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104.05.30 天氣:晴天
天氣炎熱,今天與站長搭火車來到貢寮,走訪位於龍崗村的「大嶺古道」。102年12月冬天我曾單獨走訪過此條古道,那次直接將車開到大嶺古道第二段入口的蛾酒桶山福德祠,錯過「徐家村」到福德祠的這段古道。今日與站長再來算是補上第一段的殘缺。
「大嶺古道」曾是昔日貢寮龍崗山區居民往返貢寮的一條舊路,在產業道路開通後,大嶺古道逐漸荒廢,山區人口也大部分外流。山區居民除了利用大嶺古道出入貢寮外,也經由大嶺古道翻越大牛埔(今桃源谷)前往宜蘭大溪一帶。
從貢寮火車站走往龍崗,途中經過「貢寮老街」就感受到今天的炎熱。進入老街的舊橋與新橋並跨雙溪河,遠遠已望見前方山勢就是大嶺古道上的「蛾酒桶山」。貢寮老街繁華退盡,只有無盡的蕭條與寧靜。
老街大都已改建二層水泥樓房,少有紅磚矮房,短短近二百公尺的老街上還有幾間商店,老雜貨店「新宛芳」,還有小型的五金行及電器行。走起來感覺與嶺腳老街有很大的相似感。
在貢寮國中前轉進嵩陽街,經過「根帝宮」在「老村長柑仔店」右轉進入龍崗。過橋遇「楊宅叉」走左邊產道沿著梯田草地上去,一兩分鐘後左邊有小產道岔路,有「古道由此進」木牌紅字箭頭。小產道約只容納一台小車通過,兩側綠竹夾道宛如隧道。約5分鐘抵達「徐家村」大嶺古道登山步道入口。
登山口小產道終點刻有「貢寮徐家村」排列的大石,對面則刻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靠近登山口有「大嶺古道」的紅字石碑等。
上次的大嶺古道就是錯失從徐家村到蛾酒桶山福德祠的這一段古道。花崗石簡鋪的步道爬過一段桂花樹,緊接著步道進入桂竹林中,桂筍大都已長成嫩竹,約10分鐘抵達步道上的空地,置有石塊成桌椅。
大嶺古道古稱「茅仔埔嶺」,因日久無人通行而荒煙蔓草掩沒原有古道的痕跡。2008年有龍崗老人盧先生在退休後,不忍祖先胼手胝足開墾家園遭受荒蕪,遂興起重新整修古道的念頭,決心親手找回古道之路痕,並沿路整理同時發現許多原生物種。
古道這段都在桂竹林中爬升,林中步道或鋪花崗石板或保留原始土徑。桂竹林步道上遇到十幾個同向的登山隊伍,超越後步道變為平緩抵達一處林下觀景台。
樹下觀景點有石桌椅,左右兩邊立有石柱,石柱上刻有「近覽梯田溪底路、遠觀天際太平洋」。眺望太平洋有些芒霧,田寮洋濕地上火車悄然走過,貢寮市區在陽光下顯的靜悄悄,稍有涼風吹過,與站長在樹蔭下休息聊天。
古道出樹林接上產道,續走產道抵達大嶺古道第二段入口的蛾酒桶山福德祠。土地公婆廟(廟中廟)位於蛾酒(敖樟)桶山山麓,石造祠堂寬85公分、祠高138公分、殿深95公分。古祠中的土地公與土地婆都捧著一筒錢幣,相傳在過去每年元宵節的晚上,附近的村民都會用到草綁緊當火把照明,陸續前往此地求橘子吃平安或求小錢賺大錢。
大嶺古道第二段入口是一條寬大的土路,兩側盡是大片翠綠的桂竹林,右側立有大嶺古道新舊簡略圖與大嶺古道解說:大嶺古道藏身在貢寮龍崗龍崗里境內,是以前除了草嶺古道之外,走往宜蘭的古道之一。大嶺古道古稱「茅仔埔嶺」,因日久無人通行而荒煙蔓草掩沒原有古道的痕跡..........
寬大土路一小段左邊路旁刻有「大嶺古道」的大石,左邊簡易木橋轉近後隨即古道路徑變小,稍有雜草但路跡很清楚,路徑一路走進濃密的桂竹林。在竹林古道終右邊出現「仁者樂山」的大石刻字,古道在竹林中右轉走過簡單的木橋,左側出現刻有「風景石」的大石,古道在平緩的爬升,但依然還在桂竹林中前進。
竹林古道中前進約10分鐘左側有一大片石面,石面上有一大腳印,此處原名大路墘(閩南語)意為大路邊的意思,北下可達槓仔寮市集,南向上山岔分二路;左通后水窟仔右達內寮仔,可想當年交通盛況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留下足跡,出此灣窪不管南上北下視野大通,可觀山看大海柳暗花明又一村。古人腳印上刻有詩:大樹自然栽、古路古人開、歷經霜與雪、足跡覆蒼苔。在大腳印後石面上又刻有:平日天天快樂日、晴時便是登山時。
大嶺古道沿途不僅古道質樸且竹林搖曳,石階青苔幽雅,古道旁不時出現大片的姑婆葉、美人蕉及蕨類,更增添古道的歲月氣息。古道漸趨平緩在山腰間繞走,中途從樹林間隙可清楚眺望貢寮的田寮洋及藍色海岸,真是難得的是野美景。
古道沿途的大石上開始出現動物的刻圖,有「白鷺鷥」、「台灣藍鵲」、「穿山甲」等。
原始的土路旁芒草漸多,路徑清晰經過一處山隘,看起來似乎是古道的鞍部。古道通過山隘繞到山的另一面,寬大的土石路旁林木、蕨類茂盛,桂竹林又出現在古道上,竹林下一樣蕨類遍布,青草輕掩路徑,走起來既輕鬆又舒服。
平緩的山腰古道又進入潮濕的樹林間,林下大石錯落,但每塊大石上都有動物或植物的畫圖,有青蛙、山貓與百和花的圖樣,相當傳神與活潑。
古道整理終在101年五月中旬完成重見天日,並舉辨「大嶺古道 風華再現」健行活動,古道沿途從此更增加了盧老先生所刻圖字,如「大嶺古道」、「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風景石」、「腳印石」、 「白鷺鷥」、「台灣藍鵲」、「野百合」、「青蛙」」、「山貓」、「穿山甲」、「茶油」及「龍馬精神圖」等,而讓人最稱讚應該是「石頭公」上刻的「龍字碑」,有人將此碑媲美草嶺古道上的「虎字碑」,古道無形中更添加濃濃的神奇色彩。
經過這片石頭動物區,古道走出樹林進入一片空地,空地周遭盡被芒花佔據,只露出中間一條青草小徑。左邊草地內的大樹下聳立著一塊超大石頭,就是「石頭公」,盧老先生在石頭公上刻有「龍字碑」。
此大石是古時在地居民膜拜的「石頭公」,昔日村民生難還常自願求給石頭公作契子,配戴其香火求好餵食。經年累月石頭旁長一棵野樹,綠葉成蔭,形成韻味十足樹石一家親之景。這裡是貢寮龍崗里,盧老先生就在大石上刻一「龍」字,形成「龍字碑」,與草嶺古道上的「虎字碑」有相互輝映之趣!
在龍字碑處的上方就是「蛾酒桶山」,上山的小徑長滿雜草,因天氣炎熱又小路雜草,與站長爬上去興趣闌珊,於是走產道下石壁坑。在石壁坑大姊的屋旁涼亭內休息吃便當,山水沖洗一番後踢近3.5公里的產道回到貢寮火車站,沿途炎熱異常,站長已撐起雨傘遮陽。
旅遊路線圖:貢寮火車站09:00→徐家村步道口09:40→廟中廟10:25→龍字碑11:10→石壁坑民宅休息11:20→貢寮火車站13:25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