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不一定要跑到天涯海角,城市近郊就有許多可以定點觀察的事物,不需要走很遠 的路,一公里內的精耕細作,就足以讓人驚訝連連。生態觀察是最容易入門,也最適合闔家同歡的旅行方式,這一次,我們精選了台灣北部五處景點,觀察內容囊括鳥類、昆蟲、植物、潮間帶和泥灘地生物,選好你最感興趣的主題,這個周末即刻出發!
台北市北投區十八份拐圳步道
20多年前,還是家庭主婦的林麗琪,在一堂社區的繪畫課上,偶然接觸了畫筆,她越畫越起勁,從周遭的生活畫起,將自己平常散步、健行的北投郊山,都留在調色盤揮灑出的彩色世界裡。
路邊的野花和小草,在林麗琪的慧眼下,都是最佳男女主角,離她住處不遠的十八份拐圳步道,雖然名氣不甚響亮,清幽的環境卻是她取景的經常選擇。
位於十八份地區的拐圳步道,順著一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蜿蜒,放眼望去,紗帽山和七星山的形象都歷歷在眼前。雖然山巒自有其美,水圳本身也不遑多讓,為它生色添香者,正是上頭叢聚蔓生、性喜潮濕的蕨類和蕁麻科植物。
林麗琪像是點兵的可汗,一一唱名水圳上的植物群像,光是蕨類就有數不清的種類各顯神通。一般講到蕨類時,人們腦海裡浮現的形象都很類似,但是在林麗琪指點下定睛細看,拐圳步道上的蕨類真的都很不一樣:伏石蕨一片一片長出、身材肉肉的、會爬滿一整棵樹;半邊羽裂鳳尾蕨的葉形,就像名字裡所暗示,呈現不對稱的模樣;瘦瘦長長的書帶蕨,一整叢從石縫中冒出,既像彩帶又像石頭長了綠色的甲髮;生得粉嫩翠綠的栗蕨,是陽明山溫泉區的常見住戶;葉尾裂片漸窄漸小的短柄卵果蕨,則是林麗琪最鍾愛的品種。
這些交錯生長的蕨類,間或點綴著銅錢草一類的水生植物,讓水圳的岩壁看起來就像國家音樂廳裡的垂直植生牆,只不過換成了小人國的迷你版本。俯身觀察它們時,一種毫無人工矯飾、自然混搭的美感油然而生,多樣植物毫不突兀地湊和在一塊,好似造物主故意要露一手精湛的盆插本領。先哲王陽明的那句名言用在此處似乎也無不可:「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一條本來只是尋常路過的水圳,慢下腳步審視時,原來也可以如此不一樣。一旦明瞭這點道理,未來再次親近野外時,就不會再對它視而不見了。
初夏前來拐圳步道,正是冇骨消開花的時節,這種據說是蝴蝶最喜歡的蜜源植物,為步道吸引來不少翩翩嬌客。相較之下,終年開花的朱槿,此刻便不若冇骨消那麼受到蝴蝶追捧。路旁偶爾會出現一兩株開遲了的月桃,硬撐著要留下最後一抹春天的氣息。春天是拐圳步道最討喜的季節,趕在月桃之前,山櫻花、昭和櫻、吉野櫻便搶先一株接一株怒放,讓這裡成了北投居民的後花園。但是不意外地,這段期間,最讓林麗琪百看不厭的,是不那麼出鋒頭的華八仙,看到這種雪白野花綻放時,總提醒她又要準備過年了。林麗琪用精細的筆觸,原尺寸原比例,緩緩留住華八仙一期一會的身影,在明年重新相會之前,她有了自己專屬的方式,承載想念。
打點裝備
- 拐圳步道沿路多有遮蔭,即使是夏日午後也堪稱通風涼爽,但不要因此就忽略攜帶飲用水及遮陽帽。
- 想要用繪畫紀錄下沿途所見?挑選想要畫下的植物,就地先作速寫是一種方法,也可以先用相機拍下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不同角度的相片,當作參考資料,回家後再精筆勾勒。觀察當下若有所感,也可用文字謄寫在旁,留下自己的專屬隨筆。
- 林麗琪的新著《野花散步》,訂於2015年下半年出版,可與坊間野花圖鑑互文參考,各異其趣。
準備出發
- 於台北捷運北投站轉乘230、小25路公車,於龍鳳谷站下車,沿十八份產業道路步行可達拐圳步道入口。不介意多走點路者,也可於北投站轉乘小9、小26路公車,於頂湖站下車,先走一段頂圳步道,再接上拐圳步道。每年年初櫻花盛開時,頂圳步道沿途花影重重疊疊,煞是秀麗。
- 北投老爺酒店提供給住客的祕境探索行程中,就包含了拐圳步道(夏天改為坪頂古圳),可於訂房時先作預約。
行程有專車、專人作接送及導覽(www.hotelroyal.com.tw/beitou)。 - 除了拐圳步道外,大屯自然公園、丹鳳山步道,也都是鄰近適合作植物觀察的地點,環境清幽,也沒有過多遊客的干擾。(文/陳泳翰;圖/林麗琪)
更多台北一公里的小旅行,請參閱《孤獨星球雜誌》第45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