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與海洋的對話
貓鼻頭公園為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分界點,此處有典型的海岸侵蝕地形,因為位在迎風面的岬角上,所以海蝕作用旺盛,是遊客蒞臨墾丁國家公園觀賞崩崖、礁柱、海蝕溝、壺穴等海蝕地形極佳的自然地理教室,亦是遠眺大尖石山的絕佳地點。
為了讓入園遊客在觀賞大自然美景時,可以有駐足休憩及遮陰的地方,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墾管處)特地邀請恆春在地的藝術家楊宗熏老師,以素有生態殺手之稱的外來樹種「銀合歡」為主要材料,搭配恆春西台地的紅土,塑造出以「貓與海洋對話」為主題的作品,既是地景藝術,貓鼻頭公園新地標,也是民眾休憩賞景的涼亭。
就地取材,外來種再利用
楊宗熏老師研究砍除銀合歡再利用已多年,並致力推廣銀合歡手工創作傢俱、文創產品等,在2019年屏東燈會時,以2,800個啤酒瓶結合銀合歡木料,創造出「恆春風巢」作品而聞名,作品甚至受邀至丹麥展出。
墾管處此次邀請楊老師在貓鼻頭公園,以貓的意象為創作主題,利用恆春半島砍除的銀合歡枝條,經過多道防蟲與防腐處理後,拼織出作品的內層結構,再以摻合後的紅土覆蓋作品外層,形塑出貓的外形,貓身內部也以銀合歡與紅土做出可供遊客乘涼歇腳之長椅。整個施作過程並考量對當地生態環境衝擊最小的方式進行,避免任何不必要的開挖整地,從砍除銀合歡取材加工處理到完工,大約歷時2個半月的時間。
駐足停歇,慢慢感受美景
作品完成後,討喜的貓咪造型吸引了許多入園遊客的目光,紛紛與該作品拍照。墾管處表示,即日起到貓鼻頭公園與該作品拍照打卡並上傳臉書或IG,就可以獲得特色口罩1份(2片),數量有限,送完為止。現在起,遊客到訪貓鼻頭除了可眺望蹲踞在海岸岬角的貓岩,也可以坐在貓咪造型的涼亭內,欣賞海景,聆聽海浪聲所帶來的感動!
資料來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