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高雄報導
台灣因地質年輕、地形陡峭等特質,每逢強風大雨、地震等天災衝擊,崩塌的現象隨處可見。崩塌現象躲不開,能不能認識這個土地特質,學習與之共處呢?歷經八八風災洗禮,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六龜研究中心著手將這幾年崩塌地治理的經驗,藉由2020年行事曆出版,打破迷思、化身崩塌地治理高手!
台灣地質年輕,擁有大片森林,天災衝擊下,常有崩塌現象。攝影:廖靜蕙
破除迷思 崩塌是土地特質
大水、土石沖刷往往帶來巨大災變,而使得民眾對崩塌的現象心生恐懼,間接導致治理工作急就章又難以達到效果。例如九二一地震造成大面積崩塌,輿論就傾向撒播大量種子,只是投入大筆經費,結果常常未如預期。
「土壤裡原本蘊含豐富的種子庫,裡面的種子一定比撒播的種子來得更適應環境、更本土,為何還要撒播?」林試所六龜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林文智指出,原因可能是大眾對於崩塌地形成的原因,以及森林生態陌生、疏離,才會讓上述意見成為主流。
「我們認為這些常識,值得傳遞給民眾,知道如何看待崩塌地演替或造林;現在因為不了解,崩塌地的原理,因此很難接受崩塌裸露的現象,而常有些錯誤而無效的決策。」林文智期待,從學童階段就教導山上發生了什麼事情,這類紮根於土地的知識,是最好的崩塌地治理。
其實,崩壞是地表及生物演替必經的過程。當地震或颱風豪大雨帶來破壞,造成土石流沖刷、崩塌及森林大面積優勢林木傾倒等現象,卻讓喜歡大量陽光的先驅植物、喜歡陽性植物社會的動物、昆蟲得以擴展族群。
「對人類而言,崩塌地一詞也許是負面的,但對於生態中的眾多物種而言,崩塌地代表機會,也代表著資源崩毀後的重新分配,新的生命再次展開,不同特性的物種將大展身手。」他說,正確了解崩塌,心平氣和的看待,避開崩毀的鋒芒,按部就班才能有效的治理。
住在地質年輕的台灣人民,需打破崩塌地治理迷思,學習這項土地特質。攝影:廖靜蕙
人為撒播種子端視時機 切勿使用外來種
崩塌地形成之初,黃土一片,原本翠綠的地景大幅度的改變,對人類而言等同於記憶的改變,因此總想盡速復原大地;大量撒播種子看似合理。但真的需要用人為的方式撒播種子嗎?
林文智解釋,為數眾多的土壤種子庫種子,不但適應當地環境,且分佈在表土中,崩塌地形成之初,並不需人為方式撒播種子。到底土壤種子庫多豐富?他說,雖各地區會有差異,但每平方公尺的數量上均以千粒為單位,少則2000至3000粒,多則有2萬粒以上。
他提醒,不得不撒播種子時,切勿使用外來種。雖然這是最基本的概念,但辦理單位常因種子來源與數量不足,而使用外來種,對生態造成未知的風險;當意識到入侵的事實時,即使花費人力與經費處理,未必能善後;對於動物生態是否有影響,常需數十年的研究才可得知。
撒播之前,建議先對附近的天然林、次生林等進行調查,並且優先採集先驅、陽性樹種的種子做為撒播的來源。即使撒播的先驅、陽性樹種是原生種,但若非當地常見者也不建議。林文智舉例,赤楊常被視為廣佈的先驅陽性樹種,然而,多納海拔1,000公尺處沒有赤楊的分布紀錄,在此地撒播赤楊的種子每公頃高達58萬顆,也幾乎全軍覆沒。
赤楊是常見先驅陽性樹種,然而,並非每一個地方都適合赤楊生長。圖為楠梓仙溪河床撒播的赤楊。攝影:廖靜蕙
「理論上應調查附近有沒有相關的樹種,再去採種,而非好採或『相當然耳』。」崩塌之後數年,當先驅、陽性樹種已成林時,再利用中等耐陰樹種及更不耐強光的植物種類,做為崩塌地造林樹種,可得到較佳的結果,並加速崩塌地的復育。
工法上,他認為,人為撒播的種子即使利用稻草覆蓋,或橫坡打樁編柵,一場豪雨就沖走大量種子,將之帶到山下,造成上坡無種子,但下坡堆滿種子的狀況。若挖掘植穴後撒播並適度覆蓋,或能減少這種情形。
守護國土重要功課:認識森林也得了解崩塌原理
台灣有60%的面積為森林覆蓋,全台同時也是天災頻仍之處,森林也可能因天災帶來崩壞;就像住在台灣必須得認識森林生態系的道理一樣,崩塌地治理同樣是必修課!
2020年林試所行事曆,率先推出崩塌地植生治理主題,讓大眾認識崩塌地、崩塌地的形成與生態,以及培養應有的態度,讓民眾以一年時間,學習崩塌地原理、共存之道。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