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峰迴圳轉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陳添寶

 

 

 

 

八十年前,這裡還是沒有水源灌溉的看天田,日據時期開始,水源引入這片廣大的河階地,這裡成為改良培育蔗苗的根據地,從此奠定了台灣半世紀蔗糖產業的根基。

如今這裡不但是台灣最重要的香菇產地,也盛產枇杷、柑橘等水果,最具盛名的是每年十一月綻放的花海,為這片河階地鋪上色彩繽紛的地毯。所有的新社人都知道,這裡甜美的果實、鮮艷的花卉,並不是偶然,一切的一切都依靠著一條既堅實又脆弱的生命線—白冷圳。

影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每年十一月,大片的波斯菊,在大甲溪左岸新社台地上綻放。這片花海的所在地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生長的並不是花,而是蔗苗。

廣達1200公頃、由十三層河階組成的新社台地,是台灣少見的河階地形,由於地勢隔絕,非常適合培育種苗。1913年日本人在新社成立蔗苗養成所之後,為了取得灌溉水源,在大甲溪上游的白冷開鑿引水道,一路開山洞、架水橋,興建了這條長達16.6公里的白冷圳。其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水能逆勢向上、翻越深谷。

白冷圳的興建,奠定了台灣蔗糖產業的根基。蔗苗養成所在光復之後,轉型成為種苗改良繁殖場,培育並改良各種蔬果,供應全台的農民,更進一步帶動新社農業的發展。如今新社的山坡上,到處可見柑橘、枇杷與葡萄等果樹。地勢低的河階地上,是香水百合、文心蘭綻放的花園,地勢較高的河階上,則是香菇生產的重鎮。

台灣的香菇,七成以上都來自新社,而溼度的控制是香菇生長最重要的關鍵。香菇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為了維持香菇寮的濕潤,菇寮每天必須噴水三到四次。廖國龍一家三代都依靠香菇維持生計。

1999年白冷圳渠道因為九二一地震受損,這是白冷圳完工近七十年來,第一次長達三個月無法送水。這次的斷水,新社地區不但農作物無水可用,連民生用水也必須靠送水車接濟。地震後居民深刻體會到與白冷圳的緊密依存,組成白冷圳社造促進會,向政府爭取重建白冷圳,決心以社區的力量,共同保護新社最重要的水脈。

土石淤積,是白冷圳面臨的另一個威脅。每當颱風豪雨,大甲溪夾帶大量土石沖往下游,為了防止泥沙堵住入口,白冷圳只好暫時性地停水。颱風過後,居民合作清理水圳的泥沙,也意外地在隧道內發現不為人知的生態秘境。

走進日據時期開鑿的白冷圳隧道,腳下是冰涼的溪水,頭頂上是成群的蝙蝠,懸掛在牆上休息。不知從何時開始,水圳也自成一個生態,深幽的隧道成了蝙蝠最安全的棲息地。

因為有白冷圳的灌溉,新社的老農民即使到了七八十歲,仍然可以種柑橘、採香菇,創造經濟產值。老農民無法想像,如果有一天白冷圳的水不再流,將是怎樣的光景。

2006年中部科學園區第三期計畫在后里動工。園區每日用水量高達15萬公噸,相當於台中市一半的用水量。為了供應科學園區旁大的用水量,大甲溪的水資源必須重新分配。然而目前大甲溪的供水量,根本無法滿足中科三期的用水需求,中科三期的水源,只能「暫時移用農業用水」。

新社的農民擔心,一旦科學園區的供水量不足,白冷圳的灌溉用水被移做工業用途,高經濟價值的百合花、水果、香菇園恐怕要承受休耕的打擊。

三月,桃花與李花在新社台地粉墨登場,因為有白冷圳充裕的水源,可以預期八月將是桃子與水梨豐收的季節。

幾十公里外的后里地區,新穎而壯觀的電子廠房背後,只見荒無的農地與乾涸的水圳。中科三期仍求水若渴地,尋覓任何可以利用的水資源。未來又是誰的水權會被移用、被犧牲?遠在新社的農民心中埋伏著不安…

 

本文轉載自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第546集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