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裝備】如何挑選適合的中層保暖衣?

  • LEoN
  • 117,912次點閱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保暖層基本上大致分以下三種:刷毛、化纖填充、羽絨填充,每一種材質各有其優缺點,也各有適合的環境,登山者到底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保暖衣呢?以下,就看我們的分析介紹。

 

一、刷毛

刷毛材質常見為Polartec、Polar Fleece,傳統上是以布料碼重(單位g/m2)來做區別,一般可見Polartec  100、200、300等級的刷毛,越重的刷毛衣其保暖度越好,但重量也是越重。

刷毛材質的優點是便宜、透氣、濕掉後依然保有一定的保暖度且比較快乾、容易保養清洗;缺點是強風下能提供的保暖度會大為下降、壓縮性差所以收納體積會較大。

由於刷毛透氣的關係,如果在戶外有風的狀況,建議搭配風衣或雨衣一起穿著才能有效禦寒。目前市面上也有貼膜刷毛的版本來增加抗風性或是長刷毛的版本來增加保暖度,但這些產品的價格就不是那麼平價了,而且其實可以在刷毛外多加一件薄風衣,或是加上雨衣就可大大增加刷毛的防風保暖力,所以可看個人的預算以及需求再來挑選。

以「哈克士超撥水防風保暖外套」為例,外套內層為Polar Fleece刷毛材質,但外套外層表布採用杜邦Teflon做防潑水處理,不僅防潑水,也有防風功能,所以大大增加了刷毛的防風保暖力。

刷毛保暖外套(圖/哈克士Hakers 提供)

 

二、化纖填充

化纖的出現是為了取代羽絨的產品,保暖度基本上是以填充物的Clo值和填充量決定,1 Clo定義是:一個休息中的人在攝氏21度、濕度

化纖材質的優點是價格中等、不易潮濕,但在潮濕之後依然具有一定的保暖效果、容易保養清洗;缺點是其保暖度會隨著使用次數而慢慢衰退、壓縮性較差所以收納體積會比羽絨填充材質較大。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化纖填充材質大約有:PrimaLoft 、EXCELOFT、CoreLoft等等,少見的則有Polarguard、Thinsulate等等。

「哈克士Primaloft保暖機能外套」即採用Primaloft Sport化纖填充,它是由超細纖維形成無數細小的氣室,從而使身體溫暖並阻止寒氣進入,且在潮濕的環境中,也能有效保留暖空氣。

Primaloft保暖機能外套(圖/哈克士Hakers 提供)
 

三、羽絨填充

羽絨是世界上最輕的保暖材質,其保暖度也是以填充物的Clo值和填充量決定。

羽絨是以Fill Power(FP) 羽絨膨脹係數來衡量保暖度,其代表1盎司的羽絨可以膨脹的體積(立方英吋),FP越高就代表羽絨材質越好、越保暖,但通常也越貴。

羽絨材質的優點是壓縮性極佳、保暖度高、更耐用;其缺點則是容易受潮而降低其保暖度、價格貴、保養清洗比較麻煩。一般而言,500 ~ 600 FP的羽絨品質其保暖能力就足已勝過任何一種化纖填充的保暖力了。

雖然羽絨容易受潮,不過,科技日新月異,市面上開始推出抗水羽絨材質,其做法是在羽絨清洗過程中加入聚合物,這如同在羽絨表面加上了一層防潑水膜,讓羽絨也有抗水的能力。不過,目前有推出抗水羽絨的廠牌並不多見,但相信未來抗水羽絨的產品會更普及!

不管是化纖或是羽絨的保暖能力還得取決於填充量而定,比如同樣是800FP 的羽絨衣,填充100g的羽絨衣就比只填充80g的還要保暖,同樣是PrimaLoft的化纖填充填充100g的化纖保暖衣就比只填充80g的還要保暖。另一個影響化纖或是羽絨暖度的因素還有表布材質以及其隔間的設計,不過其影響的程度較為有限,也無法量化。

內層使用600FP白鴨絨填充的 3合1 兩件式防水透氣羽絨外套(圖/哈克士Hakers 提供

 

四、化纖+羽絨填充

由於化纖和羽絨各有其優缺點,所以有些廠商也發表了化纖+羽絨填充的外套,他們在袖子及身體核心部分,填充羽絨,來提供最佳的保暖能力;而在下襬、領口、袖子和腋下等較易產生溼氣的部位,則混填化纖保暖材質,藉以取代羽絨的不足,這樣的保暖外套也是很具彈性的做法。

 

下表列出三種保暖材質的基本比較表:

 刷毛化纖填充羽絨填充
保暖度普通
潮濕表現普通
壓縮度(體積大小)普通
清洗保養容易容易麻煩

由上表,我們便可以依照登山行程難易度、季節、預期的天氣預報等等來選擇要攜帶的保暖層,比方說,在台灣冬季上高山,就比較不會選擇刷毛衣上山,若天氣預報降雨機率高,就選擇攜帶化纖填充的保暖層,反之,就攜帶羽絨填充的保暖層;如果是在台灣三季上高山,可能就可以選擇攜帶刷毛衣,但如果行程天數很長,或是要攜帶的裝備很多,我們就可以考慮攜帶壓縮度較好的化纖填充或羽絨填充上山,以減輕體積與重量。

藉由這樣的反覆思考,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保暖層喔!

 


以上內容由「哈克士Hakers」贊助刊出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