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醫學】傷患現場評估

傷患現場評估與生命維持技術(上)

登山緊急救援必知  

山難確定發生,何謂正確行動?首先,一定得先要冷靜下來,避免二次山難;才有條件因應現場狀況,做出適切的判斷與處置,進行隊伍自救或向外求援。

山為愛山的人留下甜美的回憶,但有時也可能留下創傷;有的人因傷而不能再親近山林,有的人則在山中失去同行夥伴。事過境遷,難免自責:那時我是不是少做了什麼?或做錯了什麼?

民國六十七年三月,一登山隊由排雲登玉山,行經主峰風口狂風大作,一位女隊員不幸跌落山谷。隊中另一位男隊員救人心切,隨即跨過鐵鍊,循女隊友墜落方向下切找人,不幸亦一去不回;數日後搜救人員在深邃的谷底找到遺體,兩位罹難者位置相去不遠。這是令人悲傷而應引以為鑑的案例。

(圖/123rf)

 

冷靜掌握現場以正確回應

現代醫學往往養成於設備齊全的醫院,赤手空拳的醫師在野地裏常感到力不從心;更何況非學醫的人,對於急救技術因苦無機會練習而疏忘,意外驟然發生時往往驚慌失措,未能做出適當的反應。所以,還是那句老話:「預防重於治療」!如果你對登山活動尚未齊備登山技能和安全觀念,就想鑽研登山醫學的話,那將是本末倒置。

一般人對於驟然發生意外的反應,通常是〝過〞與〝不及〞。過者急切救人,粗率的行動不僅可能使施救者本身陷於險境,甚至會進一步加重傷患災情;不及者則因驚嚇過度或不知要領,而延誤最佳救援時機。

至於何謂「正確」行動?首先,一定得先要冷靜下來,避免二次山難;因為山難的促發因子通常不會只加害某一人!此時,領隊或其代理人必須先掌握其他隊員的位置及狀況,決定是否須撤退或尋求掩蔽等,確保其他隊員安全,之後才有條件因應現場狀況,做出適切的判斷與處置,進行隊伍自救或向外求援。

例如有人發生無確保墜落,可能是地形險惡、天候不佳,領隊嚮導技能經驗不足、不負責任、趕路等而誤判,未架設確保或裝備不足就強行通過。一個人出事,代表整個隊伍安全體系出現漏洞,其他隊員也同時暴露在危險之中!繼續停留在危險地區或展開不當的救援行動,都可能造成續發的二次山難事故。

而若在孤立山間因創傷引發心跳停止,通常也未必如城市中幸運。因為此時常併發嚴重的神經傷害、大出血、心血管衰竭、呼吸道阻塞或撕裂、開放性氣胸或內臟破裂等,加上困窘的醫療後援,可能你無論如何迅速抵達現場都是枉然;所以並非只要施予心肺復甦術,就足以挽救生命。再換個角度想,一個人若有幸沒在事故中驟死,那傷況就可能容許某些等待,而讓救援者得以安全、有效地施救。(當然,呼吸道阻塞、溺水及中暑等意外,些許遲疑即生死有別;但其促發環境及傷況較單純,未來再專文討論。)

 

接近傷患前的考量

墜崖等山野意外,隊員不宜貿然接近,除非傷者易於施救(如倒臥在路旁)。應由領隊或臨時代理人決定與指派救援人員,攜帶醫療器材、無線電等,並觀察地形決定是否架設確保;路線宜選擇繞行,以免落石擊中傷者。確保系統則以救援者能安全來回傷患所在位置為準,可先不必考量搬運傷患,可節省為搬運之架設所需的額外器材、技術與時間。
切記不可所有隊員前往現場,必須有人在安全且易於對外求援處﹔留守人員並應與前往救援者保持聯繫,避免施救者也受困。若經評估並無自救能力,即應放棄接近傷患,直接對外求援。

(圖/123rf)

 

初步評估與首要處置

傷患處理流程有二,首為初步評估與急救,次為後續評估和維持處理。在評估部份,意識清楚的傷患可由本人提供大部分資訊;意識不清者,則必須藉由醫理檢查及靠目擊者報告評估。所以從到達傷者位置開始,施救者即應填具兩份資料:一是傷患基本資料及初始傷況診斷;二是定時記錄的病歷,包括傷患意識、生命徵象、施予處置等。這兩份資料除供現場施救者檢視外,更是後續救援者的重要參考。

接觸傷患與處置前,必須先評估其意識。此時可輕喚傷患名字或是輕拍其肩膀;意識清醒且能語言回應者,通常無立即生命危險。然後再評估其他傷勢。依次為:是否有神經系統損傷(尤其是頸椎傷害及可能引起顱內出血的頭部外傷)?是否為開放性傷口大出血?然後才是其他部位檢查,如四肢的封閉性骨折、無急性出血的軟組織傷害等等。此外,應給予傷患保暖、熱食與安慰;也可視情形投予抗生素或非麻醉性止痛藥。

應切記:經初步評估意識與生命徵象穩定之傷患,仍可能因持續出血(或內臟破裂出血)之疼痛而休克,故應後續評估,時時注意其意識與生命徵象。而在未確定有無頸椎骨折前,儘量別搬動傷者!如果傷患意識不清、但生命徵象穩定,應視同頭部外傷及頸椎骨折處置。(待續)

*本文刊登於台灣山岳第42期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