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改變歷史的50種植物

 

     書名:改變歷史的50種植物

     作者:比爾‧勞斯

     出版社:積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01月09日

 

一本結合綠色世界與人類歷史,
告訴你植物與文明如何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集!

 

內容簡介

  • 超過150幅精緻繪圖、史實照片與藝術作品;
  • 超過15萬字生動活潑的論述與有趣迷人的故事;
  • 從食用、醫療、商用與實用四個面向,標記人類如何與植物共寫歷史;
  • 50種植物依學名排序,由龍舌蘭開場,薑收尾,精彩可期。

《改變歷史的50種植物》是一本美麗動人的書,娓娓道來伴隨著我們生活的植物:人們喜歡早起撥點時間照顧陽臺或後院裡的綠色生命,穿上用木藍染成的牛仔褲,再泡杯沁人心脾的熱茶,甚至出門後緩緩駛來載你抵達目的地的公車,背後都有一株株默默付出的植物,與一則則精彩的故事。植物甚至帶給人類文明重大衝擊影響:想想養活全人類種族的稻米與小麥、因醫療價值受到高度重視的香料與藥用植物,以及如罌粟、高地棉花等挾持歷史急轉前往不同道路的作物,每種植物都與經濟、政治、產業的歷史脈絡密不可分。本書作者以生動迷人的視角,重新檢視這些與我們一同造就歷史、孕育文明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植物。

「這是一本能增長歷史知識的故事書,也是內容、照片、圖畫都很豐富的百科圖鑑,對於各種植物(作物)的發現經過、利用方式與傳播路徑等皆有清晰的描述,漫遊其中,可以吸收許多知識。類似題材的書籍在國內尚屬少見,值得推薦。」

──《台灣經濟作物圖鑑》作者郭信厚

 

作者簡介

比爾‧勞斯

出身英國西威爾斯地區的自由作家,經歷包括記者、老師、酒保、園丁以及鄉村發展工作者,熱愛徒步與腳踏車旅行。也是一名園藝藝術家,同時專長於鄉村農園植物的歷史。

主要出版著作以鄉村文化與農園藝植物為主,並為包括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在內的新聞媒體製作專題節目。

近年則開始鑽研街頭音樂的歷史沿革與發展。

 

譯者簡介

王建鎧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畢業後赴英國諾丁漢大學進修並取得動物生理學博士學位。

於平日研究工作之餘進行科普寫作與翻譯,致力於將刻板、但對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性的專業科學知識,以容易輕鬆理解並接受的方式推廣給大眾。

譯作有《藍海精靈》、《在街上遇到老虎怎麼辦》與《改變歷史的50種動物》。

 

前言

如果世上的植物突然消逝無蹤,人類也將一同失去明天。然而,若靜下心來看看我們對這個星球的所作所為,或許也會覺得植物因此滅亡可能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地球上養育了二十五到三十萬種開花植物,在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就像是背景般從我們的眼皮底下掠過:帶著狗散步穿過安靜的橡木林時、開車經過一大片紫色薰衣草花田時,以及在搭乘火車時窗外飛馳而過的大片稻田。

植物與人類

植物們扮演著動態變化的角色,形塑著人類的歷史。地球上許多生命因為植物吸入二氧化碳排出氧氣,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植物歷經遠古氣候環境的災難性變化,衍生出光合作用,為我們這些陸棲動物開啟DNA演化的大門,並鋪好邁向未來的道路。

南極冰封大地裡,埋藏了遠古穀物的花粉,或許可以揭露這顆星球過往的秘密,甚至預測未來。這些幾百萬年前的證據,也或許可以釐清現今臭氧層的缺口,到底是不是使用石油造成的?植物的歷史無疑比我們悠久許多,早在四億七千萬年前,它們便在地球上紮根而立。相較起來,我們的歷史全都密密麻麻地擠在短短的一小段時間裡。如果把每一個世紀濃縮成時鐘上的一分鐘來看,羅馬人征服歐洲不過是二十分鐘前的事,而基督教文明也才建立了約一刻鐘的時間(譯註,從第四世紀基督教全面影響歐洲政經層面開始起算)。第一位白人踏上美洲開始落地生根,正如同拿些上好阿拉比卡咖啡豆煮出一杯美味咖啡的時間。

植物不斷地提供我們燃料、食物、庇護與醫藥照顧。它們維護降低土地的自然侵蝕與風化程度,並調節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將之轉變成氧氣。植物給予我們大量的石油,讓我們不知節制地揮霍;它們的存在,也鼓舞人類建立各式各樣的國家植物園,以及在植株收集與栽種間,獲得小小樂趣與收穫的市井小民的後院菜園。

我們也透過植物傷害自己,像是過量攝取糖、沉溺於天然麻醉藥物以及酒精之中。一位體重過重的南非德班地方家庭主婦,可能會抱怨為什麼要生產白糖(請見甘蔗,166頁);一位身在澳洲阿得雷德的醉客,會將他的悲傷歸咎給大麥(請見大麥,104頁);而美國辛辛那提躺在癌症病房的一位病人,則認為煙草應該為他的病情負責(請見煙草,136頁)。但另一方面,我們因一杯好茶而歡欣鼓舞(請見茶,26頁)、開一瓶葡萄酒來好好慶賀一番(請見釀酒葡萄,202頁),或為純粹欣賞香豌豆(118頁)與野玫瑰(162頁)時也喝上一杯。

脆弱的地球

現在是個好時機,看看植物是如何改變我們的歷史,如何持續地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核心角色。人類隨心所欲地對植物,甚至是地球,予取予求。我們不停地消耗地球遠古以來形成的化石燃料,同時大量破壞植物構成的雨林。古代氣候學家大衛‧彼寧教授(Professor David Beerling)說:「缺乏自制地進行全球性實驗,無疑會改變未來世世代代的氣候環境。植物⋯⋯是全球環境暖化戲碼的主要因子,從遠古到現代,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出自《翡翠星球》(The Emerald Planet,2007)。現有植物受到的破壞危機,也將會永遠改變人類未來的歷史。

*本書書介由積木出版社提供

 

我要買書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