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100.03.30 天氣:晴天
從南港山 親山步道經九五峰 、南港山 縱走到拇指山,本想循原路走回再從中途轉走南港山 山腰步道回中華技術學院,但在拇指山上想幾年前曾在此走「樹梅古道 」下山,沿途的山路景觀及茂盛的芒萁(蕨類)很吸引我,有點猶豫是選擇山腰路回去或就此從拇指山沿著樹梅古道 下研究院路四段回中華技術學院。
下拇指山大岩見左邊的樹梅古道 山徑,還是走下一小段探探情況,進入芒萁與雜樹林兩邊夾道的小徑一小段後,驚見路徑兩邊處處點綴嫣紅,啊!原來是「金毛杜鵑」夾道盛開,在陽光的照月下顯的更加的豔紅與耀眼,當下沿著山路慢慢欣賞金毛杜鵑的「紅」與「美」,捕捉它綻放嫣紅的枝頭身影。
從拇指山佐旁的岩稜走下去,就發現小徑旁的雜樹林長的並不高,樹叢下的植被盡被芒萁所佔據,溫和的陽光將路徑上的一切照的溫暖異常,走在這種小路上感覺非常的舒服,沒有其他的人只有你自己與這些花花草草對話。山徑稍微陡下在矮樹林及芒萁蕨類中彎曲下行,這些雜樹林及芒萁將整山坡長的滿滿的,只剩下這條下山的古道,人走在山路上與身旁的花草樹木擦身而過,卻感到相當親近的被包圍而不厭煩。
隨著山路忽轉折眼前出現嫣紅點點,定眼一看是「金毛杜鵑」心中大喜,想不到在此與金毛杜鵑相遇。近前觀看一幕熟悉又遙遠的影像迅速自腦中浮現:住在柑腳下坑時,春天時節田裡總是忙著插秧,這時候田裡是最熱鬧的季節,鄰居都來幫忙插秧,母親挑著竹籃來田裡送點心(米苔目+糖水),這是農忙季節才吃的到的東西。
不會插秧的拿大碗公吃上多,捧著滿滿一碗公的「米苔目」走到「播田花」下(以前不知何為金毛杜鵑,只知此花在插秧時節開花,故叫播田花),享受那難得又好吃的「米苔目+糖水」。
播田花可說「花團錦簇」的在田頭田尾綻放,既親切又好看好像是季節的信使,提醒人們該是下田插秧的時候到了。而這個時候也是在上小學時同學沒來上課最多的時候,因為會做農事的同學都下田去幫忙了,哥哥姊姊沒來小的弟弟妹妹也跟著沒來,有時一班只剩下三分之二的同學去上課,那時老師也是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
山路轉彎後兩旁又是紅通通的金毛杜鵑染紅枝頭,人慢慢的從小路、從身旁走過,輕輕的抬頭觀賞這些季節花使。
金毛杜鵑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台灣特有種,常見於陽光充足的開闊地、林緣林道、河谷崖地及山坡地等。金毛杜鵑不僅適應力強且耐貧瘠的土壤,在台灣是常見的野生種類。金毛杜鵑在台灣各處都可以看到,普遍生長在海拔2千公尺左右以下,尤以台灣北部一帶,金毛杜鵑花期在3-4月,花期相當長。
陽光灑照芒萁路一路下來最後進入河谷雜樹林內,陽光依然穿透林間一路陪伴,步道上的枯葉幾已掩沒石頭石階,走起來很舒服很悠閒。
古道進入山谷出現大石壁 ,內凹的大石壁 下設有觀音像、建有簡單木屋及堆疊柴火,石壁凹處下也有涓涓泉水,又可避雨可說是一處避雨間休息之處。古道繼續下探終過一小溪濺後爬上坡面,眼前一片開朗株株林木站立於滿山坡的芒萁林中。
前一次來樹梅古道 不知這就是楊梅樹(俗稱樹梅),整片的樹梅林下是整片的芒萁林,芒萁長的近與人高掩蓋的只剩一條小徑在芒萁林中蜿蜒前進。很難想像這整片的林木是樹梅林,很可惜還未開花結果,不然就可一睹其花果容貌,且其果實吃起來是何種味道?
這種芒萁對我來講就不陌生,小時住在鄉下附近的山路邊坡長的到處都是,那時小朋友常玩扮家家酒,男生就把此芒萁折下圍戴在頭當王子,而女生是摘下月桃花或鮮花戴上當公主,玩的可說不亦樂乎!然在當兵時此芒萁也是儰裝頭部的最好材料。
古道經過樹梅林後有些陡下進入綠竹林及舖滿樹葉的雜樹林,已感覺即將出研究院路,接著是更大的綠竹林及菜園陸續出現,進入菜園竹林放慢腳步慢慢享受今日的暖暖陽光及菜園春色。走過竹林小徑前面出現的土地公廟是「坑頭土地公廟」,走過廟旁的小水泥橋就接上研究院路4段。在坑頭土地公廟小憩一會,而樹梅古道 也結束行程,就從此地走馬路回中華技術學院。
旅遊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