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我是新手,我想去...」系列文章中所介紹的步道,並非是我們推薦給新手走的步道,有些步道甚至是不適合新手的。撰寫本系列文章的目的是為了提供給正要出發或有計劃前往的山友建議與參考,我們希望大家在出發前,還是做好功課,無論是對路線的了解、或是自身的準備。
巒安堂(圖/林軍亦)
登西巒大山的兩條方式
登西巒大山有兩條路線,多數人會選擇從 人倫林道 以單攻方式完成,所需時間約10小時,因高度落差1,500公尺,也被山友戲稱為「膝軟」大山。另一條則是近幾年興起的路線-巒安堂上西巒大山。
巒安堂上西巒大山 從雙龍林道登山口起登,沿途多為平緩的林道,只有幾段拉繩陡坡要小心。一路經過廢棄機車、停機坪、工寮、牡丹園,最後抵達巒安堂紮營。隔天再登頂至西巒大山。
百岳介紹
西巒大山
屬玉山山脈最北的一座百岳,海拔3,081公尺,百岳排名第91,百岳分級A。
巒安堂
為舊人倫供工作站的土地公廟,為當時的信仰中心。
為了避免和今日位於人倫林道17k處的(新)人倫工作站搞混,山友多以巒安堂作為舊人倫工作站的代稱。
舊人倫工作站
海拔2,600公尺,曾是林務局海拔最高的工作站。過去伐木時期興盛時,林務局在此設立行政中心,其建築包含:人倫辦公室、土地公廟-巒安堂、苗圃溫室-牡丹園、發電室、福利社、員工宿舍等,全盛時期有近130人在此工作並居住,當年甚至還可搭乘公車至巒安堂呢。
後來政府頒布禁伐令後,人員逐漸離去,廟裡的神明也被請走,加上經年累月的颱風和地震影響,林道多處斷裂已無法通行,人倫工作站也因此走入歷史。
入山入園證申請
須申請入山證,最晚於出發日前3天至 警政署入山案件申辦系統 辦理。
無須申請入園證。
路線規劃
雙龍林道進、人倫工作站出(A進B出)
來回較不無聊,可享受不同的風景。但重裝翻過西巒大山會較辛苦一些。
此路線大多會安排兩天一夜,但安排三天兩夜,第一晚紮在停機坪紮營、第二晚紮在巒安堂的也不少。
雙龍林道原路來回(A進A出)
路程最長,但坡度也最平緩的一條路線。行程安排兩天一夜到三天兩夜都有。
高度落差及里程
詳細路線資訊
以 兩天一夜、雙龍林道進、人倫工作站出(A進B出)行程作為參考。
D1:雙龍登山口 → 停機坪 → 巒安堂 10.5hr
水源:登山口到停機坪間,共有四個穩定活水源。
搭乘雙龍村長接駁至登山口,可以少走5公里的林道。
進入登山口就開始上坡,沿途會有幾段較陡、拉繩的地形要特別小心。過停機坪以後就接回寬敞、平緩的林道了!先經過廢棄機車,然後是工寮,最後右切上經牡丹園,最後抵達巒安堂。
右邊木梯已被踩壞,走左邊時每一步都很小心。(圖/Kiki)
岔路口的可愛立牌(圖/Kiki)
林道上鋪滿柔軟松針,踩起來好舒服愜意(圖/Kiki)
上切以後,牡丹園馬上印入眼簾(圖/Kiki)
從上方俯看牡丹園(圖/Kiki)
辦公室內空間很大,可容納數頂帳篷,也是眾多山友的第一選擇(圖/Kiki)
巒安堂。此刻天氣正好,陽光穿透樹梢在外牆非常美(圖/林軍亦)
巒安堂內部(圖/Kiki)
今晚入住福利社(圖/Kiki)
帶了串燈和酒,夜晚將福利社搖身一變,酒吧開張!(圖/Kiki)
D2:巒安堂 → 西巒大山 → 人倫工作站 10hr
水源:巒安堂附近約十分鐘路程有小溪流。西巒大山至人倫工作站全段無水。
過西巒大山以後便開始無止盡的陡下,全程幾乎走在樹林和竹林內,展望極少,並有多處拉繩及攀爬地形。直到過了廢棄瞭望台以後,才會變成比較平緩的下坡。
回到人倫登山口,需再踢一小段產業道路才會抵達車子可以到達的17k處(新)人倫工作站。
工作桌下有張水源路線圖,可作為參考(圖/Timothy Li)
西巒大山三角展望還不錯(圖/Timothy Li)
幾乎垂直的攀爬地形(圖/Timothy)
樹根泥土路就是遇到下雨會很滑(圖/Timothy)
繼續陡下(圖/Timothy)
過廢棄瞭望台後,下坡才變得比較平緩(圖/Timothy)
如果沒有對未知路段的好奇、鍛鍊腳力的目的,或許從雙龍林道原路來回是個更舒服的選擇!
這篇整理了巒安堂上西巒大山的詳細路線資訊,如果還想知道關於其他的新手路線、體能訓練、裝備、高山症等,歡迎至 新手專區 尋找答案!
民宿 / 林道接駁參考
雙龍老村長 電話:(04) 9274-1621 / 0980-32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