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苗栗站往東望去的無際寬廣綠野,除了後龍豐富里,還有位居頭屋西北的外獅潭社區,蒼鬱山林旁伴著後龍圳潺潺流經的稻田風光,北勢溪自行車道貫穿其中,苗栗不只獅潭鄉,還有個獅潭村 !! 好個悠閒靜謐的客家鄉村聚落,是放鬆心靈的好去處~~
旅行日期:2019.10.26
每次搭火車經過高鐵苗栗站附近,遙望東方那油綠無盡的茂然稻田景觀,就想說如果可以去那裡騎單車的話,應該挺好玩的,查了一下地圖,這一帶最適合的腳踏車出租地點是在苗栗市的Ubike,雖然兩地之間隔了一條後龍溪,而距離超過3公里,但是沒魚蝦也好,至少能找到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已是萬分感謝啦 ^_^
依方位來看,那裡應該是獅潭村的地盤,位處頭屋鄉西北邊陲,與鄉內其它各村相比,平原面積較多,據說乾隆初年就有漢人前來開墾,東南方的東興庄因位處後龍溪與老田寮溪交處,擁有水利之便,是村中最早開發的地方,因為村內有山頭似獅,又有深潭,故名獅潭,為了與苗栗獅潭區別,又稱外獅潭,東邊的北坑村以前也是屬是外獅潭的範圍~~
以前只知苗栗山區有個獅潭鄉,沒想到頭屋也有個獅潭村,光是這個同名之誼,無論如何都應該親自走一遭,接者再騎去高鐵苗栗站的北勢溪親水廊道晃晃,還能順訪英才書院,最後再走新港大橋回苗栗市區,應該會是很輕鬆的一日遊~~
先去苗栗火車站前方的Ubike借車,再沿著中華路往北騎,過了北勢大橋後,開始找路往東走,不一會兒就來到念茲在茲的綠野稻田,在某個轉角看到這面牆,好大的豐富二字,居然來到了後龍鎮豐富里.....還沒到頭屋鄉呀 !!
原來這塊包含二張犁及大埔園在內的廣大土地,都屬於豐富里,記得以前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是因為豐富火車站,不過那裡舊名北勢,後來是因為當地農穫產量在後龍排名第一,象徵豐收富足,故取其中二字做為里名~~
二張犁到大埔園一帶田野縱橫、稻作欣欣向榮,很悠哉的農村景觀..........所以之前在火車上看到的阡陌風光,其實是豐富里吧~~
這段鄉間小徑倒是很有天堂路的fu,可惜太短,騎沒幾下就逛完 +_+
石母信仰是極具客家特色的文化資產,看到類似廟宇大概就能猜到來到了客家聚落囉~~
外獅潭石母祠雖然位於苗126縣道旁,卻是背向馬路,依其地勢來看,卻是是背山面河,上次在三灣遇到的石母祠也是這種座向,不知是單純巧合還是另有深意 ??
祠前水道據說是後龍圳,其是外獅潭與二張犁的重要灌溉水源,當然也少不了為了汲水需求而設立水車,由於為數眾多的水車景觀使得外獅潭擁有水車故鄉的稱號,不過現在僅剩頭屋與後龍交會處的126縣道還保公園還保留一座舊時水車遺跡,其實石母祠附近圳道也有曾存在一座觀賞用水車,還將週遭打造成親水公園,有意要讓此地成為水車村,但現在卻是啥都看不到 ? 來太晚,不論以前這裡曾出現什麼,都被歷史洪流收回去啦 >_<
一望無際的油綠稻田,放眼四週盡成綠的大地風光,隨風搖曳的海波稻浪更是美不勝收的平原風光,若說獅潭村是頭屋鄉的穀倉,看了這幅如畫景致,不由得信上三分,當稻穗轉黃時分想必會是更加絕美的景致,潺潺流過的後龍圳是背後一大功臣,就算沒有水車加持,依然是很讚的鄉村風情畫 ^_^
苗栗縣三縱六橫自行車道居然也經過這裡,此地屬於六橫之一的古風農情自行車道,連接明德水庫與外埔漁港,幾乎將苗126縣道全包了,今天騎乘的路線僅是其中一小段,大概就是外獅潭到高鐵苗栗站一帶,確實是有著純樸鄉情的田野風姿,很符合古風農情的主題~~
p.s 那個外獅潭社區中間怎麼多了一個"車"字......寫錯了吧 3_3
苗126縣道是獅潭村最主要的交通道路,兩側景致風光明媚,古厝老屋座落田間,遠處平緩丘陵連綿不絕,樹葉翠綠的台灣欒樹就算花期已過仍是燦然恬靜,就算是大馬路也是極為幽然靜謐,真想就這樣一直騎下去,這一帶應位於上陳屋聚落附近,據說若往東南方向前去,可以到達老田寮溪、龍頸潭、頭屋市區........有點遠,所以就算有些依依不捨,還是就此打住,來去獅潭村西邊趴趴走吧~~
五聖宮鄰近下陳屋聚落,應是獅潭村最大廟宇,還沒到達山門,遠遠就能瞥見它的身影,似乎是外獅潭信仰中心,原是當地陳姓居民從大陸帶來關公神牌祭祀,後又增祀孚佑帝君、文昌帝君、太上老君、至聖先師,屬於鸞堂信仰,原名警覺堂,1947年更名五聖宮,1957年將廟宇遷至更靠山邊的畚箕窩,聽說後山有個三窪坑步道,是村內小有名氣的健行路線,今日單純享受騎單車的樂趣,就不去爬山啦 ^^
五聖宮山門牌坊旁有處寫有益灌龍頭的圳道,一旁小路就是外獅潭社區營造最用心也是最菁華的地段,首先穿越田邊小路來到位於山麓的大樟樹,樹旁有間伯公廟,應該就是塘仔窩伯公,若非有地圖指引,在這麼遠的地方向那裡望去,根本就不會曉得那裡有什麼東東~~
溝渠水流淙淙流過,長滿雜草的綠地間有座被遺忘的古厝,還有一棵林葉茂然的百年樟樹,搭配主角---塘仔窩百年伯公,不在話下的深沉靜謐,忍不住坐在廟旁椅子上發呆,超悠閒的呀~~
因為伯公廟緊鄰大樟樹,參考其地方的命名習慣,稱它為樟樹伯公似乎也OK ?
廟中神像直接刻字在石上,算是石板伯公,門前楹聯為"伯子以時出、公侯合伴來",五等爵位中就出現了四種,應是期盼後代子孫能夠加官晉爵的吉祥話,因為是伯公廟,所以廟後帶有化胎,加上前方明堂有玉帶水環繞,東西兩側有大樹也有小草,雖是小廟,風水倒是挺講究的,不僅是身為百年伯公的歷史傳承,它的建築格局與客家文化的關聯,值得細細品嚐~~
居高臨下的絕佳地勢,景致怡人的稻野風情,原以為是隱身山林田邊的小廟,竟有如此優的超棒視野,安居在此的伯公,仿若用它溫暖和煦的目光,守護村里人民的平安,來此參拜神明還能順便欣賞風景,真是一舉數得呀~~
回到圳道旁小路,往北走遇到第一個路口左轉,右邊就是社區活動中心,最讓人意外的是居然會巧遇落羽松,而且數量還不少,這次來訪的季節是剛好它要綠轉紅的時刻,真沒想到在這純樸農村,也有與它相見的一日,不期然的相遇,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這間黑瓦白牆的一條龍傳統房舍,從正身上的東海堂號來看,屋主應該姓徐,經過整修後,包含一旁的豬舍在內,整體環境相當潔淨,有在注意環境整理,偶然漫步庭院間,倒也十分悠哉~~
據說這裡原本是獅潭村社區活動中心,但因地方太小,已換到東興庄那裡另起爐灶囉~~~
除了老水井、還有石桌椅,一旁則是與週圍環境相當協調存在的落羽松林,等它全部翻紅,應是不可多得的綺麗美景~~
攀藤瓜棚吊絲瓜,蓮池水塘見荷葉,非常活潑又富含詩意的農村家常風情,還有簡易步道可以下去散步,獅潭村的社區營造真是相當用心呀~~
明明今日的獅潭村昆蟲蝴蝶滿天飛,卻只拍到一隻善變蜻蜓,殘念 >_<
如果不是偶然來到這個地方,完全不會發現苗栗不只有獅潭鄉,還有獅潭村,今次又增長了不少見聞呢~~
獅潭村居民多大多是客家人,而且以陳姓居多,所建聚落依抵達順序而有下陳屋、上陳屋之分,所以才會在路邊發現這幅客家諺語列表,照理說應要用當地居民最常用的四縣腔調來唸,但對我而言沒差.......又不會說客語,想那麼多幹嘛 !! 但就算不用客語,看了也不會唸 ^0^
沿著苗126縣往東走,來到一處彎道,看到右邊有間富蘭商店(看到的當下頗感動,逛了老半天,終於找到補給的好所在 ^_^),轉個彎就是豐獅橋,再過去就是後龍鎮豐富里,所以代表已經快要離開獅潭村,要結束令人懷念的外獅潭單車之旅啦~~
現在才發現外獅潭自行車道路線長啥樣 ? 原來它的正式名稱是北勢溪自行車道,早上從豐富里二張犁騎到石母祠的路線大致與圖中相同,至於北段部份......還特地繞道獅頭橋騎回百年伯公,這段路臨近山坡地,亦能居高眺望獅潭村田園景致,全線雖是與汽機車共用的單車道,但往來車輛甚少,可以盡情奔馳,兼且可以完整繞一圈,雖是無人知曉得冷僻路線,卻能悠然沉浸在怡然自得的農村田園之旅,CP值不低呀~~
這塊解說牌背後的外獅潭公園,位在豐獅橋旁,擁有一座退役的水車,是此地曾是水車故鄉的唯一見證,只是它藏得真好,沒仔細看的話根本不會發現 +_+
再度來到後龍鎮,路過校椅里,有點特別的地名,據說是因週遭地形似椅,雅稱金交椅,後轉化成校椅,但它以前的地名直到日治末期都是叫做校寄埧,又稱校椅霸,此地部份區域曾是後龍五社之一的新港社活動範圍,則在則是漢人為主的閩粵混居聚落~~
金交椅也能變里名,來自台灣的故事總是永遠不會讓人厭倦 ^ ^
以前只知道後龍溪,現在才曉得還有一條北勢溪,相傳恰巧與苗栗市境內的南勢溪相呼應,原來南勢之名不只是只有南勢車站而已,今天真的是學到不少東西呀~~~
前方那棟建築即是高鐵苗栗站,這麼快就到了,一直想找個機會到那兒騎腳踏車,趁著Ubike在手,趕緊過去繞繞先~~
直到今日之前,完全不知道外獅潭社區的存在,不只是綠野平疇的稻香農村,也是有許多鄉野故事與當地特色景觀,若是加強水圳與水車間的意象展現,會更加吸引人,結果這次的獅潭村趴趴走,只找到一個外型迷你的小水車,有些可惜,但能在稻穗似浪搖曳的季節到此一遊,漫步農家小徑,欣賞稻野風光,雖是僻靜景點,也是很有fu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