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伴熊成長(二)

接續前文

小熊漸漸長大,母熊偶會離開窩巢到室外喝水或叼食物回到巢邊吃,母熊到外面覓食之際,隨時不忘照顧小熊,一有叫聲,母熊立即回防。隨著時間的過去,母熊離開巢位的次數愈多,時間也愈拉愈久。於母熊離開或回巢時,時有發出「喀、喀」的叫聲,似在安慰著小熊「你們不要亂動、亂叫,我就在附近」。

 

母熊教導仔熊自衛

小熊還在母熊的襁褓時就常對母熊咬、拍、打,因為不關痛癢,母熊多沒有理會,但有時也會回應撥打仔熊,母熊愈有動作,仔熊則玩得愈起勁。母子似在遊戲,實則蘊含許多「寓教於樂」的成份。

小熊約三個月大之後,漸漸地也會離開窩巢向外探索。起初母熊也不會讓小熊走得太遠或太久,超過了一定的限度母熊就會把牠們叫回,或用腳攔回,甚或用嘴叨回。日久,小熊似已知悉母熊傳達的旨意,在巢外走動時,母熊一有呼喚,立即回到身旁。有人說:「小熊好像母熊的影子」,如影隨形地跟著母熊。

小熊的好奇是無止境的,隨著其年齡的長大,向外探索的範圍愈來愈大,承擔的風險也愈來愈增加,自衛逐漸要靠自己,長大後是獨居的。

 

小熊從母熊處 學習覓食及獵食

小熊自蹣跚學步開始,母熊就會將叼回的食物咬碎後散落於地,讓小熊嗅聞、試咬。這些食物碎片有母熊的味道,藉此傳遞了訊息告知小熊「這是媽媽吃過的,是可以吃的!」讓小熊與母熊重聚,目的是希望由母熊教導覓食及獵食的技巧。例如,野外植物那麼多,什麼樣的可吃或不可吃?母熊如何教導?在母仔分合的過程中,共試了兩百多餘種植物,經由母熊教導而食用者有十餘種,其教導的方式包括小熊看到母熊吃才吃,或聞嗅一下母熊的嘴後再去吃,聞嗅可能是在傳遞一種訊息。

至於獵食中、小型動物,研究人員首先給予小黑豬嘗試,小熊經兩次的追逐未能如願,約幾分鐘後,打開鐵門讓母熊進入,母熊立即將小豬逼進角落,「卡嚓」一聲一口把小豬咬死,隨後留給小熊處置。小熊一下子未能咬破小豬的皮膚,後來始從皮膚較薄軟的肛門處下手。另外,我們亦試放了一隻小山羊,小熊乍看到時會如犬般尖叫一聲,隨後兩隻小熊一起撲進合力將小羊壓住並亂咬,一時之間無法將小羊咬死,研究人員看了不捨小羊的掙扎,於是放入母熊一口把小羊咬死。可見此時小熊的獵食能力還不夠,仍需母熊的協助或教導。

 

進一步建立人與熊的連結

小熊成長所表現的各種行為包括有覓食、獵食、築巢、禦敵等,為近距離觀察其行為的發展,從小就開始建立與人的連結關係,期望小熊容許特定人員近距離存在。這種關係若等熊隻長大了才要做,將會事倍功半,而且較具有危險性。

雖然兩隻小熊各取了名字,但從外觀上並無法分辨牠們,於是分別給予戴上了不同顏色的肩帶,紅色為Happy,藍色為Bingo,以作為個體的辨識。約於四個月大時呼叫Happy或Bingo,牠們跟本不知道你在叫什麼,沒有反應。配合食物的引誘,且讓小熊知道特定人員是無敵意的,漸漸地對特定人員的呼叫開始有反應,或朝著聲音的方向看,或朝著聲音的方向走來,但走過來的並不一定是所呼叫的那一隻,或是兩隻同時走過來。至少牠們對呼叫已有反應,似也漸漸並容許特定人員的存在。

筆者對牠們而言算是陌生人,曾親自測試牠們的反應,於進入籠舍後隨意亂叫「小黑、小白…」,牠們看也不看一眼,玩牠們自己的,隨後有一隻靜靜地靠過來,冷不防突然伸頭張嘴咬一口。此時心想,應該算是走上成功的步階了,對陌生人已有不同的反應。直到六、七個月齡之後,牠們漸漸能分辨自己的名字,特定人員與熊彼此的連結似乎愈來愈穩固。

 

日夜相隨 觀其行為及食性

小熊的活動力相當驚人,白天尋覓一些可吃的或好奇的東西,且常有攀爬、跳躍甚至撲擊的行為,拌倒、摔下都無動於衷,似有用不完的體力。若有新的設施,會有新一陣的好奇探索甚至破壞,吊籃就是一個例子,小熊們很快就適應它的晃動,靈活的身軀叫人折服。玩膩了,白天也照樣愛睡就睡,兩隻小熊通常相依而眠,睡足了,重新又恢復如一個過動兒。雨天也不會阻礙牠們的活動或覓食,淋濕了,甩一甩身上的雨水就好。筆者親眼看到兩隻小熊冒著大雨在搖晃的繩梯尋找藏在竹梯端筒內的芒果,一手抓住繩梯,一手探入抓取,靈活的身軀及高超的技術,好像沒什麼可難倒牠們的。

牠們動作之快,真的目不暇接,看牠們首次吃蟻巢所錄下的動作,還以為是鏡頭操作快轉呢!放進籠舍內的小雞很快小熊就被追捕到,經一翻爭食後,被吃得連毛帶骨屍體無存;對於腐肉,乍聞時立即站立注視而後退,再趨前小心翼翼地探摸,最後也是吃得一乾二淨;對水池裡的魚,初期兩、三天並沒有引起牠們的注意,後來經玩弄後也成為牠們的美食之一;對小動物如鼠類、兩棲類,只是好奇地撥弄而不吃,我們並不知道為什麼。對植物的枝葉或果實,有時無視於它的存在,有時則會聞聞或咬咬嘗試後吞下,不可食的含在口裡後會再吐出。堅果似乎是牠們的最愛之一,小熊在七、八月齡前,對較硬果實,如青剛櫟殼,尚沒能力咬破,若將其敲破,牠們會立即靠過來享用;對芒草也會嘗試去咬其莖葉,看到牠們啃食芒草時,心想,在野外大概已不致於餓死了。

另外,為了觀察其行為,研究人員每週至少有一次24小時與小熊同住。在白天,小熊常會有意無意去去干擾研究人員,逼近、抓或咬研究人員;在晚上,研究人員裹著睡袋或穿著厚衣在籠舍內,可能是好奇吧,小熊有時會靠近並探抓,沒幾次,研究人員的睡袋很快就被抓破得不堪使用。牠們睡了之後有時會醒來一下,若沒有其他干擾,就繼續再睡,但有時三更半夜也會起來玩,玩的勁並沒有比白天差,顯然牠們的夜視能力很好,且日夜均會活動。研究人員也曾趁牠們熟睡之際,為牠們穿上或調整一下肩帶或頸圈,過程中,牠們偶而會動一下或翻身,只要溫柔一點,不以強制的方式,儘管牠們偶而會有抬頭張口沒目標地摔頭亂咬一下,會立刻倒頭再睡。如果小熊有夢,醒來時會發覺昨晚朦朧中的事,怎會真實地發生在牠們的身上?

 

逐漸長大 安排自然的環境

小熊在八個月大時已可自行選食且飽食,母熊有時對於歸來的小熊已呈現拒絕授乳的情況。於是,我們決定此時把小熊斷奶,將小熊與母熊完全隔離。在中籠舍期間,Happy曾多次出現短暫來回走動的刻板行為,可能是籠舍空間已不夠大,或籠舍豐富化已未能滿足牠的需求,於是我們考慮把牠們搬入大籠舍。

原文出處

 

系列文章

相關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