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9 09:05聯合報 記者 王燕華
太魯閣國家公園山月吊橋高懸立霧溪上,飽覽峽谷美景,也考驗膽量,上月中旬啟用後迅速成為人氣景點,每天800個名額一下子就秒殺。
不過,就算預約不成也別扼腕,園區內還有許多不同高度的吊橋,同樣可以感受到凌駕於溪谷上方的「飛鳥視角」,絕美景色,值得一探。
今年8月才啟用的山月吊橋,已成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熱門景點。 圖/王燕華 攝影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有許多步道、山徑,且因主、支流溪谷多,在日據時期打造多條鐵線橋,作為警備道路之用,目前有些已經廢棄,留下來仍使用中的多在中橫公路沿線,加強、加固,很難想像過去曾是隨風飄動,走過就晃的吊橋,在時代轉變後,成為極具有歷史意涵的觀光景點。
有百年歷史的山月吊橋就是一個例子。第一代的山月吊橋建於日據時期的1914年,最早是立霧溪流域最長的鐵線吊橋,過去日警奉派到太魯閣必走此路,吊橋又高、又長,令人萌生退意,因此又稱「辭職橋」,不過經過時代進步,幾度改建,這次太管處復建的第4代山月吊橋,全長196公尺、寬2.5公尺,搭配先進的測風速儀器及人數控管,安全性大大提升。
山月吊橋從橋面距立霧溪谷,落差高達153公尺,站在橋上可以俯瞰立霧溪谷和太魯閣峽谷美景,涼風輕拂,相當宜人,沿著吊橋走到盡頭,北岸設有兩層觀景平台,在平台上,吊橋及周邊峽谷、溪床盡收眼底,是最美視角。
太魯閣山月吊橋距立霧溪落差達153公尺,溪谷美景盡收眼底。 圖/王燕華 攝影
兼具歷史意義與景觀的山月吊橋,是園區內新興景點,為避免太多人潮同時湧入,管理單位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採用預約申請制,每天開放4梯次,每梯次200個名額,開放3天到14天前上網預約,但實在太搶手,每天名額很快被申請一空。
園區內另一個知名步道「錐麓古道」起點也有一條吊橋。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古道殘存的遺跡,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唯一的史蹟保存區,備受國內外遊客喜愛,目前開放路線長3.1 公里,即錐麓吊橋至斷崖駐在所(東進東出),平日限96人、假日156人,並需付費,全票200元,且入園前1天至30天內就要上網申請。
錐麓古道起點,也有一條跨越立霧溪的吊橋。 圖/王燕華 攝影
錐麓吊橋的高度比山月吊橋稍低一點,更接近溪底,溪水沖刷的「悉!悉!」水聲更加明顯,仔細觀察兩側,還能看出溪水在裸露岩石上留下的痕跡,又是另一番風味。
太管處人員說,從吊橋上分別向東、西兩端望,西側是大理岩的峽谷,轉頭向東看去,卻是片麻岩壁,不同岩層造就了不一樣的風景。
不過,錐麓古道畢竟是以步道為主的路線,若單走吊橋有些可惜。相較之下,2.1公里長的白楊步道可以說親切多了,不僅輕鬆好走、老少咸宜,更結合隧道、瀑布、吊橋、水簾洞、峽谷、河流、生態等景致。
錐麓吊橋比山月吊橋更靠近立霧溪,俯瞰峽谷又是另一番風味。 圖/王燕華 攝影
白楊步道在天祥附近,原本是台電施工便道,終點處有一處水簾洞,山泉從隧道頂岩壁含水層頃洩而下,形成特殊水簾景觀,是夏季消暑的好去處。
白楊吊橋位於步道尾端,在吊橋上俯瞰溪水奔流,溪中巨石經歲月淘洗層層堆疊出的特色紋理,十分迷人,跨過吊橋,就可抵達觀景平台,白楊吊橋搭配白楊瀑布,已經是許多遊客「到此一遊」的標準拍攝角度。
太魯閣國家公園白楊步道終點處的白楊吊橋。 圖/王燕華 攝影
站在白楊吊橋上,可俯瞰溪水奔騰的美景。 圖/王燕華 攝影
另一條跨過落支煙溪的吊橋在禪光寺旁,屬於長春祠步道的一段。長春祠步道長約2公里,從中橫公路入口進入,依序經過長春祠、太魯閣樓、鐘樓,站上鐘樓迴廊俯瞰,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少見的寬闊、平緩河道,再拐個大彎,立霧溪谷又變為狹窄的峽谷;再沿著之字形階梯而下,就會走上吊橋,抵達禪光寺。
禪光寺旁、長春祠步道的吊橋,也值得一遊。 圖/林茂耀提供
海拔再高一些的中橫公路旁的岳王亭,也有一條吊橋,原本通往研海林道,林道目前雖未開放,但光是站在吊橋上,東邊看向慈母橋,西邊就是綠水合流,溪谷景色也夠讓人留連忘返了。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岳王亭吊橋。 圖/林茂耀提供
如何去
若是自駕,由北部出發,沿國道5號接蘇花改一路向南,通過花蓮崇德段,就抵達太魯閣國家公園,沿途都有指標;由南向北則是沿台9線就可抵達,距花蓮市區約50分鐘車程。
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搭火車可在花蓮火車站或新城火車站下車,以新城站較近,但花蓮站車班班次較多,兩站都有「台灣好行」公車可到太魯閣,花蓮站發車時間從上午8時30分至下午3時10分,每天7班。
吃什麼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在天祥有餐廳、小吃店等,另在入園區前的閣口附近,也有不少用餐地點,像是藍藍餐廳、主打太魯閣族無菜單風味料理的「達基力部落屋」等,都可品嘗。
資料來源:udn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