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獨立攝影師吉米到台灣打工度假期間,拍攝許多台灣黑熊等野生動物照片。吉米說,他太喜歡台灣,希望每年都能造訪台灣。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攝 108年2月21日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21日專電)法國獨立攝影師吉米到台灣打工度假,走遍全台及離島的同時,拍攝了許多生活在收容中心的野生動物。為替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出力,他在巴黎辦展覽、義賣作品,收益將捐給協會。
台法打工度假計畫於2016年生效,正好給了剛畢業的吉米.伯納多(Jimmy Beunardeau)一個長期旅行及拍攝動物的機會。
當時28歲的吉米從攝影學校畢業,打算在而立之前找個與法國互相開放打工度假簽證的國家遠行。
與法國有這種交流的國家有15個,吉米在蒐集資訊時,看到網路上一段影片,介紹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人稱「黑熊媽媽」的黃美秀,他深受觸動,又發現台灣正好開放法國青年打工度假,就這樣順理成章成了第一批赴台打工度假的法國人。
吉米出身法國西部諾曼第地區(Normandie)的歐納(Orne)省,單此一省境內就有兩個區域自然公園,吉米老家附近也有一座森林,他自兒時起,就有許多機會觀察自然環境及野生動物。
「其實我小時候想當個獸醫」,吉米在巴黎家裡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笑說:「但我的數學成績太差了,當不成。」
沒當上獸醫的吉米,找到別的方式表達對動物的愛。他先學習電影,然後轉為攝影,兩年前成了獨立攝影師,自然環境、野生動物保育一直是他的工作重心之一。
在台灣打工度假的6個月間,吉米在板橋找了個落腳據點,人卻是全台灣及離島到處跑,去過的地方可能比一些台灣人都多。
他的足跡遍布台北、基隆、宜蘭、花蓮、台東、屏東、高雄、台南、台中、桃園,還有蘭嶼、綠島、小琉球,也去了馬祖的北竿、南竿和東引,拍到了「藍眼淚」美景。
吉米細數兩年多前造訪過的十幾個地方,一長串中文地名念下來,幾乎不用換氣。
打開吉米的個人網站,首頁就是他肩負背包、走在宜蘭海灘上的背影,遠山氤氳,說不清是暮靄還是晨霧。
網站收錄許多他的作品,有在寮國受虐被收容的大象,也有在台灣屏東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各種動物,牠們有的曾落入陷阱,有的出自馬戲團,傷痕在這裡不足為奇,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
一邊拍攝動物,吉米一邊體會到有些美麗的生物正逐漸消失。
「一種美麗動物消失,對一個國家來說可能是一種創傷。」他說:「我希望年輕人瞭解世界上野生動物瀕危的現況,例如在台灣,雲豹已失去蹤影,我們不會希望未來也只能從照片上認識台灣黑熊。」
法國獨立攝影師吉米到台灣打工度假,拍攝許多生活在收容中心的野生動物。為替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出一份力,他在巴黎辦展覽、義賣作品,收益將捐給協會。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攝 108年2月21日
他在屏東拍攝的作品散見於GEO少年版(GEO Ado)、GEO精選版(GEO Collection)等法國雜誌,還計劃未來出版攝影集,喚起更多人對野生動物保育的關注。
他相信,人類與野生動物的理想距離就是只觀察、只欣賞,尊重動物棲地,不要有人為影響,這些說來簡單,人類卻似乎不易做到。
結束打工度假後,吉米又為了展覽和講座去了兩次台灣,今年3月還要再去停留兩個月,「我希望每年都去一次台灣,因為我太喜歡台灣,有很多計畫想做,我對這個國家抱有熱情,台灣人很可愛,文化也讓我很感興趣」。
去年7月,一頭小黑熊在花蓮南安瀑布附近與母熊失散,當時太過虛弱,不適合獨自在野外生存,經照料後,還需要評估,最快可能於春天野放。
這次訪台,吉米將持續與黃美秀及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合作,到收容中心拍攝更多照片,還將首度探訪澎湖;他也將全程記錄小黑熊野放過程,做報導和教育用途。
用攝影呈現野生動物保育題材,有各種角度,除了拍攝動物本身,吉米的鏡頭也常瞄準拯救動物、試圖「補救人類所犯錯誤」的一群人。
在吉米心裡,台灣最美好的回憶都與人和自然有關。
例如新年前夕,他與屏東的朋友到花蓮山上拜訪原住民,一起烤肉、慶祝,他記得原住民不可思議的美妙歌聲,也忘不了元旦清晨遙望曙光中的雲海,對他而言,那是一個「魔幻時刻」。
這樣的時刻,吉米在台灣體驗過不只一次。他曾在小琉球的海裡獨自泅泳,回過神來,發現身邊圍著數隻海龜和他共游;還有與黃美秀的相遇,她對動物的熱愛給了吉米很大的啟發。
許多類似的魔幻時刻串連起來,拼成一幅有情的台灣風景,促使吉米想為這片土地盡一些力。
2月23日,法國「為瀕危物種發聲」組織(AVES France)響應國際拯救熊日(International Save Bears Day),在巴黎第4區的史卓文斯基廣場(Place Igor-Stravinsky)策劃活動,吉米將藉此機會介紹他在台灣的攝影作品,舉辦展覽,同時義賣,收益將捐給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由協會決定如何運用。
他說,野放小黑熊之前還有許多準備工作,想必需要經費,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替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募集一些資金,除了現場義賣,也放在網上販售。
到目前為止,吉米與台灣朋友都以英語溝通,但根據他的旅行經驗,在某些地方、和較年長的人交流,還是中文方便。
為此,他說:「我必須學中文,今年要在巴黎開始學,得找到一個好老師,我有點害怕,感覺很複雜。但話說回來,法語好像也很難。」(編輯:陳惠珍)1080221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