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錄「森林.部落.人—太魯閣林業史」
作者序
在春寒料峭的夜晚,獨自在書房中,輕輕的放下筆來,心中暖而不勝自喜;以寫作哈崙林場、太魯閣林場、林田山林場為花蓮林業三部曲的目標,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哈崙林場已有百年發展歷史,在臺灣光復後,更與花蓮縣政府的財政息息相關;太魯閣林場經歷了日據時期短暫的砍伐,卻與太魯閣族、太魯閣國立公園的關係密切,文化保存、自然保育的議題從研議伐採之始,就廣泛的被關注討論;而林田山林場至今仍保有日式風格的林業聚落,早已成為觀光旅遊的焦點。花蓮林業三部曲雖已完成三分之二,寫完太魯閣林場的結語,讓我有特別輕鬆的感覺。這二年多以來,腦海裡的檔案文字、訪談對話、山居照片,現地勘查印象,不斷交疊纏繞,總是常常催促我,要儘快完成此書。來回盤旋的林業思緒飛揚,只能藉由撰寫成書的條理,把跨越80年的歷史糾結,暫時安頓下來。
2016年出版的「1922年無盡藏的大發現——哈崙百年林業史」,是探討花蓮林業史的第一本書。出版後得到許多讀者的詢問,是否有第二本書出版;尤其是在這兒土生土長的花蓮人,書中的文字與照片,勾起了花蓮木材產業興盛年代的許多回憶。繼續寫第二本書,不僅來自讀者的鼓勵,也獲得花蓮林區管理處的全力支持。經過了二年多的醞釀、調查與撰寫,於是有了「森林‧部落‧人——太魯閣林業史」一書的出版。
去重建一段將近80年的太魯閣林業史,絕對需要有豐富資料的鋪陳,否則只是流水帳的紀錄,並不是我想呈現本書的方式。我使用多重資料的來源,來滿足豐富太魯閣森林寫作的要求。因此,除了中、日、英文書籍、期刊論文、報紙等來源,我也使用臺灣總督府時期林業檔案、行政長官公署時期林業檔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檔案;當然也包含了花蓮縣政府、花蓮林區管理處檔案室所藏收的政府資料文件、公文、書信。另外,為了使內容更具有閱讀性,可親近更多的讀者,我以一年的時間,訪談26位曾經在太魯閣森林裡的工作者;他們有林務局員工、臨時工人、伐木商人、就讀嵐山分校的學生、洗衣煮飯婦人、水源部落居民;族群則包含了太魯閣族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以及外省人等。透過訪談文字整理與呈現,希望讓讀者可「感同身受」他們在太魯閣森林裡的工作與生活的點滴。
在本書中接受訪談者,以及沒有被受訪者,但曾經在太魯閣森林裡生活的人,都是我所佩服尊敬的。在那一個年代,求溫飽是基本,階級的差異與不公平,很少人會把它當成認真。但我們看到林業人安身立命的「認命」態度,在非常惡劣的生活條件下,時常面臨生命安全的威脅,但卻都能自我調適,展現無比的生命韌性;任憑許多委屈辛勞,幾杯黃湯下肚,明天又是為生活奮鬥的勇者。我們應該為他們精彩的付出而喝采。
太魯閣森林的開發充滿了戲劇性,反應了歷史發展脈絡下的必然性,回顧過往,常常掩卷而歎,帶有許多的無奈與感嘆。在這片廣大的森林中,因為臺灣扁柏與紅檜適合此地生育地條件,與其它物種共同演化,建構了太魯閣大山地區的生態體系。在自然的演替下,孕育成千百年的原始森林極盛相。但也由於天然資源的豐富,早期的太魯閣人就在太魯閣森林中活動,找尋獵場、發展簡易農耕,並帶動了群社組織的遷移,生活賴以維繫的規範;「祖靈」與「蓋亞」始終維持了族人與森林的關係。
太平洋戰爭開始了太魯閣森林的「軍需伐採」,繼而代之的現代化文明,加速了商業伐採的速度,人類貪婪的自利心,更擴大了伐採的範圍。它的進程似乎依照著現代市場規律而走;追求更多的生產與消費,帶動更多的需求成長。直到發現我們已經所剩不多,大自然也開始反撲,才驚覺必須停止對森林的掠奪,而思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
有一位原住民朋友告訴我,他們採集野外植物果實,都要在採集的地方置放幾塊石頭,表達感謝之意。我想人類對大自然有所取,也必須要有所給,這是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太魯閣大山曾經是千百年演化而來的原始森林極盛相,也曾為建設現代化臺灣而做出貢獻,我們是否也該認真思考,並且付之行動;如何復原其多樣性的生態環境,且文化多元的太魯閣大山?讓我們的生活與太魯閣森林演化,彼此相互依存,和諧共生。
王鴻濬 謹識
2018年8月20日
於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室
書籍相關資料
書名:森林.部落.人—太魯閣林業史(附紀錄片DVD)
作者:王鴻濬
出版社:阿之寶手創館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