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專區】關於爬山的三兩事-給剛爬山的人#7

  • 鄧本民
  • 22,476次點閱

編按:以下內容摘自花蓮縣山岳協會鄧本民先生所彙整的文章,僅供登山健行新手們參考。

繼「關於爬山的三兩事-給剛爬山的人」「#1」、「#2」、「#3」、「#4」講完「上山前的準備」,及「#5」和「#6」談到「在山上活動時」的注意事項後,本篇繼續談到登山時遇到「緊急狀況的處理」及「下山後」。

 

緊急狀況處理

一、攻頂背包必備物品

哨子、雨衣褲、口糧、水壺、鋼杯、地圖、指北針、禦寒衣物、頭燈、急救(求生)包等物品。(可能的話還要帶爐頭、瓦斯、雨布、繩子及手機)

相關文章:

二、迷途

預防方法是行進間不脫離隊伍,維持可互相看見的原則。迷途後之應變方法:

  • 鎮定精神,不要再亂走,就算有體力也不要自行尋路!一般來說領隊在休息時都應清點人數,所以在1-2小時內就會發覺找尋。許多意外的發生反而是在迷途後慌張的找路時發生。
  • 找避風處休息(但不可太隱蔽,以至別人找不到你!),並拿出禦寒衣物做好保暖工作。
  • 迷途時(十分鐘內見不到隊友又無法確定位置)請務必就地等待,可將隨身攜帶的連絡工具如手機或無線電做連絡,若只有哨子,以三聲為一單位吹,若處境無危險,在聽到有人回應(吹哨)時,改為一聲一單位引導。
  • 如無回應,休息一下,定時隔間繼續吹,並做過夜準備!過夜原則:鎮定精神、避風防露水(但不可太隱蔽)、分配自己帶的糧食、善用背包中的資源、點根蠟燭會讓人較有安全感(最好能升個火)、在旁邊明顯處放置顏色鮮明的東西(如紅色背包套),以利他人找尋!
  • 等待救援

相關文章:

 

三、失溫

一般而言,病人的體溫若在32℃以上,身體仍保有對抗低溫的反應,會有顫抖(以增加熱能的製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代謝速率增加(以增加身體產熱)。當體溫降至30-32℃時,顫抖能力即消失,代謝速率減慢,心跳減慢,血壓降低。如體溫低於30℃時,心跳脈搏逐漸微弱至幾乎不易察覺,病人看起來就像死人一樣。然此時千萬不能因病人看起來像死人而放棄急救,因為根據報告顯示,曾有病患在15℃下,看似死亡,後經急救4個半小時,仍有恢復的報告。

對於低體溫病患升溫的方式,一般可分為被動回溫及主動回溫。而主動回溫又可分為主動體外回溫及主動體內回溫。被動回溫即是保暖,避免熱量繼續散失,而讓身體能利用本身代謝所產生的熱能來升溫。其方法包括:

  • 去除寒冷的來源,將病患移至溫暖的地方。
  • 去除溼衣物,換上乾的衣服。
  • 蓋上防風衣物,如毛毯等。主動體外回溫的方法,包括使用人體、熱敷、熱水袋、泡熱水浴等,但應注意須降低主動回溫將造成的傷害。

相關文章:

(圖/123rf)

 

四、中暑或熱衰竭

不要穿太多衣服走路(以個人而定,但也不要因此著涼),以至汗水流不出來,導致中暑。也要適時補充流失的水分及鹽分,避免中熱衰竭!處理原則:

  • 到陰涼處休息,解開束縛(如第一個釦子、腰帶等)
  • 臉部潮紅者(中暑)要抬高頭部,擦拭涼水,降低體溫;臉色發白者(中熱衰竭)要墊高腳部。
  • 如患者清醒,可給予水分(可酌量加入鹽巴)。
  • 多休息

相關文章:

五、抽筋、扭傷、或外腫傷

肌肉抽筋的原因很多,如肌肉或肌腱的裂傷、鹽分流失過多、局部溫度變化太大、局部循環不良或過度疲勞、心情過份緊張或肌肉協調不良、其他不明的原因,最正確的急救原則是立刻休息,對局部肌肉施加均勻的壓力,然後緩慢而且持續的拉長它,使它放鬆為佳,並可吃些鹽分或電解質發泡碇,注意保暖;扭傷或外腫傷,請就地(必須是安全無虞的地方)休息,等待領隊或隊友協助。並以冷(冰)水冰敷20-30分,冰敷後可適量擦消炎止痛藥並固定包紮患部,視情況決定是否前行,24小時後,再改以熱敷加速循環消腫。

相關文章:

六、高山症及其他疾病

高山症的反應大約會在到達高海拔地區(2200公尺以上就有可能有高山反應,因人而異)5-36小時內顯現,而常見的輕度症狀有頭痛、胃口不佳、疲累等類似感冒症狀,進一步中度症狀加重,出現呼吸加快、平衡感不佳,若不處理會衍生肺水腫或腦水腫等,甚至致命。當有身體不適時,一定要跟幹部領隊反應,好讓領隊評估追縱病程是否有進一步發展,因為高山反應,雖有藥物及氧氣可改善症狀,但只有立即降低高度才是最佳方法!

另外頭痛大部份登山者常發生,一部份原因可能是高山反應;另一部份原因是頭部未保溫、散熱太快,導致太陽穴附近微血管收縮,引發頭痛,治療法就是戴上保暖帽子,呼吸新鮮空氣或是先行睡覺休息,吃顆頭痛藥都有效,但不要因胃口不佳就不吃東西,這樣只會更糟糕!

相關文章:

 

(圖/123rf)

 

七、蜂螫

與蜂對恃是一種零合的遊戲(戰爭),當我們進入對方警戒區域時,任何不友善行為,如拍打、驅離,都會被它解釋成不友善行為,導致傾巢而出,至死方休。靜立不動與蜂對峙,不保證不會被咬,以雨衣硬擋可能只有短暫效果,當牠噴灑費洛蒙,金蟬脫殼反而是較佳自衛模式,當發覺及觀察蜂的飛行行徑為針對特定某人或某隊時(繞圈),快閃人是唯一處理原則,在無道具下犯不著與它硬碰。

蜂藉著尾部的螫針將毒液注入攻擊的動物,胡蜂螫人時螫針不會被拉出,可連續叮人;而蜜蜂螫人時螯針會被拉出留在病人傷口上,同時毒液囊也會被一併拉出,螫針及毒液囊在離開蜜蜂尾部後,仍可繼續抽動達30-60分鐘,不斷地放出毒液,因此,如發現傷口上有刺針,應將螫傷部位放低,除去刺針,以防止毒液繼續進入體內。除去的方法,可用指甲、刀片或信用卡輕輕的將刺及毒液囊刮除,不要用手去壓擠,以免注入更多的毒液。並用肥皂水或消毒水清洗傷口,塗抗組織胺藥蓋上紗布。用冷敷,以減少腫脹及癢,但不要在傷口上直接用冰敷。

大多數蜂螫傷只產生紅、腫、熱、痛或有輕度搔癢的局部反應,少數會出現嚴重中毒及過敏反應(主要有惡心、吐瀉等腸胃症狀及吞嚥呼吸困難、抽搐、神智不清等神經症狀,甚而發燒、全身水腫、血壓下降、休克等)或延遲性過敏反應,而絕大多數蜂螫致死者多半因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而死,其中大多數發生於前15分鐘之內,而被大蜂、小蜂螫傷,其發生過敏性的機會幾乎沒什麼差別,而過敏的症狀通常一次會比一次嚴重。由於蜂螫致過敏性休克死亡,多在送達醫院前即發生,因此,在美國建議一般養蜂及郊遊、登山者,最好隨身帶有治療過敏性休克的特別裝備,如Ana-Kit或Epi-Pen (內含治療過敏性休克最重要的藥物--腎上腺素)以備不時之需。

相關文章:

(圖/123rf)

 

八、蛇咬傷

一般可根據毒蛇咬傷所產生的臨床症狀,把蛇毒分為出血性蛇毒及神經性蛇毒,台灣常見的青竹絲、龜殼花、百步蛇的蛇毒即屬於出血性蛇毒;眼鏡蛇、雨傘節則屬於神經性蛇毒,而鎖鍊蛇性則以出血毒為主但亦有神經毒的症狀。毒蛇咬傷雖然主要發生在每年的3-11月,而以7-8月最多,即使在冬天,亦不可排除毒蛇咬傷的可能。

典型的毒蛇咬傷會有兩個顯著的毒牙痕,但是沒有看到明顯的毒牙痕,確不能排除毒蛇咬傷的可能性,當然,如果傷患、同伴或救援人員能清楚認識毒蛇的長樣,將更可了解是被何種毒蛇咬傷。

被出血毒毒蛇咬傷,一般會在30分鐘至一小時內產生症狀,但常在被咬五分鐘內,立即會發生嚴重的灼痛,並圍繞毒牙痕中心開始腫脹。常見的症狀除局部的紅、腫、熱、痛、瘀青、皮下出血、或形成水泡外,亦會產生腸胃道出血及血尿等全身性出血現象。

一般而言,神經性蛇毒傷口較少出現明顯的腫痛(如雨傘節咬傷,傷口常不痛,也不腫),但眼鏡蛇咬傷,傷口則常會有明顯的紅、腫、熱、痛。神經毒毒蛇咬傷,常在10-15分鐘內,即會自咬傷處出現麻木的感覺,其後逐漸會產生眼皮下垂、口腔周圍麻木、瞳孔放大、口齒不清、吞嚥困難、肢體麻木(並向近端漸漸擴展)、全身肌肉無力、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狀。如未予以治療,可在咬傷2-72小時內,漸漸產生昏迷、呼吸肌痲痺而致死亡。如4-6小時以上仍未出現症狀,縱使是真的被毒蛇咬傷(根據報告顯示,約有四分之一的毒蛇咬傷,沒有任何毒液進入人體),其注入的毒液量通常也不會太多。

由於使用對於毒蛇咬傷的現場處理,近年來有很大的改變,以前常使用的傷口切開吸吮目前已不建議使用 (因切開傷口,通常無法有效減少毒液吸收,反而會造成高比例的感染機會;同時也會傷到神經或肌腱,造成無法恢復的後果;對於出血性毒蛇咬傷,更可因血液無法凝固,而增加血液的流失;口對口吸吮也易造成施救者中毒) 。對於以前常使用的緊綁止血帶的方法目前已不建議使用(因即使將止血帶緊綁到可阻止動脈血流的緊度,通常也無法有效減少毒液吸收,反而會增加肢體壞死的機會及神經傷害的機會,因此目前建議如果要綁,可用彈性繃帶或褲襪,綁的鬆緊度與一般骨折固定打彈繃相當,大約是可阻止淋巴回流但不會影響靜脈的回流)。所以送醫是不二法門,但若無法及時送醫,還是須做上述急救方式,但須減輕避免各項做法之傷害。

相關文章:

(圖/123rf)

 

快樂下山後

一、身體調養

在山上造成的身體傷害,在山下須好好調養幾天,不要急躁運動或爬山,免得造成長期運動傷害,而因山上因喝水量不足,所以山下也要多補充水份及水果蔬菜的養份,爬山是長久的,身體最重要。

二、裝備保養

由於登山裝備都有特定的保養方式。如睡袋大都不能洗、GORE-TEX只能以專用洗劑手輕洗、許多尼龍衣物帳蓬只能蔭乾……等,在購買裝備時應先向店員詢問保養方式,保養不能偷懶,否則下次在山上壞掉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三、行程紀錄整理

將在山上的照片及紀錄做整理,這是最好的回憶與進步方法,最好隊員能再聚會做照片欣賞與檢討,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會讓登山的興趣更穩固。

 

系列文章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