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裝備】淡蘭古道中路-行前裝備指南 (男生篇)

  • 順路
  • 12,571次點閱

淡蘭古道中路為民間拓墾路線,沒有官道(淡蘭古道北路)豐富的開拓歷史、著名的歷史遺跡(如金字碑),卻也因為拓墾的背景遺留了不同的故事、景觀。 參加淡蘭古道中路-崩山坑古道手作步道體驗營活動,讓我認識了手作步道,而崩山坑古道沿途的石頭古厝遺址及古樸石砌土地公讓我對於淡蘭古道中路產生濃厚的興趣。

研究路線後就踏上了探訪淡蘭古道中路石砌土地公的行程了~ 以下為我這一年來陸續造訪的紀錄,順序由北(暖暖)往南(宜蘭)


建議裝備清單

這一年曾在梅雨季、冬季東北季風、炎熱夏天的季節踏上淡蘭古道中路。針對天候、及路況先列出建議的行前裝備清單~主要以防雨、及夏日防曬為主。

:淡蘭古道中路沿途很多岔路,強烈建議行前到健行筆記-路線/GPX中下載大家分享的軌跡

A:Gregory STOUT 45背包
G:遮陽帽 Odlo CERAMICOOL
B:登山杖
H:Smartwool Merino150羊毛衣
C:防水袋
I:Salomon X ULTRA 3 GTX 輕量防水登山鞋
D:Salomon防水輕量外套
J:快乾長褲
E:HydroFlask 24oz 輕量寬口鋼瓶
K:防曬袖套
F:毛巾
L:Smartwool羊毛襪輕量減震PhD


218221885e9ce365a76bf005e036282d.jpg

緊鄰水源的淡蘭古道中路

淡蘭古道北路及中路在暖暖之前的路線相仿,開發較早的北路選擇避開山區取海線進入宜蘭、在當時的時空背景雖然此路線較為安全卻也繞路。開發較晚的中路,為了縮短時間就由暖暖轉向南,經平溪/十分、雙溪,到宜蘭大溪、外澳。這樣進入宜蘭的路線,路程縮短不少。 

實際造訪淡蘭古道中路,發現除了石砌土地公外,沿途幾乎都會緊鄰大大小小的溪流也是其特色。不經懷疑路線和溪流相伴是否和拓墾背景、需要水源灌溉農作有關?若仔細觀察,樹林內不乏已經廢棄的梯田駁坎。

這特色使得沿途風景優美(精華在烏山越嶺古道、坪溪古道)、清澈的溪流適合夏日造訪。相對的缺點就是…

1. 大雨之後、或雷陣雨時建議不要造訪避免遇到溪水暴漲。
2. 部分在樹林內的路線潮濕、悶熱。

ddf9aa898d633b91225dddcdeff8d639.jpg▲烏山越嶺古道,山徑旁水流平緩清澈的溪流,讓人心曠神怡。但,大雨後可能就是另一景象?▲

575f0663b1b90f0b14ba6fc77e22e950.jpg▲淡蘭古道中路沿途多溪流,建議準備一雙防水透氣的登山鞋▲

c7d48061864f72ff985113cce682719a.jpg

▲一年內斷斷續續走了淡蘭古道中路共八次,包含冬季東北季風鋒面、夏季雷陣雨就遇到四次。建議帶件防水透氣的外套以備不時之需


潮濕、佈滿青苔的路況

中路很多路線因為潮濕,樹林內的山徑都佈滿青苔、非常的濕滑,就算連日好天氣後造訪,樹林內的石階因無法照射到陽光,濕滑依舊…需要小心行走~

如果是炎炎夏日造訪,樹林內悶熱反而讓人汗流浹背。務必要帶足夠的水、準備件好的排汗衣。以及防水透氣外套以防午後雷陣雨。

1db9385143204bc979ba61f283f1ff6d.jpg

▲連續多天的好天氣,樹林內的石階上依舊是那種濕滑的青苔

78daa4dd9c03d3f2abc9408bd31d6135.jpg

▲不只地上的石頭,連石砌土地公幾乎也被青苔覆蓋

9030c61df8ba12222bc40fc0f3bd3ed7.jpg

▲輕量Hydro Flask寬口保溫瓶,容量710ml。炎熱夏季午後在古道上享受冰咖啡/運動飲料,就靠他了


潮濕,小心螞蝗

造訪淡蘭古道中路,就算夏天也建議穿長褲,為何?因為造訪多次沿途可見『小心螞蝗』警語的瓦拉米步道都沒遇到螞蝗的我,居然在這一帶山區就遇見了兩次。所幸一次在鞋子上、一次在襪子上,不是在腿上。 XD

對了,如果發現被螞蝗正在飽餐中該怎麼處理?建議參考這篇文章 被水蛭咬了怎麼辦?——那些我們常常誤會水蛭的二三事

aaf9b9963d5d837013f90a2982541dc6.jpg

▲有看到螞蝗嗎?於十分國旗嶺附近休息時忽然注意到藏在鞋帶上的螞蝗。他的口器咬的好緊、好難撥▲

a602c2cf8fd25dff89cb00d1f648706c.jpg

▲另一次經驗…行進間忽然覺得腳踝處有微微的刺痛感,停下來察看時才發現他在我的襪子上。趕緊撥下來

02c507b17779ef7a638d53a7af699be1.jpg

▲看似瘦小的螞蝗,吸飽血可膨脹數倍。這是拍於皇帝殿,當時同行者穿短褲、涼鞋。這螞蝗應該是吸飽後鬆口掉落於涼鞋上被踩踏,所以涼鞋上全都是血。當時的視覺效果非常強烈~ :P


因應路況的選鞋建議

走淡蘭古道中路務必要挑選一雙防水的登山鞋、最好選中筒。雙溪灣潭到宜蘭外澳(烏山越嶺古道、坪溪古道、蛇子頭步道、太和山步道、石空古道)這條路線中,坪溪古道有兩處需過溪。一處有搭建簡易獨木橋,但另一處只能踏者前人堆起的石頭涉水。雖然我兩次的經驗此處水位大都在腳踝處,但如果溪流水位比較高時,可能還是會需要脫鞋涉水。 

走獨木橋時,重心千萬不要放在繩子上。看似可以協助你穩住重心的繩子,事實上…繩子會晃動反而嚴重影響你的平衡。這是去年11月由合歡西峰下華岡,跨合歡溪時落水後得到經驗。 雖然當時水不深卻也下半身濕透…11月的溪水,真的是透心涼呀~ XD

bcaf95b5d5ffbf4368ed7486fcafe5ef.jpg

▲這位貪玩的好友就是要走獨木橋。不過,有注意到照片左側有人幫忙抓緊繩子嗎?就是為了避免繩子搖晃 

4763fe80ed5dbe0e1ceba085d8c3f514.jpg

▲此處需涉水,水位不高時中筒防水登山鞋勉強可過。不然就要看是否有前人堆起的石頭、踩者石頭過溪。


淡蘭古道中路也考驗者登山鞋的防滑能力。在崩山坑古道柑林威惠廟到暖東峽谷的路線,不乏石階上長滿青苔的路況。每次走這種長滿青苔的石階,總是小心翼翼,除了靠鞋子/鞋底、更要好好選踩點以維持重心與平衡、有時更需要倚靠登山杖的協助。甚至儘量避免踏這種石階/石階… 

1f0a4a3637273e71cd86753c0e8f7555.jpg

▲相較於濕的石頭,這種有青苔的石頭、特別是上圖中位於鞋底處那種小青苔最滑、最可怕。除了需要一雙抓地力強的好鞋,最好還是靠登山杖、或抓附近可協助穩定的樹枝協助支撐

不知你周遭是否有不會綁鞋帶(鞋帶綁了之後馬上就鬆掉)、或懶得綁鞋帶的人?Salomon X ULTRA 3 GTX的QuickLace快速綁鞋系統應該是他們的最愛 :P

875e0bea946a2e57558c064e0ed5cf04.jpg

▲Salomon X ULTRA 3 GTX 輕量防水登山鞋

4a2ecd573621381c5adbc6f08a128882.jpg

▲Salomon X ULTRA 3 GTX 輕量防水登山鞋的齒紋很適合草地、泥土、小碎石的路況▲

739beb2aa945ad5455fe58257c1dfac2.jpg

▲Salomon X ULTRA 3 GTX 的鞋底可以夾三個新台幣一塊錢▲


剛提到去年11月走過合歡北峰、西峰下華岡這條路線落水的經驗,這次落水後Smartwool羊毛襪就成為我的登山健行必備良襪了。WHY?發生了什麼事情? 

由落水處走到華岡大約為五至六公里路程,回到華岡的圓環時Smartwool羊毛襪腳踝以上居然已經乾了。在車上脫掉鞋子,已在濕漉漉的登山鞋內悶多時的Smartwool羊毛襪居然也沒味道…(都沒人發現 :P)

c56d1be4a634a5757d72d9d404e783b7.jpg

▲左邊為Smartwool超薄減震版本(較薄),右邊為Smartwool輕量減震PhD版本(較厚)

上圖左側的超薄減震版本,後右側的輕量減震PhD版本兩者主要差異在於輕量減震PhD版的足前、足跟都有加厚處理。實際穿著之前以為就如同一般棉襪的『加厚』感,沒想到實際穿者登山鞋行走時,那種柔軟的包覆感非常的舒服。神奇的是,雖然厚度增加但在炎熱夏日的登山鞋內卻不會讓雙腳感覺悶熱不舒服~

溫馨小提醒…如選擇輕量減震PhD版本就要注意鞋子內的是否有額外的空間,避免太緊!

cf01284dcb84ab421c7b3e89a9badf0e.jpg

▲Smartwool輕量避震PhD版本,足前、足跟的灰色處都有加厚處理,四向彈力伸縮合腳系統,讓足部受到保護、貼合腳型


炎炎夏日考驗裝備機能性

柑林威惠廟到暖東峽谷這條路線在五月造訪兩次,第二次造訪時剛好遇到超熱的天氣,由威惠廟出發後要頂者大太陽走產業道路2公里才會進入樹林,為了防曬戴上圓盤帽、穿了長袖襯衫。

上內平林步道指標開始轉為上坡,由此開始我的衣服就一直都是濕的。雖然途中大都在樹蔭內行走,卻因悶熱及上上下下的路況讓我汗流不止。汗水滲透過排汗衣、襯衫直達背包。連背包的背部處、及肩帶都是濕的。直到抵達十分老街便利商店買運動飲料、咖啡時順便吹冷氣休息時衣服才乾。

途中不時脫帽、拿毛巾擦汗,以及卸背包。卸背包不是因為背太多東西,而是想讓肩膀、背部透透氣呀~

7d0966d89f99f01f78417f6de7dd2d17.jpg

▲由此開始到十分老街為止,衣服、背包都濕的

c738a10c7a301fc72ef83da325627e2e.jpg

▲除了衣服、背包,連圓盤帽都因爆汗而是濕的。途中也不時的脫帽子以舒緩頭頂不舒服的悶熱感


說到背包,不由得要介紹Gregory。對我來說下面三點最讓我滿意:

1.可調整背長的VERSA FIT背負系統:提供約15公分的可調整空間,我的身高約182,當我調整為L時很明顯可感受到背包重量分散到腰部、而不是在肩膀。重點是…雖然已經調整到最高L,依舊穩定不會晃動。

2. 透氣多孔洞背板:行走時可保持背部透氣、不濕悶。雙重密度的多孔,不會讓背部的汗水流於背包上。

3. 臀帶口袋:這個「大」口袋對於行進中不時會使用手機看地圖、記錄GPX軌跡的我來說也是一大賣點。(再次提醒,淡蘭古道中路沿途很多岔路,強烈建議行前到健行筆記-路線/GPX中下載大家分享的軌跡)

4bcc11214e8243c33ebd63117cb12b42.jpg

▲VERSA FIT架構可調整背長、卻很穩定不會晃動。將背包調整適合自己的背長時,肩部的壓力明顯降低。氣流背板及肩帶的多孔設計,增加了透氣度

0b9c34e83ee58fb2aa3538b77b4a6849.jpg

▲臀帶「大」口袋可放手機。對於沿途不時使用手機記錄GPX軌跡的我來說,非常的方便


這些年,夏天似乎是一年比一年熱,最近台北創下台北氣象站設站124年來6月最高溫38.9度,連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北極圈小鎮也38度。在這麼熱的天氣走淡蘭古道中路支線-石硿子古道O型,路線中潮濕、悶熱及頂者太陽走產業道路的路段依舊讓人爆汗,但Gregory STOUT背包、及ODLO CERAMICOOL 可折疊棒球帽優異的通風、透氣功能,卻不再讓我為了降低悶熱感受而不時脫帽、卸背包。只能說,現在機能性裝備彷彿如3C產品,每幾年就會因材料的科技進步讓人驚艷!

cdd999180619dfc36f6d30bd90dad444.jpg

▲倒木蓋滿青苔、樹上長滿山蘇,不難想像夏季的的石硿子古道很潮濕。拜Gregory背包透氣性,這次肩膀及背部不再濕濕漉漉▲

f19cdee5176b5bfe64aae70d4583bfc1.jpg

▲樹林中為何手拿樹枝、頭戴帽子?是因為沿途蜘蛛網、掛在半空的小蟲實在太多,所以需拿樹枝撥開他們、並戴者帽子避免有漏網之蟲掉到頭上▲

66fd9cfbc511159c863bab99cfdda32a.jpg

e6a462b7bb1019218ccf0f0b4378eafb.jpg

▲ODLO CERAMICOOL可折疊棒球帽,內嵌陶瓷粒子紗線有效降低溫度且透氣性非常的棒,不再讓我為了降低悶熱感受而不時脫帽▲

ae4fabb6fb5adb64480da80d7cb7d1af.jpg

▲ODLO CERAMICOOL可折疊棒球帽,將帽簷折疊後可輕易收納至口袋


小補充:兩日行程裝備

淡蘭古道中路由暖暖的暖東峽谷出發到宜蘭外澳車站,全長約50公里。也許有山友想安排露營、來個多日行程。下面僅列出露營時必備的裝備。對了,路過泰平時不妨順道造訪附近良心商店喔,也許可以加菜~ :D

帳篷
個人用品/藥品
瓦斯爐、鍋具、餐具
睡袋
頭燈/USB小燈
拖鞋
睡墊/鋁箔防潮墊
防蚊蟲用品
垃圾袋


14daeec48fd23614d5a643c6e9fcef25.jpg

▲泰平國小/虎豹潭附近的良心商店。當天販售的是放牧土雞蛋$100


本計劃由SalomonSmartwoolGregory聯合贊助推動

b0f409b71ed1d9546bd5144c40dd3e99.png0ffd41d6f772a0146a4725229edbb078.jpg  9d8e91cde6da279eccefc3309ce8d03c.jpg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