拿起其中一個浮標,是韓國來的、另一個寶特瓶,則是中國來的。這被滿蓋的海灘難以處理、垃圾必須以船運送,而這僅是澎湖眾多難以抵達的海灘之一而已,何況地球上無數的海灘、以及沉在海底的更多垃圾呢?

划經小門無人石灘,上面蓋了滿滿的垃圾

龍門海灘(Danny攝)


隔日我們到小三工作室O2 Lab海漂實驗室外的龍門海灘淨灘,這個海灘平常就有義工隊清理,但仍然滿佈著各式各樣的垃圾,很難想像沒人清理會是甚麼樣子,每個時刻都會有各種垃圾被打或被風吹上岸停留、或捲下海繼續下一趟漂流旅程;或許這些垃圾裡,有我曾經用過的。

淨山與淨灘僅是將各地的垃圾集中,然而在處理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再次成為垃圾,並沒有解決真正的問題,在地球海洋中漂流的、沉入的、岸邊停留的垃圾,來自於我們每一個人,這其中以塑膠垃圾為最多,而塑膠在人類歷史上也不過才一百五十年而已,但最可怕的是塑膠垃圾壽命很長,可以存在幾百、幾千、甚或是幾萬年。

國家地理雜誌寫著:「自1950年起塑膠才真正開始量產,我們所要面對的塑膠才只有83億公噸,其中超過63億公噸成了廢棄物,這些廢棄物中有高達57億公噸沒有進入回收桶。沒有人知道有多少未回收的塑膠廢棄物進入到海洋。…據估計海洋每年接受塑膠廢棄物總量的中間值大約是800萬公噸,相當海岸線每一公尺就有15包塞滿塑膠垃圾的塑膠袋。目前並不清楚塑膠要多久時間才能生物分解為構成分子,估計值從450年到永遠無法分解都有。」

稍晚時迎著大風踩著大浪與澎湖國寶老師洪國雄去金嶼與撿垃圾,後面的玄武岩非常壯觀(Danny攝)

金嶼的海廢也是多到撿都撿不完,而且因為漲潮就沒路可過去,每個人撿的垃圾很有限


塑膠的產生讓我們便利,人人習慣「拋棄式生活」,清點一下每天我們僅使用一次性的物品有甚麼?從三餐的紙袋、餐具、碗、杯子,買一次菜拿回的眾多塑膠袋、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容器等不勝枚舉,用完之後很大的機率成為地球上永遠的垃圾,永遠不會消失,影響環境生態、最後,影響自己。 

唐小三說自己熱愛台灣山林,現在卻每天折腰於海邊,因為在她眼裡,出現了無法置信的畫面;這一趟去澎湖撿垃圾我也看到無法置信的畫面,罪魁禍首就是你我,插在海龜鼻子裡的那根吸管,有可能是你我用過的,沒有人是局外人。值得慶幸的是已經看見這樣的現況,且知道非常糟糕,能做的就是從自己改變,減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從生活中減塑,減緩對環境造成的危機。

希望以後因為山或海沒有垃圾而不用再搞淨山或淨灘活動,雖然覺得渺茫,但希望有這一天。

這次認識的夥伴看似正常實則都是怪咖

很高興認識這群關心環境的夥伴,大家各自努力囉!

原文出處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