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稿 于立平
攝影 張光宗
剪輯 陳慶鍾
拍攝過一些螃蟹的專題,但是卻第一次將焦點鎖定在淡水蟹,想起以前去小溪裡玩,只要看到蝦子、小魚、螃蟹,總會開心的不得了,而今這種平凡的快樂卻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在彰化的清水岩,我看到了小時候的景象,小溪潺潺、蝦蟹悠游,或許太多人渴求親近自然、回憶過往,於是每到假日,大批的遊客湧進小溪,拿著漁網開始捉生物,也讓黃綠澤蟹面臨一場浩劫。
在溪流中、山澗旁,偶爾會與一種生物巧遇,有時一瞬間,牠們就快速的躲入石縫、洞穴裡,不過那怕是短暫的現身,總讓人增添幾分的驚喜,曾經牠們是許多人兒時的記憶,而今在台灣各地,卻是愈來愈難見到牠們的身影。
泉水是上天賜予萬物最好的禮物,在彰化的清水岩,有一處源自於八卦山脈的名泉,數百年來居民的生活都依賴這天然甘泉,在當地也流傳著許多關於泉水的故事。
據說嘉慶君為了感念甘露泉救命,就在清水岩的岩字上多加上一個點,在日據時代彰化清水岩的甘露泉、台北陽明山的長壽泉以及台東知本的美人泉,被列為台灣的三大名泉,由於甘露泉的水質清澈、泉水甘甜,至今仍吸引許多民眾從外地來到這裡取水。
水涵養萬物,在這裡許多生物都依賴泉水而生活,像澤蟹就是其中之一,跟著張宏之走進小溪,開始尋找澤蟹的身影;在台灣許多的河川都已經水泥化,這條清水溪,兩旁植物茂密、溪底石頭遍佈,宛如清麗的佳人,保有最質樸的純真,彎下腰仔細觀察,清澈的水面下,黃綠澤蟹慢慢的現身了。
目前台灣的澤蟹大約有三十多種,而黃綠澤蟹可說是台灣地區分佈最廣的淡水蟹,以前曾是生物老師的張宏之,回憶起早期清水溪的澤蟹盛況,臉上滿是驚嘆。
澤蟹可愛的身影 不只在溪流中現身,在張宏之的帶領下,我們走進十八彎古道開始探訪澤蟹的家,其實黃綠澤蟹最喜歡棲息在山溝旁的泥土洞穴中,洞穴深度可能有五十公分以上,隱密的草叢是牠們的掩蔽帳,我們看到黃綠澤蟹緩緩的從洞穴中探出頭來,謹慎的觀察四周的動靜,一有聲響馬上躲進洞穴中。
由於白天的干擾多,氣溫也比較高,因此淡水蟹大部分都躲在石頭下或洞穴裡夜晚才是牠們出來活動的時間。
這裡是台中的草湖溪,天黑之後,許多生物開始蠢蠢欲動,拿起探照燈靜宜大學生態系的劉烘昌老師,開始在溪裡找螃蟹,草湖溪是劉烘昌的第一個研究樣區,十幾年前還是研究生的劉烘昌,來到草湖溪準備進行魚類的研究,沒想到卻陰錯陽差的踏入螃蟹的世界。
螃蟹家族在一億多年前就存在地球上了,大部分的螃蟹都與大海脫離不了關係,不過仍有少數的種類,是生活在溪流或湖泊,牠們被稱為溪蟹或淡水蟹,而淡水蟹與海生的螃蟹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牠們是採取直接發育的繁殖策略。
拉氏清溪蟹是台灣的特有種螃蟹,也是帶領劉烘昌踏入研究領域的第一種淡水蟹,每年的九到十二月是拉氏清溪蟹交配的季節,雄蟹會將精子送進母蟹的儲精囊內,到了明年六月母蟹進入排卵期,再供給母蟹使用。
七八月時,抱卵的母蟹為了躲避洪水的危害,會往溪流兩旁的山坡遷移,到了秋天,卵快孵化成幼蟹,母蟹就會重新回到溪邊,因此在九月中至十月中,劉烘昌很容易在草湖溪邊看到一大群抱子的母蟹,曾經最高紀錄一個晚上超過五十隻,而今天是幾乎沒有發現,以前劉烘昌在草湖溪進行調查時,走一步就能捉到一隻螃蟹,而今走五十步也看不到一隻。
劉烘昌很早就注意到,拉氏清溪蟹的族群量有慢慢在減少,只是沒想到才幾年的光景,變化就如此的大,尤其河床上不斷的興建臨時道路,導致人潮與車輛由下游往上游入侵,更令人無奈的是許多不必要的工程,持續在溪流中進行也成為扼殺生態最大的殺手。
然而草湖溪,只是台灣大多數河川的縮影,像是清水岩旁的清水溪也逃不過這樣的命運,在小溪中戲水捉魚,曾經是許多人童年的回憶,而今平凡的快樂,卻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或許太多人渴求親近自然、回憶過往,於是每到假日,遊客湧進小溪,拿著漁網開始捉生物,也讓黃綠澤蟹面臨一場浩劫。
百年來,甘露泉源源不絕的自八卦山脈傾流而下,萬物仰賴這清澈的泉水而生,對於從小在這裡長大的張宏之來說,澤蟹是童年的記憶,他不想讓記憶在溪流中消逝。
秋天風起,清水溪畔透露著幾分涼意,這時正是螃蟹繁衍後代最重要的季節,當明年秋風再起,除了潺潺的溪水,是否還能看見螃蟹,在溪流中延續生命的歌頌。
本文轉載自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