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爬一趟「軍艦岩」 聽唭哩岸石的歷史故事,全視野俯瞰大台北

  • 李偉麟
  • 33,195次點閱

海拔不到200公尺的軍艦岩,是享受無礙視野、俯瞰大台北盆地的好去處。登上「艦身」,一覽台北101、天母等市區近景,淡水河和基隆河中景,以及觀音山大屯山群峰等山巒遠景的全視野,令人沐浴在彷彿登上大山的錯覺裡。

85186cff27d2ab3692b1a3eac8586ddd.jpg

突出的巨岩,有如聳立在層層山巒樹海之上的艦艇,故名軍艦岩。


海拔不到兩百公尺的軍艦岩,有條連在地人都不一定知道的私房路線,沿途可盡覽群山稜線地形,探訪唭哩岸打石場遺址。

知道這次要探訪的步道是軍艦岩,我的思緒立刻飄回三十年多前。在那個捷運、網路、手機以及週休二日都還沒出現的年代,我常在星期天早上搭乘公車,在北投的石牌下車,走十幾分鐘的路,從榮總後方登上岩頂,四周一望無際,心境也跟著開闊起來。只不過,在那360度的視野裡,還沒有新光摩天大樓與台北101。

5f840bd155164d96de620d7a2b9f6bda.jpg

長約500公尺的軍艦岩親山步道,主要是為鑿岩修築的人工階梯。


也記得當年下山時取道威靈頓山莊,一對外國人爸媽和小男孩,在別墅泳池做日光浴,並且對我們微笑打招呼的異國感。還有一次不知怎麼走到了墓園,同學頻頻說對不起,但迷路的我們,即使摸不著頭緒亂亂走,最後仍然順利從奇岩一帶下了山。

三十多年後的我坐在捷運上,這些回憶還是帶給我強烈的不可思議感。十五站才花半個多小時,就到了唭哩岸站。(延伸閱讀:睡到自然醒也沒問題!精選16條給賴床人的近郊夕陽美景步道


私房路徑賞群山稜線

這天,我可不會迷路了,因為在這裡長大的、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黃健庭,將帶領我們走進時空的縫隙中,探尋不一樣的風景。

520c27b4785d7f42236f6bca681f5494.jpg

黃健庭熟悉哩哩岸文史,帶領旅人探索軍艦岩的前世今生。


黃健庭國小時舉家從台南搬到唭哩岸一帶,從小就在山裡玩耍,引發了他對在地文史的探索興趣,後來更因此進入政大民族學系博士班攻讀。社區與鄉土教學、觀光歷史發展,是他的專長。

海拔不到200公尺的軍艦岩,是許多人享受無礙視野、俯瞰大台北盆地的好去處。一般路線是穿越陽明大學或者榮總,抵達軍艦岩親山步道登山口。這一次同樣來到這登山口,但是我們抵達的方式連許多在地人都不知道。這路徑不僅在一、二小時內就可見識東華山、奇岩山西峰、奇岩山、唭哩岸山的稜線地形,而且起點就是捷運唭哩岸站。

這段路徑和其他步道最大的不同,在於腳下所踩踏的大部份是岩石,而不是泥土。這岩石可是大有來頭的唭哩岸石,清朝時開採,直到1975年禁採,寫下上百年的打石產業與文化。

cd2bc83fa9c70c54f78b89ee3ac2cd89.jpg

沿途所見的唭哩岸石,是上百年採石產業與文化的見證。


PLUS打石場遺址探唭哩岸石

走向唭哩岸站一號出口邊的東華街二段300巷,我們來到巷子另一端的打石場遺址。這裡佈滿被切割成雙手可搬運的石塊,兩張打石老照片倚在石旁,訴說著數百年來曾經的輝煌。

轉身,爬上打石場對面的東華公園階梯,也等於踏上了東華山。沿著階梯一路向上,右轉即見涼亭,過了涼亭,腳下踩踏的換成柏油路,左手邊一路迤邐蔓延的低矮擋土牆和石階步道,盡是大大小小的唭哩岸石。

黃健庭回憶,1970年代末這條路旁還有許多大石塊,可說是早年石塊搬運路線的一部份。清朝時打下來的唭哩岸石,用牛車和人力搬運到山下,再沿著基隆河走水運到台北城,成為台北城牆的材料。「今天在台大醫院兒童醫療大樓附近、台灣大學的校門,都還看得到唭哩岸石。」

1e564768e117487c2db3868fdcde0a12.jpg

清光緒年間的「淡北寺廟之始」慈生宮碑記,載有各式建材與工程開銷,以罕見的「蘇州碼子」記數。

fe7bc2aa0e22c425d75d1a85cf0de96a.jpg

慈生宮前的立農街一段,還看得見有戶人家以唭哩岸石作圍牆的早年生活痕跡。


步道縱橫交錯各有風景

來到其中一條較寬敞的步道叉口,黃健庭突然指著某一棵樹說:「我最喜歡的角落是這裡,因為這棵芒果樹是我種的。」原來,當年還是國中二年級的他,與父親將院子裡長得不太好的這棵樹移植至此,三十多年了,它的身高比當初多了兩倍有餘,也見證了黃家扎根於唭哩岸、開枝散葉的成長。

沿途的步道縱橫分布,只要選擇往上的路,大概都會來到一處有著白色大亭的日晷廣場。大亭擷取中國園林建築的方圓意象,穿透、借景,線條卻是現代風格,讓人印象深刻。廣場西側,一座有著涼亭的墓後上方,就是奇岩山西峰。此處視野已十分開闊,選擇往左上的叉路,當路面變成岩塊時,就快要到達奇岩山了。但走在這段稜線上,需多留意斷崖地形及腳下踩空的危險性,最好結伴而行。

經過奇岩山,在抵達唭哩岸山之前的這段路,與右手邊通往陽明大學運動場的環山道路幾乎是平行的。由於唭哩岸山陡峭又需攀繩而上,建議改走右手邊下方的柏油路,有幾條往右的短徑可以接上環山步道的柏油路面。往上走,穿越運動場之後,由運動場另一端的鐵網門走出,再往右走,穿過研究大樓,往左邊經過實驗動物中心,就會抵達軍艦岩親山步道登山口,這段路徑頗具原始生態野趣,很有看頭。

5c1bc852a86f340ce8ed5575716a4a23.jpg

奇岩山的羅氏鹽膚木俗稱山鹽青,褐紅色的果實串,是泰雅族人的替代食鹽。


如果擔心實在找不到上述路徑,那麼探訪東華公園與打石場遺跡之後,也可以折返至陽明大學,循一般步道入口至軍艦岩。


千萬年沉積岩從海底升起

經過大約二十五分鐘的持續上坡,即能來到「艦身」。雪白岩石,是軍艦岩曾經濱海的象徵,來自二千萬年前沉積而成的木山層地質。光著腳爬上去,雖然是砂岩卻質地細膩,感覺到軍艦岩格外溫柔的一面。

黃健庭說,軍艦岩是從海裡升起的地層,大屯山脈是火山噴發而成,地質形成的原因和年代都不同,但是造地運動使得它們連在一起,因此形成坊間所謂「軍艦岩是大屯山系最南端的一個山嶺餘脈」的說法。

「艦身」人多,登頂拍照需要排隊,排隊的年齡層有老有少,果然是一條適合全家共遊的步道。而盡攬台北101、天母等市區近景,淡水河和基隆河中景,以及觀音山大屯山群峰等山巒遠景的全視野,令人沐浴在彷彿登上大山的錯覺裡。

a166e91f7b9cfa25b20c78668ea44557.jpg

奇岩山往唭哩岸山的稜線步道旁,眺望北投山城。


在金黃落日餘暉慢慢升起之中,岩頂突然出現一個倒立身影,引起驚嘆。那是一名年輕女生,正用青春的姿態寫下專屬於她和軍艦岩的回憶。雖然我無法倒立,但這一趟走下來,也擁有了只有我和軍艦岩才知道的祕密。(延伸閱讀:2020網友票選 最推薦入門步道旅

*本文作者:李偉麟,摘錄自微笑季刊2020春季號《和山一起呼吸》。月月步道計畫,收藏完整數位專輯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微笑台灣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