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林業暨鐵道今(9)日獲文化部公告登錄為「重要文化景觀」,寫下臺灣文資保存重要一頁。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甫歡慶機關成立一週年,獲此殊榮,深感任重道遠。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致詞表示,阿里山林業鐵路在106週年的7月成立了「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百年林鐵終於迎來與其相襯之專責管理機構,致力以保存阿里山林業相關的文化資產為基底,並以此基底打造橫跨嘉義縣市的林業文化軸帶與生態觀光廊道;林鐵及文資處爭取了前瞻計畫20億的經費,用以提升林鐵路線安全,新購車廂營運,深化在地結合,並進行舊林場與沿線場站調查研究及地方耆老訪談,了解各聚落產業、歷史、生活足跡與文化軌跡。相關成果均將呈現於主題列車行程,讓林鐵跳脫交通運輸層次,從生態、人文及產業等面向深化阿里山林業鐵路作為臺灣早期產業發展縮影的角色。
今天阿里山林業暨鐵道獲授證為全臺第一個重要文化景觀,特別感謝文化部與文資局長期以來的指導及經費補助,也感謝各界文資先進與鄉親的鞭策,相信未來更能凝聚中央、地方跨縣市、各產業公私部門及鐵路沿線在地社區之共識,為阿里山林業暨鐵道這個重要文化資產創下輝煌的下一個一百年,共同陪伴維護臺灣最珍貴的世界級文化資產,讓林鐵成為臺灣走向世界最光榮的名片,迎向更璀璨的未來。
文化部長授證給林鐵管理單位林務局(圖/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以國家文化資產保存高度 迎向下一個璀璨百年
阿里山蘊有「無盡藏」的廣闊檜林,曾為臺灣三大林場之首,見證臺灣林業發展史;1912年阿里山林業鐵路通車至二萬平,處於世界鐵路技術高峰時期,因此阿里山林業鐵路擁有Z字型、U-turn、螺旋式登山路線及特殊的直立汽缸Shay式蒸汽機車四大工法,不只是臺灣唯一動態保存的林業鐵路,也是二十世紀初人類沿襲十九世紀產業鐵道技術的重要文化資產。
阿里山林業鐵路原為林業設施,後因森林產量減少而結束營伐,1963年啟用由日本製造的柴油動力客車「中興號」開啟觀光化的發展,然而1982年阿里山公路公車開通,林鐵因不敵公路的便利及速度,經營陷入困境,存廢議題四起。所幸同年文化資產保存法頒布,文資保存意識抬頭,開始用「文化資產」的角度重新看待林鐵,讓這條珍貴鐵路的保存出現曙光。隨後1988年起至今阿里山林業暨鐵道相關設施經嘉義縣、市指定8處古蹟,登錄47棟歷史建築;2002年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部前身)列入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2011年後阿里山林業暨全線鐵道皆登錄為文化景觀,挺過鐵路高架化的危機。阿里山林業鐵路一路走來,猶如命運多舛的絕世美女,如今初長成為臺灣第一個重要文化景觀。
2018年7月1日「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在各界的期待下成立,是全世界第二個鐵路文化資產保存專責機構,不僅為阿里山林業鐵路的歷史開啟嶄新的一頁,也突破傳統文化資產保存方式,以安全第一為基本任務,朝動態保存、永續經營邁進,並透過深度旅遊,拉近民眾與林鐵的距離,以文化深化觀光、觀光加值文化,未來更期許與文化部及嘉義縣市政府的合作,共同以國家文化資產保存高度,迎向下一個百年。
竹崎高中阿里山青年大使與部長合影(圖/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資料來源: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