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典藏台灣史(四)漢人社會的形成

c6ade51d6cc18dd95dc10fe245bfb57b.jpg


 書名:典藏台灣史(四)漢人社會的形成

 作者:溫振華, 戴寶村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 03日




內容簡介

淸帝國治台長達211年,不管是行政規劃、農商經濟,皆影響台灣甚劇。尤其是漢語系移民成為主流社群,並使台灣納入漢字文化圈,成為台灣歷史文化的深層結構。

台灣納入清帝國的版圖後,官員不瞭解台灣民間社會的活力及特殊性,加上大量漢人移民來到台灣開墾,便形塑官員與移民「雙重外來」的特徵,影響歷史發展深遠。

漢人的移居改變台灣地貌與經濟發展,也帶來原鄉的社會風俗,更影響了原住民族的生活方式,侵擾了固有的部落結構與文化,在第二冊《台灣原住民史》可見詳述。

隨著時間推展,原先的移民亦逐漸產生「在地化」。而族群間的頻繁交流,則讓原住民的風俗和習慣融入漢人社會,進而與傳統的漢人文化有了區別。

現任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的戴寶村教授,與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兼任所長的溫振華教授聯手,梳理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除了討論政治、經濟、文教等官方施政架構,更從姓氏、宗教,以及歌謠、俚語等社會風俗入手,帶領讀者看到生活中不同的文化痕跡,與台灣文化的多元與獨特。

=《典藏台灣史》套書介紹=

全套共七冊的《典藏台灣史》是以全面性觀點,論述史前到當代的一套台灣史鉅作。

張炎憲教授生前推動台灣史普及化,主張由台灣人自己書寫具有主體性觀點的台灣史。因此,思考這套書的內容時,便希望導進晚進的研究成果,促進台灣社會對台灣歷史的瞭解、提升台灣意識。

我們常說:「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然而,立足台灣,除了看見當下與未來,更要回溯過去,瞭解前人如何在這片土地落地生根、汲取多元文化養分,而以拼勁和不服輸的精神,一起成就台灣。

本書系套書集結了劉益昌、詹素娟、林偉盛、溫振華、戴寶村、林呈蓉、何義麟、蔡錦堂、李筱峰、薛化元等重要的台灣史學者之力,在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統整多年研究成果,建構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台灣史觀。

第一冊  《史前人群與文化》
第二冊  《台灣原住民史》
第三冊  《大航海時代》
第四冊  《漢人社會的形成》
第五冊  《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
第六冊  《台灣人的日本時代》
第七冊  《戰後台灣史》

73925a16156ae61c94898579287643f5.jpg


本書特色

◎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規畫,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協力推動,玉山社編印完成的《典藏台灣史》第四冊。
◎打破以往消極與積極的論述,改從清代的陸權帝國性格出發,闡述其穩定控制、防止動亂的思維和目標,以及對統治成本及效益的考量。


作者簡介

戴寶村

1954年出生在北海岸,現新北市三芝區、舊名「番社後」的地方。濱海生長的背景,鄰近的淡水又是山河海交會與歷史元素豐富之地,促使他鑽研於海洋史領域的研究,著有《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近代台灣港口市鎮發展〉(博士學位論文)、《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等專著。另著有政治史通史類書籍、淡水河流域史、高雄陳家家族史、客家族群史、縣市鄉鎮志書、諺語歷史文化、北台灣歷史文化,乃至中學教科書等。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退休,現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


溫振華

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研究初以漢人開墾史為主,及於原住民族社歷史,進而從整體的視野觀查區域多面向的發展。〈論瘧疾與原住民遷居高山〉、〈鄒語特色的考古學分析〉以及〈西拉雅族地契中「二延」一詞與男子年齡級組織關連分析〉,為近時跨領域的論文。


目錄

總序 建構台灣主體性的歷史論述

第一章    清帝國之海島治理
第一節・清治時代的特色與分期
第二節・治理政策之演變

第二章    設治施政之推動
第一節・行政區域的演變
第二節・官治、兵防與教化
第三節・文教與科舉

第三章    鄉治與地方社會
第一節・鄉治組織
第二節・抗官與民變
第三節・原住民治理及其反抗

第四章    漢人社會的構成與變遷
第一節・漢人移民社會的構成
第二節・社群互動
第三節・社會流動
第四節・定住在地化

第五章    島嶼多元文化樣貌
第一節・漢字文化圈儒化傳統
第二節・庶民階層藝文內涵
第三節・民間信仰多樣性
第四節・原漢合成展新顏

結語
參考書目
圖次

58f9f47b7fbf5268c99048cc493894fc.jpg


總序

建構台灣主體性的歷史論述

《典藏台灣史》這一套書的撰寫計畫,是由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贊助,在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的主導下推動的。炎憲學長生前一直持續關注推動台灣史普及化工作,更主張由台灣人自己書寫具有台灣主體性觀點的台灣史,因此,在思考這套書的內容時,便希望由台灣史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執筆,在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導進晚進的研究成果,促進台灣社會對台灣歷史的瞭解。特別是讀者透過對台灣歷史的認識,可以強化對台灣的認同、提升台灣意識。

根據我的瞭解,他早在2000年之前,就希望可以進行此一奠基在學術研究成果的教育推廣工作。為此,他取得辜寬敏董事長的支持,找了台灣史各個領域的研究者共同推動。但是,炎憲學長所徵詢的台灣史學界的朋友,當時多處於過度動員的狀態,學術研究、教學和社會服務工作都十分吃緊,一時之間無法有成果產出。

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炎憲學長擔任國史館館長,不僅公務冗忙,而且致力於體制內對台灣史研究的支持工作,推動民主憲政及二二八事件史料的蒐集、出版,特別是主催二二八事件的責任歸屬研究。而在陳水扁總統的大力支持下,白色恐怖檔案的取得,獲得一定突破的狀況下,又接著進行白色恐怖史料的編纂和研究工作。為此,炎憲學長又積極尋找學術界的朋友共同投入,大家的時間更加吃緊,前述台灣史的普及工作也不得已暫緩下來。

2008年之後,炎憲學長希望透過學術社團和社會支持,推動台灣主體性的歷史研究、推廣工作。因此,他擔任台灣教授協會會長,在重新擔任台灣歷史學會理事長期間,也繼續找台灣史學界的朋友一起投入,並出版了不少成果。而原本未能完成的《典藏台灣史》工作,也在辜寬敏董事長的支持,以及吳榮義董事長協助推動下,再次組成團隊,展開此套書的編纂工作。

炎憲學長生前持續展開此一計畫的規劃、執行工作。而且與團隊朋友們聚會討論這套書的內容,並找陳美蓉協助行政聯繫的工作。四年前張教授赴美國進行口述歷史期間不幸過世時,整套書的構想已經成形。根據炎憲學長的構想,包含第一冊「史前人群與文化」是由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劉益昌教授負責撰稿,而第二冊「台灣原住民史」由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詹素娟教授負責撰稿,第三冊「大航海時代」則由暨南大學歷史系林偉盛教授負責撰稿,第四冊「漢人社會的形成」則是由長榮大學台研所溫振華教授及政治大學台史所的戴寶村教授負責撰稿,第五冊「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則是由淡江大學歷史系林呈蓉教授負責撰稿,第六冊「台灣人的日本時代」則是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何義麟教授以及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的蔡錦堂教授負責撰稿,第七冊「戰後台灣史」炎憲學長除了親自參與撰稿工作,也找我一起參與,同時準備在章節確認完畢後,再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的李筱峰教授一同參與撰稿工作。

相較於過去在強人威權體制時期,台灣史被迫成為禁忌,隨著台灣自由化、民主化的改革,經歷抗爭、建立的台灣史終能成為學術領域的學科。但是,過去長期政治禁忌的陰影並未完全散去,歷史工作者對於歷史教育的內涵,距離正常化仍有相當的距離。其中,除了為數可觀不願正視台灣歷史主體性的看法之外,也有的學者試圖在台灣史領域去「政治」,不僅迴避政治轉型之後對過去歷史再評價的工作,有的人更主張歷史教育去「政治史」,不願處理具有現實意義的歷史課題。

不過,如果從歷史學者耳熟能詳的E.H.Carr或是Benedetto Croce對歷史知識的切入,無論是前者的「歷史是歷史家與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是現在與過去持續無終止的對話」,或是後者的「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都指出了歷史的一個重要特色:歷史的書寫不可忽視當代價值的重要性。在台灣已經名列自由國家之際,根據自由、民主、法治的價值做出與不民主時代不同的歷史評價,在某種意義上,正是歷史時空特色的體現。另一方面,在民主時代,注意人民生活層面的歷史,或是注重文化史與生活史的面向,也是歷史書寫不可忽視的課題。然而,只強調文化生活而摒棄政治的作法,實際上是不利於歷史脈絡的掌握,也不利於做出歷史的解釋。因為台灣住民所生存、存在的歷史時空的環境,包括在現實的制度規範或是國家運作的狀態,以及台灣與國際、外界互動的情形,透過這樣的歷史脈絡才能有助於了解所謂人民的歷史。

根據炎憲學長構想的全書架構,除了強調台灣主體性的觀點外,台灣與世界的脈動,貫穿了《典藏台灣史》各本的內容,從第一冊「史前人群與文化」直到第七冊「戰後台灣史」。而正視不同時代的政治體制或政策對台灣的影響,也是《典藏台灣史》書寫的特色。

炎憲學長過世後,為了延續他的遺志,各位撰稿教授同意繼續推動此一工作,並在新台灣和平基金會繼續的支持下,而有這套書的完成,並承蒙玉山社的支持使得本書得以陸續順利出版,這是特別必須感謝的。期待這本書的出版,可以促進台灣史研究的普及化與強化社會的台灣意識,也可以告慰炎憲學長在天之靈。

主編  薛化元 2018年9月24日

*本書書介由玉山社提供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