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醫學】爬山傷膝蓋?復健科醫師這樣說…

  • 許嘉麟
  • 87,136次點閱

「許醫師!爬山到底是會不會傷膝蓋啊?」張大哥因為五十肩複診,一進診間劈頭就大聲的問。

原來張大哥上週打完肩關節囊擴張術,經過護理師的完整衛教,決定挑選「爬山」做為日常的運動,計畫每週至少兩天爬爬猴山,邊看著台北市的遼闊景色,邊在山頂進行完整的肩關節體操。

雄心壯志的張大哥,週日起了大早興沖沖的與妻子帶著肩部復健帶企圖攻頂,沒想到一路上氣喘吁吁的不說,回到家全身酸痛,沖個澡,午餐都沒吃就一路睡到晚餐,更糟的的是隔天走起路來像是上半身與下半身分開,腳抬都抬不起來,鄰居斬釘截鐵的說爬山很傷膝蓋,千叮萬囑別再爬了,張大哥心頭一驚,膝蓋好像也痛了起來,嚇得這幾天都不敢多走路,深怕退化性膝關節炎找上門。

(圖/123rf)

 

近年來樂活概念興起,登山、路跑與騎車成了國人假日標準配備,肌肉酸痛的比例較往年出許多,特別是連假隔日,酸痛藥布有時都供不應求,指名必備打PRP的更是門庭若市。

醫學界也注意到這個趨勢,陽明大學與榮總發表的〈登山活動對運動傷害、身體組成與大腿肌肉形態功能之探討〉中,將有五年以上登山習慣的人分為兩組-高山組(55.6 ± 4.3歲,20位)、郊山組(高度在1500公尺以下)(57.2 ± 3.4歲,21位)。另外對照兩組-無規律運動者(56.8 ± 3.9歲,22位)、年輕受試者(24.1 ± 2.0歲,21位)。以問卷及理學檢查做為研究方式,探討登山對於人體可能之影響。

正常老化的狀況下,肌肉力量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50至60歲平均會減少15%,往後每10年遞減至30%,此研究發現,在費力活動及大腿肌力方面,有爬山習慣的中年人竟與年輕人在統計上相差不多,反觀在無規律運動的人,只有一成多的受試者能達到同樣的費力活動等級。由結果看來,長期規律進行費力的登山活動,的確有可能改善中高齡男性肌力下降的情形,也證實了強度較大的高山活動,有助於預防老化造成的初期肌力衰退,讓人有年輕的狀態。

(圖/123rf)

 

而在張大哥擔心的膝關節磨損方面,膝蓋的磨損問題與年紀關聯性較高,而非運動造成,反而是登山過程中能夠強化股四頭肌及膕膀肌。膕膀肌為大腿後側肌群,收縮的功能在屈膝和後伸髖關節,走路的過程中,在早期站立時具有穩定膝關節功能,站立後期能夠幫助下肢前進,在走路過程的搖擺中期能控制下肢動力。

強而有力的膕膀肌有助於穩定膝蓋和減少十字韌帶受傷,相較於平地走,在登高山時會反覆出現類似向前跨步蹲的動作,更能夠增近膕膀肌肌力。往往,在肌力訓練過程中,以股四頭肌為主而忽略膕膀肌,使得大腿前後肌力不平衡,在快速移動的運動,如:球類、短跑時,更容易造成大腿受傷,登山運動則能平衡平日較少訓練的膕膀肌肌肉力量。

中年人肌力不足造成的問題可能也隱藏在骨骼肌肉系統不適調查中。對照有了年紀而無規律運動者,其中高達八成會出現「無明顯原因造成但有下肢疼痛」,也就是常常不知為何的感到身體不適。換句話說,膝蓋用久了,一律都會有狀況,和登山沒有太大的關係,但若是都不活動,就會常常這裡怪怪那裡不順

(圖/123rf)

 

雖然研究中的登山者表示下山過程中會出現蓋周圍疼痛,但在休息兩三天後即見好轉,推論為運動造成的肌肉酸痛,皆無中度以上退化性膝關節炎病史。會有登山傷膝蓋的迷思,恐怕是倒果為因了,也就是說,對正常的膝蓋而言,登山可以讓人身體年輕,但若是已經有退化性關節炎症狀,過度使用才是讓症狀加劇主因。長期規律的登山健行,尤其在強度大的登高山運動,能夠預防老化造成的初期肌力衰退,而過程中大量膕膀肌肌力訓練,更能幫助膝蓋穩定。.

因此,當膝蓋疼痛時,首先要做的是止痛,當疼痛感下降後,應該要漸進式的恢復原來的活動,進入到活動關節、強化肌力以及重新訓練本體覺的階段,以維持骨骼肌肉的穩定。許多朋友誤以為爬山會傷膝蓋,長期不活動,反而讓肌肉萎縮,病痛纏身。

最後,我請張大哥放心,雖然已經步入中年,但是除了五十肩以外,膝蓋狀況還不錯,他的身體酸痛是來自於突如其來的過度運動量,因為肌耐力不足造成的乳酸堆積,只要休息兩天就會好了。也鼓勵他平日多爬爬山,讓身體保持年輕,在山頂做做肩關節操,有健康輕盈的身體,才能好好享受美好的人生啊!

原文出處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