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糧食堂主人葉品妤因為嚮往半農半X的生活,從台北都會遷移到宜蘭南澳的鄉間,對於農事從零開始學習,真切的感受腳踩泥地的踏實感,以及用雙手勞動栽種食物的滿足,親自參予從產地到餐桌的生產過程,並將美感與環境教育融入生活之中。
2013年開始經營《好糧食堂》,以有機米飯和在地食材為主題的無菜單料理餐廳,不斷嘗試發掘南澳的山、海、田、園的真實食物風味,期待這是一間以食會友的溫暖客廳。對於料理的態度,就如生活的原則,樸實簡單,但豐富有味,不走花俏路線,也不求味蕾的新奇刺激,相信只要是當令新鮮的食材,簡單料理就能吃出健康與美味。
秋高氣爽南澳好糧食堂舉辦一場特別的農業體驗活動「飯糰趴」,改變我對米的既定印象,原來吃飯可以很好玩!活動當天,好糧食堂主人葉品妤導覽自家菜園,介紹香草如甜羅勒、迷迭香、九層塔、紫蘇、左手香…等等,大家搓揉著綠葉聞香,在腦海搜尋似曾熟悉的味道,討論聲此起彼落,十分熱鬧。菜園還種植地瓜、薑、茄子、蘆筍…等等作物,以多樣性農產提供食農教育所需。
田園導覽結束後,緊接著豐盛下午茶登場,葉品妤與志工夥伴端上了美味的點心,南澳有機米製作的米布丁、主人親製的酒釀,加上老鷹紅豆熬煮的地瓜甜湯;農場採收的碟豆花、洛神花所製作的飲品以及在地農民「阿聰自然田」的烤地瓜。
美食結束後緊接著農事體驗,來賓以抽籤方式決定農事項目,有人除草、有人播種、有人採收洛神花、蝶豆花,大人小孩共同在田間翻土,留下難忘的親子回憶,短短半小時足以讓民眾了解農夫的辛苦,更加珍惜食物。而藉由認識食物的生長過程,拉近產地與餐桌的距離。
活動重頭戲飯糰趴,主角為南澳越光米, 以傳統土鍋炊煮成飯。特別請來年輕的米食達人—「墊墊胃」台中飯糰餐車創辦人簡學隆,他示範用雙手捏出三角飯糰,搭配精心製作的三種餡料:刺蔥豬肉味噌、宜蘭段木香菇、金針墊煮與雞蛋蔥花菜。另一種葉包飯糰,主人準備一鍋有3種米(高雄141號、瑞岩香米、黑糯米)加五種野菜的飯,色彩繽紛令人食慾大開,用血桐葉包上米飯, 造型美麗又環保。葉品妤將美感與環境教育融入生活之中,相當具有意義。
夕陽餘暉天色漸次暗沉,但活動還未結束,只見菜園中升起營火,熊熊火光有如太陽般溫暖,一場感謝大地的儀式,由木吉他、鼓、人聲結合的音樂舞蹈表演在靜默的夜晚展開。舞者圍繞著營火唱頌、跳舞,感謝土地與食物,為活動劃下圓滿的結局。
原來生活中平凡的米,也有數不盡的風味與知識,在好糧食堂, 品嚐平凡米食的豐富滋味, 與慢食慢活的悠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