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臺灣已進入「雷雨」盛期,呼籲從事戶外活動的朋友注意雷電交加的氣候,需提高警覺!

梅雨鋒面一波接一波!近日梅雨鋒面伴隨旺盛雷雨的現象發生,尤其是山區,雨勢及雨量都會比平地要來的大,尤須在劇烈雷雨之落雷發生的時候,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玉管處)提醒,從事戶外活動的朋友們應提高警覺,減少接觸或暴露於易導電的物品或環境,避免遭雷擊中。若不小心被雷電擊中,輕則皮膚灼傷、神經受損,嚴重時會導致心臟衰竭而死亡。

中央氣象局說明,雷雨大體可分為2類,一為鋒面雷雨,另一為氣團雷雨。臺灣發生雷雨的次數,每年自3月起開始增加,到7、8月達最盛時期;其中 3~6 月間的雷雨多屬鋒面雷雨,7~9月間者多為氣團雷雨。

鋒面雷雨主要是動力因素所造成,即暖溼空氣被鋒面抬升,引起強烈對流而產生。雷雨常出現在鋒面附近,在鋒面前出現者亦時有所見,其發生時間並無一定,可出現在白天,亦可出現在夜晚。台灣在梅雨季節裏,當梅雨鋒面很活躍時,常出現大雷雨,且持續時間往往可達數小時,因此有時豪雨成災。

氣團雷雨又稱熱雷雨,常發生在夏季午後2、3點鐘的時候,主要是因為熱力作用產生的。臺灣的夏天是在熱帶海洋性氣團控制之下,白天由於日射使局部地區空氣發生對流性不穩定現象,因而常發生雷雨,惟此種雷雨多屬局部性,造成災害的嚴重程度往往不如鋒面雷雨。


【預防雷擊的方法】

1.避免使用或接觸易導電的物品,如鐵鍊、含有部分金屬材質的手套、相機、手錶、添加有金屬材質的手杖或雨傘,即使使用絕緣材質的物品,也要注意表面是否附著容易導電的水分。
2.遠離高壓電塔、基地台等設施。
3.由於光速快於聲音傳遞的速度,民眾會先看到閃電才聽到雷聲,從事登山的朋友若遇到第一次閃電,應盡快遠離空曠地點、有金屬物品的地方或樹下,建議趕快找山洞、低凹地或山屋躲避,蹲下降低身體高度。
4.躲避雷電時,建議腳下踩踏可和地面絕緣的乾睡墊,且等待閃電停止後30分鐘再外出。


【遭雷擊後的急救方法】

若遭雷電擊中,通常身體以電阻較小的神經系統最容易受到損傷,其次依序為血管、肌肉、皮膚、脂肪和骨頭。有些情況輕微的人被雷電擊中後,皮膚表面僅會出現小小的羽毛狀花紋,身體沒有明顯損傷,但體內的神經系統可能已經受損,建議還是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情況較嚴重者會出現皮膚灼傷,甚至有心臟和呼吸停止的情況,不過此時傷者可能只是因瞬間雷擊,腦部呼吸功能受到抑制而暫時中止,除了儘快向外尋求救援之外,隊友必須緊急施予人工呼吸和CPR,通常5分鐘內仍有機會恢復意識。

以上避免雷擊及急救方法,若能時時記在心中,就能避免在狀況發生時,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玉管處呼籲山友、遊客,進入山區前,需事先查詢天候現況並評估行程安全性!

天候劇烈不穩之雷雨狀況,風險非常之高,因此,建議挑選氣候較宜人穩定的時候來親近大自然!如有豪雨特報,建議遊客取消上山行程,務必以安全為最高指導原則,以自身安全為重!不要輕忽天候的因素,或以賭運氣的方式冒然上山!!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醒&關心您!

氣象資訊:https://www.cwb.gov.tw/V8/C/index.htmlx

資料來源: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56906d5cbf2d1a71190fcf0e395b0706.jpg

(圖/中央氣象局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