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保住一片林


採訪/撰稿  林燕如
攝影  陳添寶 張光宗 簡正傑 鄭嘉明
剪輯  陳添寶

 

在大台北地區,想要擁有一片森林,是很奢侈的願望嗎?有一群人,努力地想要讓夢想成真。

熱情的非洲鼓樂,替活動炒熱氣氛,「搶救林口森林行動聯盟」舉辦音樂會,要讓當地居民知道,這裡即將進行大型開發案,這片樹林就要消失。

曾經蒼蒼鬱鬱的林口台地,政府打造新市鎮,計畫紓緩台北市的擁擠,但進駐人口一直未如預期,國宅的興建暫時停止。就這樣,部分的國宅土地閒置了四十年,紛紛都有了新面貌。

林口居民所熟悉的運動公園和棒球場,也是其中之一,十多年來,是當地居民休閒的最佳去處。有的國宅用地則是任憑大自然演替成林,成為附近居民,觀察自然生態的秘密基地。

2011年11月,台北市政府取得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的主辦權,這場僅次於奧運等級的運動比賽,是國內體壇的一大盛事。選手村的興建,就選定在新北市林口區文化一路和仁愛路的國宅用地上,包含林口運動公園和棒球場在內。為了爭取留下自然生態和公園綠地,當地居民發動連署行動。 

今年4月,世大運選手村的初步規劃出爐,考慮到林口居民的需求,林口運動公園將維持不變,棒球場則是搬到林口國中後面,超過10公頃的自然森林,將會被35棟15到20層樓高的大樓所取代。

為了與民眾溝通,官方舉辦多場說明會,樹木和水土保持,一直是被討論的焦點。然而,就在民眾對開發還有疑慮時,今年九月初,有民眾發現怪手進駐,原本平坦的坡地,被挖出大坑洞。針對政府中央預算還沒下來,就開始動工,護樹團體召開記者會,譴責台北市政府違法動工,要求作環境影響評估。營建署國宅組回應,此案在民國74年就已經完成都市計畫的市地重劃,依法不需環評。

這個的開發案,是新北市最大規模的一次移樹,總計1124棵樹要被移植,其中210棵原基地內移植,其餘的914棵,則將移到學校預定地和作為行道樹的補植。讓護樹團體無法理解的是,既然已經是自然的次生林,為什麼不能隨著現況去做規劃,非得移植樹木。移植如果沒有成功存活,樹木的離開就變成是白白送死。林口居民為了留下這片樹林,持續奮鬥,他們並不孤單,在大台北同樣面臨開發威脅的,還有台北市的華光社區。

華光社區坐落在中正紀念堂的斜對角,占地大約五公頃,是日本時期的台北監獄,一直沿用到民國時期,後來成為許多城鄉新移民的落腳處,來台北打拼的勞動階層,在住家前種下樹、種下夢想。

走在華光社區的巷弄間,大大小小的樹木,錯落在社區各處,就像是小型的生態社區。2011年,政府計畫把華光社區打造成台北六本木,進駐購物中心、觀光旅館等商業觀光設施。為了讓華光社區的歷史建築和樹木都能保存下去,民間團體發動搶救行動。

現在,華光社區居民一一離開,樹木還在,社區卻是一片殘景。這些樹木該何去何從?哪些會被納入受保護的行列?依樹高、樹胸圍的量測方式,還是最常被認定的方式。

但其實在樹保法第二條第五款,只要是珍稀或具有生態、生物、地理及人文歷史文化代表性的樹木,包括群體樹木、綠籬、藤蔓等,也能經由主管機關認定列管為受保護樹木。華光社區護樹志工隊,希望一百多棵樹木能全數留下,繼續述說台北的發展史,提出了群體樹木的申請。

今年9月4號,華光社區進行樹保審議前,護樹團體舉辦記者會,一一細數過去因為開發案而遷移的樹木數量,希望這次能創下先例。

最後華光樹保的審查結論,追加26棵樹木納入受保護資格,加上原本台北市政府在4月份認列的23棵,華光社區總共有49棵樹木,被列為受保護樹木,但還是從單棵樹木來作判斷。台北市文化局表示,樹群認定以原生成林現象為主,華光社區是住戶各自種植的,不符合樹群的定義。

從台北市華光社區到新北市的林口選手村,大家都想把樹林留下。想要在大台北地區擁有一片森林,真有那麼難?犧牲了原本就有的綠意,再去開闢公園或綠地,等待數十年,來營造新穎的綠意,還不如試著轉換思維,用樹群作為主體,去思考這塊地方該怎樣使用,否則當開發案再度來襲,想要保住一片林的搶救口號,還會再度出現。 

本文轉載自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第727集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