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 1830-1990》這本書的出版,是一個重要的里程。它是由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主動發起探問、更深入認識園區所在土地歷史,委託歷史學者陳志豪帶領研究團隊進行研究,梳理出兩百年來陽明山區茶產業發展史,再由陳志豪改寫學術研究成果,由衛城出版編輯為一本面向大眾的書籍。陽明山國家公園是屬於大眾的場域,而這本書作為「公共史學」書籍出版,也是為了將這個地方的歷史帶給大眾。期待這段歷史的發掘,能讓讀者在旅行陽明山時得到更深刻豐富的體驗。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因進行大屯山區的人文歷史調查,從居住在園區內的耆老口中聽到,他們對當地的回憶是山上滿是茶園,日常生活即是種茶、採茶、製茶。陽管處也很早就注意到,園區內有些廢棄的石屋,石砌駁坎,以及雜樹林中生長的茶樹,可能是茶產業留下的遺跡。為了解這段歷史,從2018年起委託進行為期兩年的調查研究。
師大臺史所助理教授陳志豪接下陽管處委託的研究任務。陳志豪老師原本便研究清代台灣歷史地理,特別是淺山丘陵的歷史變遷。他帶領師大臺史所研究所團隊,爬梳了清代、日治時期、戰後的檔案資料,進行田野調查與耆老口訪,在訪問中提到之前在採茶時會互唱褒歌,研究生林品中便從調查研究中得到靈感,以臺語創作寫出一首歌----〈想.茶〉,並將褒歌融入歌曲當中。
根據陳志豪老師的研究調查,陽明山的「茶」,因鄰近淡水港的地利之便,產自陽明山的茶曾外銷至歐美各國。戰後,臺茶繼續蓬勃發展,1970年代是大屯山區製茶場林立的蓬勃時期,到了80年代尾聲,陽明山茶才逐漸走下舞台。現今陽明山國家公園第二苗圃內,還留有一小塊舊時茶園,這裡的茶樹經鑑定為「小葉種青心烏龍」,由茶改場邱垂豐副場長命名為「草山紅」,邱副場長說,因為日治時期的台灣茶以紅茶為主,故因此命名。
衛城出版參與《草山紅》的出版計畫,則是要協助陳志豪老師將研究成果轉化為面向大眾的書籍,使這段歷史能進入大眾視野,豐富大眾對陽明山區的認識。因此,書中不但收錄文獻、史料、舊照片、統計圖表,更製作多幅地圖,也進行了現址的拍攝,以便對照古今。希望讀者在讀完這本書後,能帶著從書中讀到的歷史知識,去尋訪書中提到的茶產業遺跡,在大自然中看到歷史景深。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也是臺灣史研究方法的展示。作者陳志豪基於他對公眾史學的觀點,所選擇的寫作策略,使這本書雖然面向大眾,卻不刻意趣味化、不追求「有梗」,而是將歷史研究思考過程抽絲剝繭地演示出來。陳志豪將這本書比喻為「慢節奏的歷史推理」。
以下為書中一些精彩摘要:
- 史料:清代的方志、契約、族譜、照片、海關資料;日治時期的公文檔案、調查報告、統計書、街庄志;戰後的經濟檔案、報紙、茶葉調查、統計資料、鄉鎮志等。
- 分析:清代契約內容與茶園專業化的分析;近代地圖繪製的地權與茶產業;移民與產業的發展關係,產業與宗教、社會的連結;從清領、日治到戰後,國家、社會、展業發展的互動關係。
- 解讀:大屯山區最早開始種茶的地方是「巴拉卡」一帶。1870年美國商人拍下的照片,大屯山已滿是茶園。解讀圖像資料中的陽明山區茶產業。
- 解謎:例如1904年由日本政府完成的《臺灣堡圖》中,大屯山區為什麼沒有茶園?從哪些史料可以佐證,真實狀況是確有茶園,而《臺灣堡圖》又基於甚麼理由將茶園隱去?
- 轉型:日治時期,總督府介入茶業生產,推動「茶葉獎勵計畫」,大屯山區出現多個茶業公司,添購機器,參與技術研習,並投入生產紅茶。
- 兩百年不同政權更替,在各個階段對茶產業產生深遠影響。19世紀清帝國開港通商,日治時期輔導茶農設備升級和學習製茶技術,戰後臺茶拓展北非、日本綠茶市場,都影響陽明山茶產業。
- 小農活力:陽明山區的茶農多為小農,日治時代已在各地自組的茶葉公司展現活力,戰後更能靈活因應國際市場需求,隨外銷訂單迅速切換產品。
- 走下歷史舞台:1970年代中期起,北台灣工商業發展,農村人力不足,茶產業面臨缺工影響而式微。之後更因中南部高山茶興起,茶園遂從陽明山區消失。
- 拉頁地圖:書中提到與茶有關的地址、遺跡,呈現在彩繪地圖中,讓讀者可以按圖索驥去尋訪,連結書中知識與實際旅行體驗。
◎《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衛城出版。
書名: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作者:陳志豪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09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