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太魯閣峽谷音樂節10月20日在太魯閣臺地登場,從上午到傍晚,一整天下來7個表演團體,共演出超過40首音樂和舞蹈,讓上、下午場約8千位觀眾,盡情享受一場豐足的音樂饗宴。太管處也特別在太魯閣峽谷音樂節粉絲專頁中開直播,讓無法到場的民眾也可以同步感受現場的氣氛。
今年太魯閣峽谷音樂節的卡司,有西方弦樂團及在地的太魯閣族、泰雅族、阿美族及客家等團體,包括專為今年太魯閣峽谷音樂節籌組的「峽谷弦樂四重奏」;太魯閣在地的「峽谷二重唱」;以打擊樂來傳達阿美族文化的「Amis旮亙樂團」;結合太魯閣族舞蹈傳統與創新精神的太魯閣族「水源國小舞蹈隊」;大提琴家范宗沛籌組的「范宗沛樂團」;將傳統文化融入創作中的泰雅族歌手「雲力思」;以客家山歌為基調,並吸納各族群音樂元素的「羅思容&孤毛頭樂團」等團體。
2018太魯閣峽谷音樂節(圖/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多族群音樂,細說人與環境的故事
每個表演團體以各自族群特色的樂器和曲調,透過歌聲、演奏及舞蹈,呈現獨特的音樂風格與內涵。在一整天的峽谷音樂節活動中,來自不同族群的團體,不僅各自表現自我的特色,也同臺混搭演出,讓在場的觀眾獲得特別的視聽體驗,觀眾也從不同族群的音樂展演中,體會到不同族群的文化之美。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楊模麟處長表示,音樂和舞蹈反映族群的生活與文化,尤其臺灣在地族群的音樂和舞蹈,可說是從土地中滋長而生的,觀眾可以從展演中看見每個族群不同的生活樣貌與文化特色。他強調,舉辦太魯閣峽谷音樂節的目的,主要希望藉由音樂帶領民眾親近國家公園的自然美景與人文特色,今年的太魯閣峽谷音樂節安排的內容展現臺灣多族群的音樂和舞蹈,讓觀眾從表演中更深入了解每個族群在不同的地方與自然環境互動,而發展出的文化與音樂特色。
Amis旮亙樂團(圖/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水源國小舞蹈隊(圖/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免費接駁專車,帶大家坐享美景聽音樂
為了使大家可以更方便到達太魯閣峽谷音樂節會場,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貼心安排15輛大型巴士免費接駁專車接送,巡迴往返新城(太魯閣)車站及太魯閣臺地之間接送參加峽谷音樂節的民眾,也協調台鐵局列車班次加開或加停新城(太魯閣站),讓大家覺得非常方便。
20日一早許多民眾就陸續進入太魯閣臺地,大家以草地為席,隨著接駁專車的到達,太魯閣臺地人潮愈來愈多,幾乎將大草坪填滿。在涼爽的秋風吹拂下,大家一邊欣賞山雲游走美景,一邊聆聽現場音樂與自然天籟。
上午場率先登場的是「峽谷弦樂四重奏」,他們演出古典、爵士、臺語、客語及大家熟悉的電影配樂等曲目。而由太魯閣族歌手簡明賢與簡仁智組成的「峽谷二重唱」,以渾厚的歌聲讓大家感受到太魯閣族的山林文化。來自臺東阿美族的「Amis旮亙樂團」,善用竹子製成鼻笛、排笛、竹笛、鼓等各種樂器,以吹奏、敲擊再加上演唱,呈現出風格獨特的阿美族音樂。
下午場花蓮「水源國小舞蹈隊」,以舞蹈來表現太魯閣族男子文面的故事。泰雅族金曲歌手雲力思、客家創作歌手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太魯閣族的東冬•侯溫輪番上場或混搭合作,以音樂展現泰雅族與客家族群的文化特色。而范宗沛樂團則接續以管弦樂演出大家熟悉的樂曲,引發不少共鳴。
歡樂慶典樂曲中,相約明年再見
最後,則由Amis旮亙樂團、范宗沛樂團、雲力思、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等演出者上場,一起合唱阿美族豐年祭的慶典樂曲「歡樂的一天」,將整個活動氣氛帶到最高點,在合唱的歌聲中為今年的太魯閣峽谷音樂節畫上完美句點,大家也度過一個心靈飽足的假日。
范宗沛樂團(圖/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峽谷二重唱(圖/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圖/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資料來源: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