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就一條古道而言,竿蓁坑古道不長,卻是保留歲月、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一條不折不扣的經典古道。
竿蓁坑古道入口約位於北43鄉道5K處,今日騎機車由汐平公路 往平溪接106公路往十分方向,至白鷹橋右轉紫東產道(北43鄉道0K),於東勢格派出所 叉路右轉直行約2.5K(往紫雲宮方向),步道口位於北43鄉道右側,有一「張福宮」土地公廟。
兩隻台灣藍鵲(俗稱長尾山娘)停在木製門形架上的入口造型,橫樑上有「竿蓁坑古道」牌匾,清楚的路標往「長亨橋」470公尺。
此處地上有一座鑛務課基石,編號178,海拔300公尺。
步道口進入,走一小段小石階下來即是橫向步道,先取右參觀一座古橋,約2分鐘可抵。
此座古橋現已管制通行,主管機關以網狀繩索禁止遊客進入,因過橋之後通往東勢格的古道,幾已隱沒在竹林之中。
原路折回,改往左行,古道兩旁都已經過清理,路寬而平緩,景美而迷人,潺潺溪水復鳥鳴聲,不禁讓人一見鍾情!
位於平溪區的竿蓁坑古道是百年前的重要交通要道,沿途有長亨橋、古碑、老土地公廟及老榕樹,為古道之特色所在。
古道由於偏離公路,未遭破壞,保有先民拓墾遺址,古道輕鬆行,引人發思古幽情。
那斑駁青綠亂石鋪陳在古道之上,更添歲月在古道上留下的痕跡,這條綠蔭清幽而寬闊的古道,雖然很短,卻還設了枕木長凳,希望遊客停下腳步歇息一下,再細細品味一下古道風華。
步道上沿途發現有一種像是薄荷草的小花,乳白色並列散生的小花,點綴在步道途中迎花搖曳,她在陽光下回眸,我笑逐顏開。
陽光穿透林稍灑落步道上,接近老雀榕前有左叉路往上接北43鄉道,我眼拙沒看到石田部長紀念碑遺址,徒留婉惜遺憾。
據《平溪鄉誌》記載:「石田部長紀念碑:日本警視廳巡查部長石田竹三郎,光緒25年(西元1899年)因民亂戰死。
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日本警視廳巡查渡邊源作於芊蓁坑設立。」
再往前步道經過一株老雀榕,老幹新枝,生生不息,在古道上至少已歷經一甲子的歲月,老當益壯的身影展現強勁生命力。
經過老雀榕之後,古道小徑直行從竹林旁經過,叉路右下往菜園、綠竹林,過一水泥橋跨越竿蓁坑溪至梯田,老伯向我道:往前嘸路阿拉~~
於是我又折回古道直行,枕木階往上一小段,經桂竹林旁續往前,步道旁有野薑花,聽到溪水聲也愈來愈近。
位於長亨橋頭步道的左側邊坡,有修橋捐款古碑,雖然文字已經模糊難辨,更是昔日鄉民捐款修橋的歷史見證。
長亨橋是竿蓁坑古道最經典的遺跡,以長條石板鋪設的橋面,還有僅存殘缺的護欄,些許雜草與青苔,更是印證歲月滄桑。
不必擔心過橋安全之虞,切莫得意忘形小心安全,長亨橋歷經歲月洗禮堅固如斯,已列入國家文化重要遺跡紀錄。
經長亨橋之後,一小段小石階上來有梯田茶園風光,位於山谷之中,空氣中隱約聞到一股清新的茶香味道。
茶,可生津止渴,可鎮定清神,從長福宮起,經長亨橋、迄茶園,竿蓁坑古道就像老朋友說故事一般,走起來津津有味。
續從長亨橋原路回味往返,經古道老雀榕回長福宮,竿蓁坑古道去回一趟行程時間不到35分鐘,卻是覺得很棒。
鳥毛曰: 美女、美食、美景皆吾人嗜好也,惟美女難得、代價甚大;美食雖佳,健康要顧;獨美景沒有負擔,可以個人隨興取捨。
悠悠古道行,抬頭仰望漫天初春楓葉婆娑,此刻,祇有風, 徐徐的吹...
日期:103.3.15 天氣:晴 地點:平溪區竿蓁坑古道 時間/里程:35分鐘/1公里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