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站在九曲洞,嘆為觀止的觀看太魯閣峽谷的壯觀,殊不知在陡峭岩壁上,竟然還有道路可通,這條合歡越嶺古道因為長期不使用,被保存下來的也只有破碎的段落。錐麓古道便是其中最具歷史性的一段,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唯一的史蹟保護區。
大約300年前,住在中央山脈西側的泰雅族人,因為人口的擴增與耕地、獵場的需求,於是翻越中央山脈,移居在立霧溪沿岸,當時共有97個部落,散居在沿岸的河階地,自稱太魯閣人。部落之間靠著部落間的社路聯繫,而這些部落間的交通要道,便是合歡越嶺道路的前身。經過幾百年的繁衍,太魯閣已成這群人在崇山峻嶺中理想的新天地。但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後,寧靜的山谷有了巨大的改變。1896年,日軍進駐花蓮港,因軍紀不嚴,一名士兵凌辱了太魯閣族少女,於是族人策劃襲擊新城憲兵隊,「新城事件」便是族人第一次的抗日事件。
殖民時代早期,日本人採懷柔安撫政策,但始終不得成效,甚至後來又發生「威里事件」,許多日本官員及警察被殺。於是實行已久的撫蕃政策改為討伐。大正三年(1914年),在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的率領下,進行「太魯閣討伐」戰爭,這是台灣二十世紀最大規模的戰爭。當時族人僅有二千多名壯丁,以傳統武器與二萬餘日軍的新式武器及大砲、毒氣對抗,在激戰兩個多月後終於不敵。
為運載火炮、物資,將原有的這些聯絡道拓寬成1.5公尺的道路,戰後便成為管理太魯閣人的重要交通要道,兼具警備與產業用途。1930年,霧社事件發生後,日本人將族人移往平地,使得這條理蕃道路喪失原有功能,而當時民間又興起體驗山岳美景的風潮,因此總督府重新整修,做為大眾健行攬勝之用。1935年,從霧社至閣口的合歡越嶺道路全線整修完工。
我走在這段具有歷史想像與壯闊風景的古道上,以前都是在九曲洞望向這裡,如今改變角度,重新俯視這塊我再熟悉不過的土地,這不只是一條步道,更見證了東部的原住民史。
現在的錐麓古道起點:山月橋。
在山月橋上照燕子口,這個景觀平常可是照不到的!
過了吊橋後,便開始一公里的陡上坡,便會來到巴達崗。不過沒有想像中的難走。
巴達崗二號橋。以往的古道會再經過一號橋然後通往山月吊橋,過立霧溪後便來到布洛灣。現在的路徑在經過巴達崗後便有所改變,所以巴達崗之前的爬坡段並不是真正古道的部份。
從九曲洞望向錐麓古道。
我終於站在這邊看九曲洞,不知道在那邊仰頭舉望的人是否有看到我?
從斷崖望下去,峽谷的一切都變小了,歷史的視野卻變大了。
在這座鐵橋還沒建好時,這裡是錐麓古道最為難行的地點,因為當時只有一條細鐵絲做確保,而腳下踏的只有兩段細鐵條。
以前的日本人可是西裝筆挺的在走這條步道。
現在的人走起來卻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通往錐麓斷崖的最後一個古道中的小隧道,裡面有尊地藏王菩薩,保佑著健行者的安全。
現在走這段有安全防護,要克服的是心魔,而非地形上的限制。
岩壁上的白花香青。這裡海拔約700公尺,竟有高海拔的高山植物,原來這裡是風口,溫度比同海拔地區低,再加上三角錐山上的植物種子自山頂吹落,就在這裡落地生根,形成特別的植物景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