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裝備】樟之細路220K縱走、12日裝備全攻略

【縱走裝備總覽】

「十二天」是一個很特別、也很神奇的概念,特別是在我自己的人生裡。比方說這次的樟之細路縱走,許多重要的經驗都不多不少正好十二天。那麼,我們究竟會需要為這十二天準備些什麼呢?

要回答這個大問題,我們可以先試著回答以下這些小問題。

關於穿著
  • 什麼季節出發?是否會下雨?
  • 樟之細路的路況如何以及是否有蚊蟲?
這次選在秋冬之際縱走樟之細路,是台灣天氣最好的一段時間,晴天率高,溫度大約介於攝氏 20 至 30 度之間,白天溫暖、夜晚涼爽,相當宜人。出發前我們參考各方天氣預報,將是為期至少一週的晴天,而這次行程由於是由北往南,天氣發展比較樂觀,因此,我決定白天穿著輕量之短袖排汗衫,夜晚若冷則添加薄外套(防水),另備一件雨褲以防天氣轉變。

樟之細路屬於低海拔長距離縱走,馬路與山徑步道約佔各半,因此一雙舒適且保護性高的健行鞋是必須的。其中有不少路段相當原始,必須穿越森林、草叢甚至崩塌地,必須穿著長褲並視情況穿著長袖或袖套,部分路段使用綁腿會有相當大加分。此外,這段路蚊蟲非常多,特別是穿霧隘勇線穿越果園,會受到無數蒼蠅攻擊。


關於住宿
  • 每天預計過夜的地點是否都有旅店或民宿?
  • 是否有野外或中途迫降的可能?
此行我們全程徒步,而我們其中一天預計在百壽紙湖農場紮營,因此必須揹帳篷和寢具上路。路程方面,我們每天預計行走 20 公里左右,且徒步時間估約 9 至 12 小時,會有迫降風險。實際上,除了在百壽外,為了減少開銷以及增加長程縱走的體驗,我們只有安排少數幾天在旅館或民宿過夜,其餘皆搭帳篷。

搭帳篷固然省錢,但除了宿營裝備本身的重量外,還必須考量到電力的供給。常見的電氣用品像是手機、相機和照明設備,都必須獲得足夠的電力,因此在選擇多天宿營的情況下,行動電源的數量也必須謹慎考量。


關於飲食
  • 是否每天都會經過能夠補給飲食的地點?
  • 補給點之間的距離或所需時間需要多長?
樟之細路的路徑主要是沿著台三線及周邊公路的市鎮,每天都一定能夠補給,不需要揹負多日的糧食,也不需要攜帶炊煮用具,甚至可以前一天、甚至當天在路上補給就好。

不過由於台三線新竹及苗栗路段比較鄉下,市鎮之間的距離也比較遠,有時候步行需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以外,就算到了鎮上也不一定有商店能夠補給,因此有些路段有可能會需要揹負相當份量的糧食上路。其中從三灣到獅潭這段路是補給點距離最遠的,其次則是獅潭到大湖以及穿霧隘勇線,這幾段路是從早上出發到晚上抵達時都不會遇到商店的。


從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將樟之細路縱走所需的裝備與物資分類為衣著宿營電器三大類,此外,包括簡易醫材在內的雜物,為了方便,我把它們歸類為其他。這次我所攜帶(包含出發時穿著)的裝備如下,其中紅字為必備(雖然不一定都派上用場)。

衣著
宿營
電氣
其它
短排汗衫 x3 (+1)
長排汗衫 x1
短球褲 x1
長健行褲 x1 (+1)
健行襪 x3 pairs
防水外套 x1
保暖外套 x1
健行鞋 x1
魔術頭巾 x1
綁腿 x1 pair
寂寞拖 x1 pair
雨褲 x1
四人露營帳 x1
蛋殼睡墊 x1
牙刷、牙膏
快乾毛巾
充氣枕頭 x1

頭燈 x1
夜間警示燈 x1
行動電源 x2
手機充電線 x2
豆腐頭 x2
四號乾電池 x4
攝影器材
細路砍刀
打火機
指甲剪
刀片
衛生紙、面紙
筷子
保溫瓶
雨傘
濾掛及沖泡包
簡易醫材 / 鋼杯

8dd3bee9be6404dd4f99036e8e456eff.jpg

00778d20e55c919341ccd4b027e8be75.jpg

▲ 清點這次攜帶的裝備

上面這些裝備看起來沒有很多,但其實有不少不占空間但是很重的東西,比如說帳篷、砍刀、電池、攝影器材和保溫瓶。我要感謝 Alan 借我一顆 50 公升背包,選擇這顆背包的原因是它的背負系統很適合我,甚至用它揹 20 公斤上南湖大山也相當舒適,因此我認為它將會很適合這一趟使用。

全部打包完畢後,總重量大約 12.5 公斤(不含飲水),比預想的稍重,但還在可接受的範圍。

a7fc68ff2dd7f4d07d6a63a0fc32c1c1.jpg

▲ 打包完成,不含飲水總重約 12.5 公斤

這次有幸以健行筆記特派員的身分踏上樟之細路,要感謝客委會和大凡工程的指導,此外,還要特別感謝山也行GO MT.提供裝備上的協助,讓我們行走在細路上能夠有更安全的保障與更舒適的體驗。這些裝備包括:

  • Odlo Ceramicool 男款短袖 T-shirt
  • Haglofs Rugged Flex 快乾長褲
  • Smartwool PhD Pro Expedition 輕量避震中長襪
  • Hydro Flask 寬口鋼瓶 18oz
  • Salomon X Ultra 3 GTX 短筒防水登山鞋

按照慣例,以下我將逐一介紹贊助裝備,包括它們所搭載的科技,以及實際走上細路時所感受到的實際幫助。在這篇文章的最後,我也會針對一些攜帶的裝備與用品做一個總結,希望能提供未來有緣踏上細路的朋友一個實用的參考。


Odlo Ceramicool 陶瓷酷涼T點此閱讀品牌故事

Odlo Ceramicool陶瓷酷涼T主打涼感、透氣以及防臭,很適合這次低海拔的樟之細路。在這次縱走中,特別是前幾天較為曝曬的路段,Odlo Ceramicool陶瓷酷涼T確實發揮很大的功用,而這都得歸功於它所使用的兩大科技。

CERAMICOOL 陶瓷涼感科技

作為直接出現在型號中的科技,Ceramicool肯定是Odlo最得意的創意之一。

Ceramicool可以拆解為 ceramic (material) 和 cool 兩個字源,顧名思義,就是利用「陶瓷材料」來達到「涼爽」的目的。實務上的作法是在尼龍和聚酯纖維中摻入微小陶瓷顆粒,形成「陶瓷紗線」,利用陶瓷材料的高導熱性值來達到迅速散熱的作用。

陶瓷材料在工業上被用來「導熱」(散熱)是相當普遍的事,然而,它耐熱與「絕熱」的特性也相當廣為人知,比如說在航太工業中,發動機和飛行器表層就經常使用陶瓷材料。

聽起來有點矛盾,又是「導熱」又是「絕熱」?其實陶瓷材料只是一種泛稱,不同的陶瓷材料具有相當不同的導熱特性,但相同的是它們都相當輕量且堅硬,也不容易變質。除了陶瓷材料本身的高熱導特性,它的高輻射機理特性對於人體的散熱也相當有幫助,許多高輻射陶瓷材料對於中紅外線波段(波長約 7.5 至 14 微米,即人體表面所散發之熱輻射波段)擁有高於 0.8 的輻射率部分陶瓷材料甚至可高於 0.9,活性炭纖維之輻射率為約為 0.85),是相當高的傳遞效率。

Ceramicool所使用之陶瓷紗線還有一個相當有利於散熱的特性,那就是它的低密度結構能夠讓空氣在面料阻隔的狀態下仍然有效對流,也就是俗稱的「透氣」或「通風」。對流能夠讓皮膚表面的汗水迅速蒸散,除了增加乾爽度與舒適度外,更重要的是汗水蒸散時會吸收皮膚表面的熱能,使得皮膚表面的溫度有效降低。

91e874ccacc645a5555b2b81709a992d.png

▲ CERAMICOOL 陶瓷涼感科技示意圖(圖片來源:Odlo Taiwan

一塊看似普通的面料,竟同時具備傳導、輻射與對流這三種散熱機制,怪不得它號稱能夠讓「皮膚降溫最高達攝氏1度」。這件Ceramicool陶瓷酷涼T在Odlo的TCS(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溫度調控系統)分類中屬於「X-LIGHT」等級,也就是涼感度最佳的級別。

那麼實際穿起來的涼感如何呢?我第一次穿上Odlo陶瓷酷涼T就是冰冰涼涼的感覺。

一般我們在換衣服的時候,因為衣服的溫度是比人體皮膚溫度還低的室溫,因此剛穿上去都會有涼涼的感覺,等待一兩分鐘之後這種感覺就會消失,因為衣服已經跟皮膚達成熱平衡了。但是穿上 Odlo陶瓷酷涼T時,這種涼涼的感覺竟然是一直持續的,感覺就像沒有穿衣服一樣。

EFFECT 銀離子抗菌纖維

Ceramicool 陶瓷酷涼T的第二項科技就是 Effect 銀離子抗菌纖維。

銀離子具有抗菌效果已經不是新聞,其抗菌原理是和細菌細胞中的蛋白質結合,使得細胞膜遭受破壞、細胞中的蛋白質變性,進而影響其代謝與繁殖能力,最終達到抗臭的效果。在織品產業裡頭,透過浸泡、濺鍍或其他紡織技術將銀離子(如含銀磷酸鹽)附著到纖維上以製作抗菌面料已是行之有年的技術。在這樣的基礎上,Odlo研發出專屬的技術生產銀纖維聚酯化合物,並以此為原料製作紗線,使得銀離子不會因為穿著、洗滌或磨擦而產生損耗。

Odlo Effect 除了提升抗菌防臭的機能外,也使得面料能夠更輕量化、更親膚,並且更乾爽透氣。

實際穿著體驗

Ceramicool陶瓷酷涼T當然不只是在室內穿起來很涼,就算在烈日高照的細路上也有相當顯著的涼感,特別是這件衣服還具有抗紫外線 30+ 的功能,相當適合在戶外穿著。而在悶熱的森林中,Ceramicool陶瓷酷涼T也能帶來良好的散熱效果,因為它的透氣性相當顯著。

e54a76d9b3a7d9be4228d8c3b5d3a011.jpg

▲ 穿著 Odlo Ceramicool 陶瓷酷涼T踏上樟之細路

由於這次揹負重裝,衣襬被背包的腰帶緊緊綑綁,空氣無法直接從衣襬下方對流,但是身體的汗氣卻總是能夠順利排出,皮膚與衣服不會因為流汗而濕濕黏黏的,其透氣能力可見一斑。

簡而言之,Ceramicool陶瓷酷涼T是一件相當適合在夏季進行戶外運動的上衣。

此外,這次我連續穿了三天才換掉,當然主要是考量到洗衣不便,因此決定多穿兩天,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即便穿了一整天,衣服也沒什麼臭味。身為一個流著「馬醉汗」(人畜若不幸聞到會導致昏迷、呼吸困難及運動失調)的人,一整天在外運動衣服卻不會臭到炸裂實在是奇蹟,由此就可以看出Ceramicool陶瓷酷涼T的抗菌防臭能力。當然,經歷了整整三天之後,它還是被我變成一件「馬醉衣」了,畢竟再多的銀離子也難以攻克源源不絕的細菌。

ebac00421df283da6555b9f3376234d3.jpg

▲ Odlo Ceramicool 陶瓷酷涼T後背部位有透氣網孔設計

說了這麼多優點,Odlo當然也並非毫無缺點,就是很容易被植物或物品勾到而受損。將 Odlo穿上樟之細路是一件相當棒的體驗,不過必須要在「乾淨」的路上穿才行。

這次我穿著Odlo從三灣二寮坑走到大湖法雲寺,其中二寮坑山徑、水寨下古道、蕃子寮山徑和新石門山徑屬於相當原始的路徑,沿途不但有無數芒草和竹林,還會遇到擬刺茄、懸鉤子、黃藤和大花咸豐草等帶刺植物,一不小心就會將衣服弄傷,相當心疼。

6066a33393b8509625a3aa53f4048e2b.jpg

▲ 穿 Odlo Ceramicool 陶瓷酷涼T穿越草叢和雜木真的會心痛(照片來源:Alan

  • 涼感指數:★★★★★
  • 透氣排汗:★★★★★
  • 抗菌防臭:★★★★☆
  • 防刮耐磨:★☆☆☆☆
  • 舒適靈活:★★★★☆
  • 做工品質:★★★☆☆

最後,在機能性之外,我認為這件 Ceramicool 陶瓷酷涼T是一件相當輕鬆且具有質感的上衣,縫線的部分做工也相當細膩。不過我收到這件下擺和袖口部位的剪裁和考克似乎沒那麼精緻,然而其他特派員似乎都沒有類似的反應,不曉得是不是剛好拿到籤王。這個小缺憾著實是美中不足的,幸好它並不影響穿著的體驗和其優異的舒適性與散熱功能。


Haglofs 快乾長褲】點此閱讀品牌故事

這次山也行GO MT.所提供的裝備都是相當棒的產品,其中對於樟之細路縱走本身而言,我個人最有感的就是這條 Haglofs 快乾長褲。為什麼這樣說呢?最大的原因就是它讓我在嚴苛的環境中能夠擁有最大程度的舒適,無論天氣和路況如何艱難,無論行程安排地有多麼克難。不瞞各位,這件褲子我足足穿了八天,而在這連續的八天裡頭,白天的溫度甚至都高達 30 度。

Haglofs 快乾長褲也使用了兩大科技。

專利 Climatic™  FlexAble™ 雙重面料

Haglofs 快乾長褲是由 Climatic 和 FlexAble 兩種面料縫合而成,前者的成分為 95% 尼龍和 5% 彈性纖維,提供褲子堅固耐磨的特性,後者則是由 90% 尼龍和 10% 彈性纖維構成的四向彈力雙層編織面料。作為增強面料,FlexAble 使用的位置是臀部和膝部,以增加舒適性和靈活度。這兩種面料的搭配使用,正好體現了型號中的 Rugged(耐用的)和 Flex(彈性的)這兩個字。

437ef1f922afc8241027c5cd9574a4fe.jpg

▲ Haglofs 快乾長褲使用 Climatic 和 FlexAble 雙重面料

此外,貼合腿部的剪裁設計讓使用者穿著時的活動力不會受到太大的限制,配合 Climatic 所提供的防護與保暖性能,使得 Haglofs 快乾長褲成為一件非常適合戶外探險的褲子。

a35b7d61ffad9c1a0f11b4dc36d80140.jpg

▲ Haglofs 快乾長褲使用的 FlexAble 面料相當有彈性

無「氟碳化合物」DWR 防水塗料

而一件褲子要真正能夠勝任嚴峻的戶外工作,除了防護與靈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防水的性能。

DWR 是 durable water repellent 的縮寫,直譯就是「耐用的抗水劑」,它是一種用於織品的防水塗料,以防止布料在潮濕或下雨的環境下濕掉。與常見的防水薄膜(如 GORE-TEX)等相比,DWR 的防水效果在初期會顯得比較出色,不過使用 DWR 也會使得布料的透氣性降低。此外,DWR 會隨著衣物穿著與洗滌的次數增加而逐漸耗損,進而使得其防水能力受到影響,耐用性沒有防水薄膜來的好。

Haglofs 特別強調它們的產品所使用的 DWR 皆為氟碳化合物」。

氟碳化合物(Perfluorocarbons,簡寫 PFCs) 的結構極為穩定,不但無法被生物分解代謝,甚至連環境對於 PFCs 都沒有自淨能力,使得它能夠長久存在於自然界中,最終累積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體內。PFCs 對於人類健康有潛在的威脅,例如引發呼吸系統和免疫系統的病變,也有研究指出 PFCs 增加泌尿系統罹癌的可能。

使用 DWR 除了帶來防水的效果以外,也會提升面料抗髒污的能力,對於探勘者來說是相當實用的功能。

實際穿著體驗

由於穿著 Haglofs 快乾長褲的時間比較長,幾乎所有出現在樟之細路上的地形都碰過了,不論是舒適好走的大馬路、雜草叢生的山徑、毀損到不堪行走的步道、甚至是障礙重重的探勘路線,Haglofs 快乾長褲都沒有讓我感到一絲失望。它的透氣性、舒適性、靈活性、防護力以及耐用度都可以說是頂級之選,它最大的缺點就是我實在挑不出什麼能夠稱之為缺點的地方。

前幾天由於長時間走在烈日曝曬的大馬路上,腿腳頻頻出汗,但是 Haglofs 快乾長褲不但完全沒濕,甚至還將我腿上的汗都排出,讓腳能夠保持乾燥。第二天在十寮山和東畚箕山鞍部時,有一處落差因為太高,下攀時會磨到腿部,但是因為有 Haglofs 快乾長褲的保護,完全不會疼痛也沒有受傷,而且沾到泥巴的部分事後沾一點水擦拭就清潔溜溜。

而在二寮坑山徑時,多虧 Haglofs 快乾長褲的保護,腿部多次被斷竹戳到也未曾受傷。而在水寨下和蕃子寮山徑時,Haglofs 快乾長褲好幾次直接被黃藤勾住,甚至因行進間的慣性而拉扯,然而褲子依然毫髮無傷,耐磨耐撕裂的性能相當強悍。

b89e32e6ddc4655d44d2f9177cf6c6fc.jpg

b9ff21c5bcef3a35ce907395a15b95d4.jpg

▲ Haglofs 快乾長褲設計美觀做工精緻真的沒話說

Haglofs 快乾長褲在機能上強悍沒話說,在設計上也是相當美觀而實用,其中腰部的鬆緊帶讓我這個竹竿人也可以享受褲子的服貼。Haglofs 快乾長褲前方還擁有三個平口拉鍊口袋,其中兩個位於鼠蹊部,右大腿處則多一個口袋增加收納空間,相當方便實用。褲管口則配有魔鬼氈,可以束緊以防異物從褲管跑進腿部。

  • 防水力:★★★★☆
  • 透氣性:★★★★★
  • 舒適度:★★★★☆
  • 防護力:★★★★★
  • 靈活度:★★★★★
  • 功能性:★★★★☆

Haglofs 快乾長褲窄褲管口的設計讓這件褲子看起來更有型,不過若以行走探勘的路徑而言,窄褲管口無法包覆鞋子,因此必須搭配綁腿使用以避免異物跑進鞋子,我想,這或許是號稱「專為戶外工作和冒險而設計」的 Haglofs 快乾長褲還可以再強化的地方。

最後,一定要特別讚美 Haglofs 快乾長褲的做工品質,雖然沒有列星星在上面,但它的做工是七顆星等級的。我看過每一條縫線和每一處考克都非常紮實而均勻,縫線的針腳密度高達每2.5公分12至13 針,十分細密,無可挑剔。

52d6e34634f4660485bc6e81be15e576.jpg

▲ 有了 Haglofs 快乾長褲,輾壓雜草只是一塊小蛋糕


Smartwool PhD Pro 避震襪】點此閱讀品牌故事

襪子可以說是最容易被忽視的裝備,因為它總是藏在鞋子裡和褲管下,不過襪子對於健行的重要性一點都不比衣服和褲子來得低。「登山最重要的就是腳一定要維持在最好的狀態。」許多登山前輩都跟我說過同樣的話。因為在山上只要腳出問題,就很可能沒辦法自己走下山。

對於腳,最重要的裝備就是鞋子和襪子,其中襪子對於腳的舒適性具有最決定性的影響力。話雖這麼說,襪子能夠做到的可能遠比我們所知道的來得多,接下來要介紹的 Smartwool PhD Pro 就擁有五大特色。

lndestructawool™ 進階耐磨技術

當我們在行走的時候,最常摩擦到的地方會是腳前掌到指頭、以及後腳跟的部位,如果行走的距離夠長,或是行走的強度夠高,這兩個地方就很有可能會磨破。一旦襪子磨破,腳就難以倖免,如果磨破皮或是起水泡將會嚴重影響行走,甚至造成危險。考量到這一點,Smartwool 開發出全新的編織技術 lndestructawool™,來增強易摩擦部位的耐磨度與舒適度,除了提升耐用性之外,更提升了使用者的安全性。

Achilles Strap 阿基里斯腱交叉防護系統

阿基里斯腱又稱跟腱,是腳部最重要的部位,阿基里斯腱受傷會直接影響行動能力,因此保護阿基里斯腱也成為襪子和鞋子最重要的任務之一。針對阿基里斯腱,Smartwool PhD Pro 配備有交叉防護系統,能夠避免滑動造成阿基里斯腱受傷。除了能夠保護阿基里斯腱避免運動傷害之外,這個交叉防護系統也可以避免腳跟起水泡。

b5ac4fbd8332625c8655af4303f84f61.jpg

▲ Smartwool PhD Pro 配備 lndestructawool™ 耐磨構造以及阿基里斯腱交叉防護系統

4 Degree™ Elite 四向彈力伸縮合腳系統

Smartwool PhD Pro 配備四向彈力系統,分別由兩條張力較強的鬆緊帶連結腳底並包覆腳背,使襪子與腳掌之間可以更貼合。這個設計可以有效防止腳與襪子之間的滑動,讓腳能夠穩定,避免運動傷害以及水泡的產生。

Virtually Seamless™ Toe 無縫線平織襪頭

腳趾頭是水泡最容易發生的地方,也是健行時經常承受巨大壓力的部位,Smartwool PhD Pro 的平織襪頭能夠增添腳趾頭的舒適感,減少腳趾頭水泡發生的狀況。

網狀透氣體溫調控區設計

在腳背的部分,Smartwool PhD Pro 的透氣網孔設計讓腳部能夠維持更舒適的溫、濕度,讓腳能夠保持乾燥,舒緩水腫的狀況,也能減少腳臭。

1b1dddacae006fea0c9954f96c96b39f.jpg

▲ Smartwool PhD Pro 之無縫線平織襪頭、四向彈力伸縮系統以及透氣網孔設計

實際穿著體驗

這次穿著 Smartwool PhD Pro 的時間是四天,從三灣銅鏡村到大湖法雲寺。為什麼會穿這麼久呢?因為襪子不容易洗乾淨,也不容易晾乾,因此我的策略是三雙襪子各穿四天,再一次帶回家洗。

我想像中的羊毛襪是用來保暖的襪子,所以一開始對於為什麼去走低海拔的樟之細路要穿羊毛襪,不過在穿過 Smartwool PhD Pro 之後,我對這點確實有所改觀。在這四天的時間當中,我的腳幾乎不曾感受到流汗的潮溼感,我想這和 Smartwool PhD Pro 使用美麗諾羊毛作為原料有決定性的關係。美麗諾羊毛的纖維結構具有調控溫度的功能,這是天然的特性而並非人工製造的,此外,再搭配腳背透氣網孔的設計,就可以非常有效地將濕氣和熱氣都排出,這也是為什麼穿著 Smartwool PhD Pro 時,即使穿上一整天,走超過 20 公里的路,腳仍然能夠保時乾燥舒適。

美麗諾羊毛的纖維比一般羊毛來得細,甚至比人造纖維還要細,所以穿著美麗諾羊毛織品也會比一般羊毛織品來得更舒服,一般羊毛織品穿起來可能會有刺刺或癢癢的感覺,美麗諾羊毛織品則完全不會。而使用美麗諾羊毛搭配 Smartwool 的 lndestructawool™ 耐磨編織技術,就能夠有效提升它的耐用性。

選擇在這四天穿著 Smartwool PhD Pro 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四天的路況比較險惡,比較多原始的山徑和攀登地形。前四天主要以馬路和步道為主,我就選擇穿著一般便宜的運動襪。Smartwool PhD Pro 也沒有讓我失望,事實上從在銅鏡村剛穿上的時候,就已經讓我有驚艷的感覺,因為實在是太舒服了。整個腳掌被軟綿綿地包覆著,踩踏地感覺非常舒服,卻不會太柔軟而失去踏實感。這種貼合感,正是 4 Degree™ Elite 四向彈力伸縮合腳系統所帶來的功效。

這次搭配短筒鞋來縱走,鞋子本身對於阿基里斯腱比較缺乏保護,也幸好有 Achilles Strap 阿基里斯腱交叉防護系統,讓我在縱走的過程中,特別是在穿著 Smartwool PhD Pro 這四天裡頭,整個腳部都沒有絲毫不適。

34d082a7dd7e5faf0ebe90a8c636eb69.jpg

▲ 一起穿上 Smartwool PhD Pro 踏上細路吧!

至於除臭力的部分表現也很好,前兩天穿完的時候仍然聞不出臭味,雖然在穿了四天之後開始有味道,不過也是要拿到鼻子前才聞得到,也就是說只要穿著 Smartwool PhD Pro 不要超過四天,以後進山屋或帳篷就可以不用因為腳臭而尷尬了。

  • 溫度控制:★★★★☆
  • 包覆貼合:★★★★★
  • 運動防護:★★★★☆
  • 透氣排汗:★★★★☆
  • 抑菌防臭:★★★☆☆
  • 抗磨耐操:★★★★☆

總結來說,Smartwool PhD Pro 是一雙非常適合登山以及長途健行的襪子,它還具備一個上頭沒有提到的特性,就是快乾。雖然在旅途中因為個人比較懶惰沒有洗襪子,不過回來洗好之後,我發現它晾乾的速度比我其它普通的薄襪子還要快,甚至 Smartwool PhD Pro 是可以烘乾而不會縮水的,所以即使平常穿或是出國旅遊的時候穿也相當適合。


Hydro Flask 真空瓶】

當然,也不是每一樣被我帶上細路的裝備都能夠發揮地那麼神勇,有些東西的存在就顯得有點雞肋,比方說這一顆 Hydro Flask 真空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它不好,它無疑是個很棒的產品,只不過對我而言,樟之細路不是一個能夠發揮它價值的地方,畢竟細路沿途就有一堆商店可以補給各種物資,想喝冷的熱的都能輕易買到。其實在出發之前我就有料想到這一點,所以本來我有計劃在走細路之前先把它帶去爬南湖大山體驗它的性能,只可惜直到行前仍然空不出時間去門市拿裝備。

當然我希望讀者不要因為這一段話就跳過這一整段或對這顆保溫瓶有任何成見,我還是希望能夠藉這個機會讓大家了解這顆保溫瓶。

對於這顆保溫瓶,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實在太美了,低調的磨砂感外殼讓它天生就具備一種在荒野中打滾的氣質。瓶蓋的活動提把對於行進間拿取提供很大幫助,因為保溫瓶揹在後背包的側袋時,常常想喝水時沒拿好就掉了,有了提把就可以非常安心直接拉出來,相當便利。

在保溫保冷方面,Hydro Flask 使用雙壁真空絕緣技術,內膽使用 18/8 耐用不鏽鋼製成,可以有效隔絕熱傳導和對流,此外,蜂巢狀設計的瓶蓋也能夠有效阻絕傳導熱,因此 Hydro Flask 真空瓶的官方介紹寫著能夠「保溫最高 12 小時、保冷最高 24 小時」。

20c13f9623e8cafa1d578062ddf76841.jpg

▲ 陪我走完十二天樟之細路的 Hydro Flask 真空瓶(照片來源:Alan

這次走上細路實際的經驗是,如果是在睡前裝飲水機的冰水,隔天早上起來仍然涼涼的。而如果是在炎熱曝曬的環境下,把一瓶便利商店買的冰水倒進去,3小時內都可以喝到冰涼的水,6小時後才大約回到室溫。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在沿路都有打開來喝的條件下的結果,因此保冷效果跟規格上宣稱的會有所落差,只是我覺得這樣的數據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可能更加實用,而事實上是也相當夠用了。

Hydro Flask 寬瓶口的設計有方便之處也有不便之處,我想這是看使用者自己的習慣,其實 Hydro Flask 也有窄瓶口的保溫瓶可以選擇。寬瓶口固然方便填裝,但是像我比較喜歡在行進間喝水,寬瓶口就容易在喝的時候灑出來。不過正確的建議其實是要在安全的地方站定之後再喝水,所以這不應該算是個問題。

整體而言,這顆保溫瓶的表現不俗,又具有美觀,重量也是可以接受的340公克,我會想要把它帶去三天以內、不太需要重裝的健行,或是露營和旅行等比較輕鬆愉快的場合。


【其他個人裝備】

有帶的裝備

鋼杯:之前的表格中列出我所攜帶的物品,其中也包含山也行提供的裝備,裡頭幾乎所有東西都是必要並且有發揮功能的,不過其中有一樣非必要的物品,到最後也終究沒派上用場的,那就是鋼杯。鋼杯是一個很好用的東西,臨時要裝什麼東西都可以,清洗也很方便,不過由於樟之細路沿線每天都能夠補給,因此實在沒有機會用到它。雖然我把它列為非必要,但如果讓我再走一次樟之細路,我還是會選擇帶上它。

雨傘:雨傘其實也是個有點雞肋的東西,因為爬山的時候也不可能把傘拿出來撐,這次選擇帶雨傘是考量到沿途有不少馬路,如果在空曠的馬路上碰到下雨,撐雨傘可能還是最有效的方式。不過這次我們很幸運地,十二天下來每天都是大晴天,一滴雨都沒有淋到,所以雨傘只有在前兩天被我拿來遮陽而已。

保暖外套:本來想說天氣很熱,穿長袖跟防風外套就可以獲得一夜好眠,不過出發前心裡一癢,還是覺得帶一件保暖外套當作後備,沒想到在石門客棧那晚紮營時真的派上用場了。由於石門客棧的地勢比較高,同時所處山谷又位於迎風面,那天晚上溫度竟掉到不足 20 度。這件事情告訴我們,裝備還是不能算得太剛好,以免人算不如天算冷死他鄉。

砍刀:老客家人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上山唔帶刀,唔當屋家坐。」翻譯成現代樟之細路的版本就是:「細路在走,砍刀要有。」這邊我把樟之細路主線建議帶刀的路段列出來提供參考:二寮坑山徑、蕃子寮山徑、新石門山徑、白布帆產業道路和穿霧隘勇線。

攝影器材:為了輕量化而拋棄睡袋,可以說都是攝影器材惹的禍,基本上帶了攝影器材,就一定會跟輕量化說掰掰。樟之細路可以說是一個沒什麼山水大景的地方,但是生態很豐富,文化很多元,歷史遺產是肯定看不完,所以不妨思考一下攜帶攝影器材的目的是什麼,否則萬一沒什麼用到,就會變成石頭揹一路做重訓。

沒帶的裝備

睡袋:或許會有人好奇為什麼我沒有帶睡袋?其實原因很簡單,就只是為了輕量化。樟之細路沿途都在低海拔地區,晚上最低大概也都還有 20 度,其實只要多加一件外套就可以睡得很舒服,所以對我來說並不需要特地帶睡袋。

登山杖:去走樟之細路需不需要帶登山杖,以登山者的角度而言,這個問題其實是見仁見智。因為樟之細路簡單的地方用不著登山杖,難的地方則根本沒空使用登山杖。不過樟之細路有兩大特色,一是草叢很多可能會有蛇,登山杖有一種功能叫做「打草驚蛇」;另一則是看門狗很多,而且很多都是沒有鍊起來又會攻擊的那種,帶登山杖上路還真的能夠保平安。


【結語】

我想,我所攜帶的物品算是非常精簡,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電子秤上的數字總是那麼大。無論如何,走上細路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而安全把自己帶回家就會變成一種責任,該帶的裝備不能少,輕量化只是一個努力的方向,而不是無庸置疑的教條。祝大家都能快快樂樂踏上細路,也能平平安安下山。


44b5d18ce2e89e30950c7224abf1d475.pngf2e7b2aa2b60bf282fb6d0d036910e97.png    38a4bb1d470abd21375b6e93d345ce90.png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