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瑞華(荒野保護協會兒童教育委員會召集人,自然名:台北樹蛙)
荒野成立二十年,兒童教育組也成立二十年,從初期的兒童營隊到長期的陪伴弱勢兒童營隊,多個分會持續進行兒童親子自然觀察訓練,引領孩子走進自然。五年前,臺北分會嘗試運用公園半日活動及長期走讀社區方式帶領學校孩子更貼近身邊的自然;兩年前開始逆勢操作走進校園,透過八套環境教育課程,在學校課室外帶領孩子了解環境觀念體驗環境重要。
從2014年開始,這一年多來受邀約300多場,平均每月25場,在大臺北地區三十多所學校與近8000位師生互動,學習人與自然的相處。透過單次的環境教育課程讓孩子知道自然就在校園就在身邊,也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活與自然的關聯,瞭解改變自身對地球不友善的生活方式是必須的,而且不難。兒童教育組的長期目標組將帶領有興趣的師生走讀社區,以友善環境的角度審視周遭生活,最後進行改善的行動。
以下是兒童教育組臺北分會三十位志工團隊裡幾位志工的服務心得:
-
游秀娟(自然名:曼波)
我是鄉下長大的小孩。進入荒野,初期時看著小朋友因碰觸到樹幹而感到害怕、看到小昆蟲時露出嫌惡表情與尖叫,都讓我感到失落。孩子,不是應該在大自然中起舞嗎?漸漸發現現代孩子們消費觀念改變:水與電,打開開關就有;口渴,便利商店多的是瓶裝水;東西過時或壞掉,丟掉,買新的就好。全世界孩子都這樣生活著,就算專家聲嘶力竭地喊著北極熊的家快沒了,海底沒有魚只有無盡的塑膠垃圾,但這和我們的生活有甚麼關係,孩子不明白,暖化速度也不曾減緩。
透過兒教培訓,開始帶領著小朋友在公園、校園學習跟大自然共處也了解回歸簡樸生活方式與暖化的關聯。孩子投入課程的神情讓我對地球的未來逐漸懷抱些許信心。一份沒有薪水的志工工作,讓我獲得金錢無法買到的成長,找到退休生涯新的生命價值。更驚訝的是,透過教案與活動帶領,我自己也無形中建立起了簡樸生活的信念。
-
梁晏綾(自然名:芹菜)
一年前賴榮孝理事長有次和兒教組共進午餐,他說欣見夥伴把環境教育的觀念帶進校園,卻也憂心我們會急於灌輸知識、忙著傳遞規則給孩子,提醒我們學校裡是不缺那樣的老師!這也是我初期進入兒教組的困惑與擔心,翻看八套教案的內容設計,細想見習時前輩們的帶課方法,現在我開始有點懂了。
兒教組要給孩子的,不是更多道理,也不是更多「該怎樣、不該怎樣」的教條。我們要設法跳脫傳統教室的限制,藉由提問的模式,帶領孩子逐步討論;透過體驗的活動,引導孩子深刻體驗。環境為什麼重要?地球為什麼可貴?就在這80分鐘的課堂裡,陪著孩子一起來思考。
我們要悄悄地在孩子心裡種下一顆種子,種下一顆珍惜環境、愛地球的種子。期待種子慢慢發芽、好好長大。
-
蕭鳳蘭(自然名:菩提樹)
帶領「矇眼摸樹」的課程時,發現矇上眼睛後,會看見展現不同面相的孩子,有的勇敢直前、有的遲疑、有的完全不動,適時的引導可以讓頑皮孩子願意靜下來用心體會,讓膽怯不敢前進的孩子願意順著繩索慢慢踏出步伐,看到每個孩子到終點的感動,雖然不知道他們是否有好好和樹做對話,但摘下眼罩的同時,臉上充滿各種表情,我知道這堂課只是個開始。
-
謝玉鳳(自然名:冠羽畫眉)
我願是一顆傳遞理念的種子,在荒野兒教組行走兩年,我深刻的感觸到環境教育的認識與推動,不應僅是一種概念或口號,更重要的是如何從行為中具體實踐。在兒教組很容易感受到真心的愉悅,也很容易在此對人敞開心胸、從善如流,並更認真的對待環境這個嚴肅的議題,透過直接參與,發現到更多環境議題的小細節以及自己從未想過的教案觀點,啟發了自己持續關注的心情。但最重要的是,知道還有一群婆婆媽媽們跟自己一樣想用正確的環保觀念,更努力的以自己的方式參與、關心我們的生活環境!
-
卜心蓓(自然名:豆娘)
世界上沒有一套方法,可以決定教室所有的情境。學生是活的,環境是活的。來到兒教團體後,我感受到團隊共同努力為環境盡一分心力的氛圍;也看到孩子們接觸到活動體驗時興奮的神情。保護環境是一輩子的事,伴隨著他們的討論,我知道雖然我們選擇了一條漫漫長路,但只要能有一顆種子在孩子的心裡發芽,未來這條路一定能讓他們遮風避雨,充滿鳥語花香。
-
鄒名晅(自然名:小葉欖仁)
擔任兒教志工就像進行一場大冒險,因為我們往往不知道今天面臨的是怎樣的孩子,也常常不確定今天的活動會不會因為天候的關係而無法進行,也經常會自問:「這樣真的是最好的辦法嗎?」不過我們唯一確定是,這絕對是值得我們去冒險的事! 現在的孩子對於知識的吸收是很大量的,孩子大多都懂得節電,低碳,地球暖化,甚至是氣候變遷等名詞,但是當孩子跟我們一起實際操作或體驗的時候,他們才會發現,從生活中體會這些名詞時往往感到落差很大。
不知道氣候變遷將以多快的速度改寫我們的生活,就如同我們也不知道我們能改變孩子多少觀念,所以這是一場冒險,只是這場冒險沒有輸家,沒有終點,而是雙贏、是永續。
-
游秋玲(自然名:蚯蚓)
志工是志願服務,因為志工讓生活更豐富,但也需要把家庭照顧好所以要以自己許可的時間來安排。擔任隊輔和學員是完全不同的心境,在擔任隊輔的期間,有更多的機會發現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及法寶,讓我自己跟著學員學到更多,看到的面向也更廣。
-
王怡文(自然名:猴子)
怎麼好意思誇口談志工心得,我得到的其實比付出的多好多!
-
劉淑慧(自然名:月亮)
兩年前得知荒野招收兒教組志工,從未離開過我才三歲的女兒似懂非懂的同意這是件好事,所以當我上課時她願意配合由托育老師照顧。近九個月訓練結束接受志工證的那天,女兒非常興奮,不斷親吻我為我高興。她握著我的手說:「這個地球,我和我的孩子要一直住下去,謝謝媽媽和阿姨們到學校教哥哥、姊姊及我怎麼愛護大地媽媽,妳要繼續加油喔。」
加入荒野至今,女兒總是不斷鼓勵及配合我,並經常要求我分享荒野的大小事。因為荒野,她知道守護環境人人有責,肯定荒野是良善的團體,也讓我們母女愛的存摺不斷增加。
-
張瓊娥(自然名:翠鳥)
尋得志同道合的夥伴是喜悅,長達一年的培訓卻也難熬,人生悲喜時刻上演,愛與陪伴是唯一不變。進入校園才有力量,孩子們在冷氣房中成長,無法預期單次課程能有多少改變。傻子愚公,有時歡樂,有時無奈。期待種子埋下,終有發芽的一天,兒教一根根小蠟燭,持續發出淡淡的光芒。
臺北樹蛙把來到荒野兒教組的每位夥伴都視為一個小點,來到荒野是要圍一個圓,圓一個夢想與理想。不論小點自身能量強或弱、大或小、遲或早,都是圓不可或缺的一點。只要所有的點結合在一起,就會變成一個圓,一個可以往前推動的圓!身為著急人的臺北樹蛙幸運的遇到這群點點,一群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夥伴,環境教育課程只是個開始!
資料來源:荒野保護協會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