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前的西拉雅族族人,在台江一帶划著獨木舟,愜意地生活在蘆葦搖曳的內海、梅花鹿奔跑的平原上;他們抬起頭,便能看見玉山山頂的殘雪,如此光景,正是現今山海圳最初的距離。
先民的視野,就是步道的起點
目前為大凡整合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主持人,也是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資深步道講師的李嘉智先生,延續著淡蘭古道及樟之細路的熱忱與經驗,持續於區域文史和在地創生領域深耕。因著國家綠道推動計畫,2017 年大凡整合規劃設計團隊持續與千里步道協會合作,老師率領著團隊在台江山海圳綠道(47公里)基礎下,研究踏查發展出現今的山海圳國家綠道(177公里)。
「起初,先有了台江山海圳綠道的基本路線,再去勘查路線的源頭;線索可能是從登山老前輩的研究史籍,或是文獻記載考究。」鄒族是十分特別的一族,很早就與外來民族接觸,並保持良好的關係;鄒族的步道系統亦是相當完善的路網,據楊南郡老師所撰寫的「阿里山鄒族步道系統人文史蹟調查報告」中所述,西元 1647 年,鄒族各社已會派代表至臺南新港社參加荷蘭人召開的地方會議,並與荷蘭人結盟。南鄒族人常走阿里山至臺南路線,而北鄒族人則是走阿里山至嘉義路線,下山途中也有不少西拉雅族部落分布,最後才至漢人村落。
西元 1900 年森丑之助所編的《台灣蕃地探險日記》提及,當時日本帝國大學的調查人員鳥居龍藏再森丑之助的陪伴下,開始了阿里山的調查行動。沿途經由鄒族響導帶領從特富野社朝東,沿著傳統獵路進發;中途臨時起意找了東埔社布農嚮導,帶領他們沿著玉山前鋒、西峰再上主峰,完成了從西邊首登玉山主峰的創舉。而這段線經鹿林山-麟趾山-塔塔加,上到排雲山莊再到玉山的這條路線,成為今日的山海圳國家綠道。
研究團隊考究相當多的古籍,也從中了解台江內海的演替,透過文獻記錄還原地理場景,很難想像,麻豆、佳里一帶在 17、18 世紀前曾是一片汪洋,經過西元 1823~1911 年曾文溪的四次遷移,才造就現在的四草大橋、台江國家公園等景觀,這也成為大圳之路的起始點。
山海圳研究團隊的由大凡整合規劃設計公司與千里古道協會主持,若要回溯鄒族遷移變化,則可以請教兩位台灣原住民及古道專家楊南郡和徐如林老師;已故學者楊南郡曾受過日本教育,熟稔日文、研讀許多日治時期的典籍;而徐如林老師延續著先生對於歷史的專業與熱愛,時常與研究團隊上山,參酌實地考究與書籍記載。豐富的組成也讓山海圳承載了上下數百年的歷史、人文、生態等資源。
原初的規劃,起始於「人」
李嘉智老師分享到,山海圳起初是以多元運具(多種交通工具)的概念來規劃,「原本我們的理想是從台江國家公園要划獨木舟越過水域,來到 0K 之處後再走路到朝皇宮」,但最終因為受限於政府法令而有了現今的路線。由於台江出海口與烏山頭都不能划獨木舟,因此全線唯一的水陸路段只有曾文水庫的船程;然而團隊在調查時,除了步行以外,也曾經以腳踏車、摩托車、開車、坐船、坐竹筏等方式來回這條路線。
研究少不了田野調查,曾經訪問的烏山頭周邊居民說,以前的在地學童需要搭船至碼頭,再從碼頭搭公車到六甲唸書;也訪問了匏仔寮、大丘園附近老人家,以前道路(南 174)沒有的時候,外出都需要搭船或竹筏進出。如此可見「多元運具」規劃不僅讓旅行者有更多選擇,也發揮了地方特性,更是濃縮了在地居民民生、經濟、通勤的生活縮影。
感受四大路線,便會找到答案
為何將山海圳分為內海、大圳、原鄉、聖山之路?李嘉智老師說到:「當你到達此地,用眼觀看地景風貌、用心感受當地居民,便會找到答案。」
內海之路:廟宇守護、一路延水路而上
台江內海位於「三間一小廟五間一大廟」的台南,轉個彎便能看見公廟;山海圳起初是由吳茂成執行長以守護溪水、守護村莊為初衷規劃,從起點的「朝皇宮」接著「保安宮」,再沿著嘉南大圳南幹線行走,便會抵達「茄拔天后宮」。
朝皇宮又稱「海尾寮」,因地處海邊而得名;保安宮又名「溪頂寮」,溪頂寮位於鹽水溪北岸,因地勢高地落差,在此開墾的人有種餵魚「溪頂」的感覺,因此得名。從名稱來看便可發現,這一路都是沿水路而上!
大圳之路:市定古蹟相伴,走入歷史典籍再見八田與一
大圳之路的特別之處在於,可藉由現場環境或歷史文物來推演此地的特色,當你前往大圳之路,可以明顯地感受到曾文溪改道的地理風景;嘉南大圳上有多個列為市定古蹟的渡槽,所謂渡槽,就是將渠道水流跨越溪谷、河渠等地形的輸送道,其中,曾文溪渡槽在當時就是將烏山頭引來的水往南、北分流至台南以及嘉義、雲林。李嘉智老師更建議,「烏山頭鄰近村落(匏仔寮、大丘園、馬斗欄…)相當美,建議大家在這裡可以留個兩三天」。
漫步在這段路上可以體悟到西拉雅族文化的美,如秋天祭典、謝天、平安宴。當水從曾文溪引到東西口,西口再把水引到烏山頭水庫,中間會經過一個叫「天井」的引水口;鄰近的「西口小瑞士」風景區則是 60 年代很知名的露營勝地。步道越過烏山嶺水利古道,再往曾文水庫過壩頂之後,正式進入嘉義範圍。
原鄉之路:踏入群山之間,走訪鄒族原民之處
越過大埔躍進群山之間,慢慢地踏入鄒族文化領域,此地最有名莫過於庫巴(KUBA);而在山美這地方,涼亭上的芭蕉提供旅人使用;於達那依谷後經過里美(里佳-山美)避難道,抬升六百多公尺,接著繼續從里佳往達邦,你將來到鄒族兩大社 — 達邦和特富野;經過特富野古道到自忠後便可抵達石山;最後行經鹿林山徑,就會來到早年攀登玉山前一晚的住宿點「鹿林山莊」。
聖山之路:終點抑是源頭?踏上玉山之巔、傲視遼闊群島
鹿林山莊雖不對外開放,卻象徵過往登山客攀登聖山的起點。起點,作為一位旅人安頓身心之處,重新思索踏上朝聖之路的初衷。而現今的山友則是從塔塔加登山口邁向步道、行經許多登山客休憩的孟祿亭、徒步在優美的鐵杉林下,並於排雲山莊住宿一晚;隔日,再歷經風口及碎石坡挑戰,站上海拔 3,952 公尺的玉山主峰。
東亞群山引以為傲的視野,也是山海圳終點,在此能眺望半座島嶼的遼闊;如今一位難求的排雲山莊,在日治時期曾是新高下駐在所,經民國後改建才逐步開放提供登山客住宿。最後的聖山之路不僅是通往東北亞第一高峰,也是踏上日治時期最高駐在所之處。
不僅人文地理景觀,在生態方面也相當豐富;從海拔 0 到 3,952 公尺,作為一位步道旅行者,必然以開闊心胸、接納各樣的風貌。如內海以船代行,穿越在明清至今臺灣的歷史追溯與地理景觀的更迭;大圳感受到自八田與一後,水利建設灌溉農田的脈絡;原鄉體悟鄒族對於信仰的崇敬及部落如何與大自然共生共創;聖山則將臺灣帶到東亞最高的視野。山與海,成為貫穿四大路段共同的符號。
山海圳 logo — 溯一條河的源頭
談到品牌意象,logo 是個關鍵!如何將四大路線匯聚成一個意象,讓人一看便能明白?這可以從山海圳的 logo 談起,logo 起初的概念是一個山形和水形,水從玉山源源不絕地留下,流經曾文溪再進到嘉南平原上游動並流入大海。山海圳也可以說是一條「溯曾文溪源頭」的文化路徑,路線會經過曾文溪源頭的東水山;塔塔加鞍部的玉山登山口更是將水源一分為三,台灣中南部重要的濁水溪、高屏溪、曾文溪就此而生。
有此可見「水」與「溯源」之間密切相連,嘉南平原之所以能發展成臺灣的糧倉、灌溉民生,便是仰賴著「水」的存在。山與水就是這樣相互依賴、相互扶持。
山海圳的未來? 尋找 Trail Angels 步道天使
談到山海圳的未來,還能有什麼發展與推廣呢?因應今年(2022)年底亞洲步道大會,千里步道協會與李嘉智老師的團隊規劃了集章與護照活動以增加參與步道的趣味性;而在步道推廣上,除了與旅行社合作以外,仍期盼有自主(助)的旅客前來參與,更期望鏈結在地村落、號召回鄉青年、增設服務據點等。
此外,透過借鏡國外的「Trail Angels 步道天使」提供旅人在生活或接駁上的便利,不僅可做路線諮詢也可成為旅行者的緊急避難處所。山海圳現在所要做的是整合在地商家及公部門單位;未來集章活動上線後,摺頁或印章要放在哪,這些都需要構思,因此,連結地方機能算是未來至關重要的討論關鍵。
上路前切記!「你的安全,是你的責任」
山域安全推廣多年,但台灣的步道旅行相比於國外數十年的經驗來說,仍處於懵懂探索的起步階段,很多的資訊蒐集和經驗傳承也都相當缺乏。如何時前掌握旅程中的地理狀況、天候因素、個人體能等都至關重要;除此之外,各地的風土民情也需要提前做好功課,雖然山海圳手有提供整體的注意事項,但四大路線仍有各自需留意及相互尊重之處。
聖山之路會有海拔的適應問題、原鄉之路女孩子不能進入庫巴(KUBA)、大圳之路渡輪有特定時間或不開船等,這些都呼應了無痕山林(LNT)中「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的準則。尊重與共生,是身為旅行者的首要心態;做好準備再出發,是每位旅者的責任。
最後,李嘉智老師引了美國國家公園的標語「你的安全,是你自己及對家人的責任(Your safety is your responsibility)」來提醒正要準備出發前往山海圳的旅人。做好準備、踏上旅程,你將擁有不一樣的收穫!
本計劃由 Columbia、健行筆記共同推動
責任編輯:Hannah
圖片來源:大凡整合規劃設計公司、維基百科、Hann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