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錄《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VII產業留下的腳印
一九八○年代茶產業的變化,讓山坡上的茶園漸漸從大屯山區消失,人文景觀的腳印, 也慢慢在歷史中淡去。一九九○年代的研究者,例如,擎天崗一帶有石腳仔、花條寮、大厝地有金生寮(約今士林區菁山里);湖底有水車寮、後山有鹽館寮等(約今北投區湖田里)。據說,過去也有俗諺提及:「要吃就去花條寮,要嬈就去石角寮」,形容不同茶寮的活動特色。這些口傳記憶與舊跡的記錄,不難讓人想像茶農苦中作樂的日常生活。儘管今日許多記憶與舊跡多已難尋, 我們仍可以從稜線上的茶樹、蜿蜒的道路與建築遺構的細微觀察,認識昔日大屯山區的茶產業景觀。
(一)茶樹與茶園的延續
茶樹與一般林木的經濟價值不同,並不是茶樹在原地生長越久,經濟價值越高,而是透過重新栽植、培育,才有助於茶葉的生長品質,所以,我們現在能見到的老茶樹,不少都是透過壓條或扦插等方式,重新栽種後的延續。
茶產業在一九八○年代漸漸式微後,大屯山區的茶樹多已移除,有些山坡改為其他作物的栽植,有些則回復成自然植被的樣貌,頂多僅剩人為開發痕跡的梯田景觀。不過,也有些茶樹並未被移除,仍然繼續生長於大屯山區,我們在今日的古道(步道)旁,或者山丘稜線上偶而還能見到幾株老茶樹,昂然挺立於山林之間。例如,萬里地區的富士坪古道上,還有過往「大尖茶業組合」留下的茶樹;面天古道一帶,也有廢棄茶園留下的茶樹。
▲圖片說明:今日大屯山區許多步道兩旁,仍有過往的老茶樹留存於山坡上,這些老茶樹大多隱匿於樹叢間,稍加留意便能找到蹤跡。 |
不僅如此,我們在探訪過程中,也得知臺北市士林區的平等里,以及新北市三芝區的圓山里、石門區的草里里,還有茶農持續照料著昔日的茶樹,這些茶樹都與當地的歷史記憶有關。
平等里過去的地名為坪頂,十九世紀初期曾修築水圳(今尾侖圳),而修圳的農人在契約中曾提及:「圳主分得貳段,抽出崁下茶園連山壹小段埔。」顯示當地種茶時間甚早。平等里的茶評價甚高,早在日治時期的報紙記錄與統計資料中,都可見到當地茶價高於其他地區的記錄。當地「內寮出山茶」的俗諺,亦是描述居民對於茶葉品質的自信。
時至今日,過去號稱「一擔千金」的內寮茶葉,仍藏在平菁街尾的山林間,當地的朱清楠先生即曾帶我們拜訪先人留存下來的老茶樹與茶園。
三芝區圓山里一帶,也有同樣的歷史故事。三芝區是大屯山區最早開發的茶產區,最早便有茶農先於巴拉卡一帶種植茶樹,做出成績後,大屯溪、八連溪等溪流的上游,也都開始種植茶樹,並往山坡下延伸,形成大屯山區最廣大的茶園。圓山里一帶,還找得到舊時的老茶樹。在福惠宮旁的樹叢中,其實便藏著約有百年之久的老茶樹。
根據已故的胡火煉先生所述,圓山頂一帶過往都是茶園,他自己也持續耕作先人留下的老茶樹與茶園。
今日作為生命紀念園區的「北海福座」旁,有座懷恩亭,懷恩亭旁有棵老相思樹,樹下就是以前他們交茶葉給茶販的集散地,那個地方也是茶農們共同的回憶。
同屬大屯山區範圍的新北市淡水區草里里, 亦留有當地居民早期移植而來的老茶樹。我們訪得「一良茶屋」的謝宜良先生,便指出住家對面山坡的茶園雖已廢棄,但還有老茶樹仍生長在山坡上。
「雲頂製茶」的謝尛女士(謝媽媽)向我們提及,幼年時祖母曾向她提及祖先自福建原鄉帶來茶種,這些老茶種長成的茶樹目前雖已移除,但她將老茶樹利用壓條的方式,於茶園中繁殖成更多的茶樹。
「箴品茶研」的李宗烈先生,也向我們提及他利用先人留存的茶樹,重新恢復茶園的生產。石門地區的口述歷史,說明今日當地的茶園,仍與往昔的老茶樹有所連結。
二○一九年時,在行政院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副場長邱垂豐博士的團隊協助下,我們將臺北市士林區平等里、新北市三芝區圓山里的茶樹送交茶改場以SSR分子鑑定技術檢測。經過檢測後,可以發現這兩處約莫百年的老茶樹,均是以茶籽方式進行繁殖,茶種與福建安溪的「奇蘭種」有關,係混種而成。這一方面顯見大屯山區的茶產業發展,實受到中國福建安溪的影響,另一方面,茶樹品種的多源性,也顯見大屯山區茶農保有十九世紀以來混種的栽培模式。
書籍資料
書名: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作者:陳志豪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09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