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救命工具

 

     書名:救命工具

     作者:高橋大輔

     譯者:謝敏怡

     出版社:一起來出版

     出版日期:2014年09月11日

 

45項拯救探險家性命與心靈的救命工具
45個隱藏在工具背後的探險故事

 

內容簡介

探險遊記通常不太會寫探險工具的故事,因為工具只是輔助達成目標的物品。但是,探險工具所訴說的,通常也是最真切的探險故事,記錄了當下那一刻的真實。探險工具,才是探險記錄的的原點。

作者高橋大輔1966年生於日本秋田市,大學畢業後曾任職廣告公司。後來辭去工作投入大自然,以探險家的身分足跡遍及27個國家,包括撒哈拉沙漠、喜馬拉雅山及南極等地。幼時讀過丹尼爾・狄福的《魯濱遜漂流記》,為書中故事人物極為著迷,最大夢想就是要找出書中主角魯賓遜・克魯索的真實存在。在長達6年的辛苦尋跡後,終於在2005年於智利的魯賓遜・克魯索島(Robinson Crusoe Island)發現魯賓遜居住過的遺址。

本書列出高橋大輔所珍藏的45項工具,每一項都寫著一段驚險故事。一支手電筒、一個壞掉的指南針、一把小刀、一個拋棄式浴帽、一個免洗筷紙套。這些工具不只拯救了探險家當下的生命,也在孤獨與危險環繞的探險旅程中拯救了探險家的心靈。

 

作者簡介   

高橋大輔Takahashi Daisuke
探險家,作家。1966年出生於日本秋田縣秋田市。以「在傳說中旅行」為主題,遊走在日本與世界各地的神話、傳說及民間故事的發源地,尋找傳說與現實的交界。2005年,在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支援下,率領一支國際探險隊找到《魯濱遜漂流記》主角魯賓遜・克魯索實際居住過的遺址。為美國探險家俱樂部與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資深會員。

著有《尋找魯濱遜》、《浦島太郎到哪裡去了》(新潮社)、《間宮林藏・一代探險家》(中央公論新社)、《魯濱遜的足跡》(日經國家地理出版社)、《旅行祕訣》(秋田魁新報社)、《12月25日的怪物》(草思社)。

 

譯者簡介

謝敏怡
台灣台北市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現出沒於日本京都,每天都期待經過鴨川時可以跟大山椒魚或是野鹿相遇。希望透過文字重新認識世界跟自我。

 

內容搶先看

【後記】

1999年10月6日。

我在倫敦皇家地理學會的演講廳。

坐滿觀眾的會場,空氣中瀰漫著緊張氣氛。演講台上站著的是,尋找到傳說的登山家喬治・馬洛里(George Mallory)遺體的調查隊隊員。

馬洛里留下「因為那裡有山」的名言,在1924年初次挑戰登頂艾佛勒斯峰時就此失去消息。無論他是否真的完成登頂,那是登山史上最大的悲劇。

時隔75年他的遺體被發現的新聞衝擊了世界中的人們。然後,在那一天,由隊員本人親自講述調查的來龍去脈。

橫躺在山坡斜面上馬洛里的遺體沉默不語。調查隊一邊回收著掉落在他遺體周邊的探險工具,一邊注視著他。護目鏡、高度計、火柴、刀子、手帕、鉛筆、手錶、罐頭、筆記本……

透過他的遺物,證明了新的事實。例如,手錶的時針雖然不見了,但從殘留在手錶文字盤面上的生鏽痕跡,可以查明他跌落時手錶停止的時刻。

他們雖然如此的接近馬洛里的艾佛勒斯峰登頂的真相,然而最後,謎團終究是謎團。即便如此,我認為馬洛里的道具依然在訴說著些什麼。

調查隊找到包在手帕裡的信。是家人跟友人寫給馬洛里的信,他吋不離身地帶在身上,以世界最高峰為目標。

知道了這些,我的胸口有股熱流湧上。不只是因為那些信。包著信的手帕,或是其他馬洛里的探險工具,每一個工具的背後應該都有支持著他冒險的故事。在可能的範圍,我想要知道更多。直接面對馬洛里這座神秘的山,應該可以知道他冒險時的想法跟心情吧。

探險遊記通常不太會寫探險工具的故事。可能是因為工具主要的面向是輔助達成目的。但是,即便馬洛里本人逝世之後,探險工具仍持續說著他的探險故事。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想法,應該就是促成我開始撰寫以探險工具為主角的書的原點吧。

因此,我從自己的探險工具中挑選了45項工具,隨意排列一下,發現部分跟馬洛里的工具有共通之處。

探險用的工具,不只可以求生,更是支持心靈的支柱。

工具既是東西,卻又不然。工具是讓向夢想邁進變成可能的精神般的存在。

本書是以工具為主角的探險記。感謝Aspect編輯部的小林琢磨跟Appleseed Agency的清水浩史的協助,讓這本看似不太可能出版的這本書得以付梓。如果沒有兩位的熱情,這本書不會誕生。另外,寄藤文平跟杉山健太郎,他們平實的物品攝影風格跟設計構成了這本書。感謝由攝影家松村秀雄幫布滿灰塵跟汗水的配角們打上耀眼的亮光。向大家致上深深的謝意。最後,感謝幫助我進行校正的妻子ともみ(Tomomi)。

探險工具邀請我更進一步前往未知的世界。

*本書書介由一起來出版提供

 

我要買書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