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瀕危的台灣黑熊 (上)

  • 黃美秀
  • 10,757次點閱

談到熊,大家似乎一點也不陌生,總不免立刻聯想到悠遊於白茫茫極地捕食海豹的北極熊,憨厚可愛的竹林隱士—大熊貓,或群集河邊捕食迴游鮭魚的棕熊。當然,也有人會錯誤地以為吃尤加俐樹葉的無尾熊(有袋類)或浣熊都是熊類。一般人對於這些地球上最大型的食肉動物的認識,通常也僅止於此。甚至在台灣,有人會問:「台灣有熊嗎?」

 

台灣明星動物

民國87至89年,在台灣史上進行首次捕捉繫放野外黑熊的研究,黑熊在屢經研究者的大力呼籲,以及媒體的競相報導後,漸露頭角。在民國90年「全民票選台灣最具代表性野生動物」的活動中,臺灣黑熊從萬民眾投票中奪冠而出。後續的世界盃棒球賽和全國原住民運動會,分別都以牠作為大會吉祥物。

近年來,台灣黑熊的「人氣指數」逐漸增加,但是一般人對於這種被列入保育類的本土珍稀、最大型的食肉類動物的了解,其實十分有限,甚至充滿誤解。甚至因為動物的曝光率增加,反而讓人誤解為台灣黑熊的保育進展順利,或產生有黑熊已經越來越多的假象。這些誤解將會成為未來在致力保育瀕危物種上的阻礙。

 

新月黑熊

台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是台灣唯一原產的熊類,也是世界八種熊類中,亞洲黑熊在分佈於台灣的特有亞種。牠們體型壯碩肥胖,頭圓頸短,眼小吻長,體重約為50至200公斤,四肢粗壯,體長約為120至190公分,短尾巴則不及10公分。由於鼻吻部與狗相似,又俗稱「狗熊」。

黑熊全身被以粗糙但烏黑亮麗的的毛髮,下頦前端白色,胸前也有明顯的淡黃色的V字形或新月形斑紋,故也稱「月熊(moon bear)」。由於體態之故,黑熊的動作看起來略顯笨拙或遲緩,但事實上牠們能涉水、游泳,也善於爬樹,當然也跑得比人還要快,時速可超過30公里。牠們亦擁有靈敏的嗅覺和聽覺,若遇危險,通常會迅速逃避。加上黑熊數量稀少,因此人在野外看到黑熊的機率事實上極低。

 

「恐熊症」

雖說遇熊不易,但人們仍常會問到「遇到熊該怎麼辦」、「熊會不會攻擊人?」。熊為猛獸,在自然界裡少有天敵可以威脅他。然而,除非受傷的個體和帶仔熊的母熊可能較為兇猛或敏感之外,黑熊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從野外與熊不期而遇的經驗來看,黑熊多半會自動走避。所以人最適當的反應﹐莫過於是在不驚擾動物的前提下,安靜地離開現場。「保持距離﹐以測(二者)安全」就成了人熊共存之道的最高指導原則。因此,我們實在不需要患了『恐熊症』,也就是無理頭地害怕被熊攻擊,反而應該增加對該動物的瞭解,萬一狹路相逢狀況時,便能採取適當的對策。

 

雜食性的食肉動物

黑熊在分類上屬食肉目熊科,很多人遂誤以為黑熊只吃肉。相反地,野外研究資料顯示牠們是標準的雜食性動物,並且以植物(包括芽、葉、莖、根、花、果實)為主食,佔食性的80%以上,另外也常吃昆蟲及哺乳動物、或吃腐肉,還喜歡挖掘蟻窩和掏蜂巢來吃。牠們也是機會主義覓食者,食物常隨季節不同而變動。春季時,黑熊多以新鮮多汁的幼芽、嫩草及葉為主食;夏季,則以富含碳水化合物養份的各種果實和漿果為主食,例如懸鉤子、山枇杷、獼猴桃、及各種樟科的果實;秋、冬季節時,黑熊則以脂肪含量豐富的堅果為主食,例如山胡桃、殼斗科的橡實。

 

不冬眠、低生殖率的獨行俠

 

黑熊是獨居性的動物,除了繁殖期之外,平日各自到處遊蕩尋食,並沒有固定的巢穴。和其他溫帶地區(日本、韓國、中國等)的黑熊習性不同,野外的台灣黑熊終年皆會活動,沒有冬眠的現象。黑熊雖然晝夜都會活動,但仍是以白天為主,但在橡子結實累累的秋、冬時節,牠們的活動量也會增加,不分晝夜的採食,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

*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連結「台灣黑熊保育研究網

*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

 

系列文章

相關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