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百科】安全登山事前的整備與認識(上)

  • 柯正民
  • 26,370次點閱

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 教練柯正民 整編

前言                                                                

在台灣的高山環境可以說是沒有夏天(因為即使是夏天高山也會非常寒冷),氣溫也會隨著上升高度而變化,所以在準備上山攀登百岳之時,首要裝備的選擇運用就非常重要,打包更不得敷衍。

在秋冬季節登山更要注意防寒保暖,而想要走入台灣山岳,愉快輕鬆地在山稜間漫遊,享受山稜美景,只要稍加用心注意季節性的裝備挑選,再對照自已要前往的山域類型,就可以找到最適合的穿帶裝備,即能朝向春花綻放、夏浴青山、秋滿楓紅、冬雪紛飛的山稜景緻。  

不過為了預防氣溫變化,在穿著上一定要採洋蔥式的多層穿法,最基本的穿著就是在保暖內層長袖排汗衣,外面再套一件長袖透羊毛衣,但山中溫差變化可能會很大,因此一定要多帶一件注重保暖性的中層衣外套(羽絨衣、中空纖維、刷毛外套),以預防天氣突然惡化。  

另外,如果:長時間走在易受風吹影響的稜脊線上,即使在活動中體溫也很容易降低,這時候多準備一件刷毛外套或防水透氣夾克(輕便防風果凍衣)就會很方便。  

在行動時間不會感覺寒冷,反而還會流汗,這時你必須脫去厚層衣物,來調整體溫過熱,而產生過度的流汗,但當中途停下來休息或小休息時,你必須即刻要穿上衣服(夾克)保暖,(因為當我們活動暫停時,人的體溫就會開始慢慢下降,在發現自已感覺寒冷時,我相信你已經受到風寒),為了自身免受風寒,並依據氣溫穿脫,就能更舒適的享受登山之旅。  


(圖/123rf) 

壹、前進山林事前的準備   

一、山…讓我振奮精神   

無論是利用山林小屋來長途登山健行,或是成功攀登夢想中的高峰,或是在山裡露營時,我們都可以直接感受山岳的呼吸脈動。  

面對有點辛苦的旅程,內心深處卻感到興奮莫名,想要親近挑戰的鬥志正在燃燒…對於即將到來的心靈冒險!躍躍欲試,讓我們準備一步步感受山中之旅的魅力。  
 

二、迎向登山冒險   

雖然人們選擇塵世間的羈絆,永遠離不開生活的煩惱,偶爾小別繁華倒是一種逍遙,只因不能忘情於山水,且讓你我心田撩起山風,共享山林的詩情,以山為友、以林共舞,獻上我誠摯的心情,讓我們一同享受著蒼天浩大的胸襟。  

這樣的感受,唯有走入山林才能體會山林的美景,只有在山野之中,才能體驗特別的時光,這種的期望卻是人人相同。欣賞絕妙美景之時,心中湧現澎湃與感動,是令人難以忘懷,相信無論男女都是一樣。  
 

三、登山計劃   

「今年我想要試著攀登較難的山峰、高山百岳!」,如果:只是停留在想,曖昧不明的想像階段,沒有付出行動,想去登山的計劃就顯得不切實際。  

想要去何目地、在何時與誰一同登山、怎麼攀登、入山入園証、山屋、床位的申請、車輛接駁、食、衣、住、行、育、樂、裝備等等的計劃,要聘任那些熟悉山岳環境,有足夠能力及責任感的專業嚮導隨隊,在緊急與突發事件時能適時的應變處理,這些都是需要事先確認項目,應該要多多研究與考量。   
 

四、決定登山目的   

選擇山岳山峰,利用時間親近山林,健行、觀景、賞花、看雲海、日出、晚霞、古杉、藍天、楓紅、溫泉、往返登山,長程縱走…等等,享受大白然脈動。  

在山林裡共同分享團隊互助合作的默契,興高采烈的氣氛,讓心情輕鬆的面對挑戰,設立營點,共同分享炊煮食物、品茗、登山經歷,細訴山林裡的故事,可說是件最棒的幸福。  
 

五、決定目標山脈   

決定好「想要攀登山岳」,往往在攀登過程發生突發狀況,改變原先行程計劃。當遇到有狀況時,本隊團員將是第一現場的救護員,必須自己即時投入救援處理,處置過程若超出團隊能力之時,得立即對外發佈山難求援,並且自己必須承擔一切突發意外風險。  

未經評估:在不適當的環境、氣候下從事登山活動,並超出自身能力!不適當的攀登路線,就有可能性發生重大意外。在最初的山岳選擇,應該考量自身程度為最高要素,以安全、舒適、能勝任的行程為最優先,計劃無論在低難度,低海拔、山域行走都不可以輕忽,山林的危險因子。   
 

六、思考不同的登山路線

一座山:就有不同登山路徑,攀登不同的登山口,山林樣貌就完全不同與難易度差別。  

登山行程設定大致可區分為:  

1. 往返路線
上行與下行都是採取相同原路來回登山,上山時已經有走過一次緣故,在下山時就會倍感安心熟悉,萬一途中發生事故也可原路回撤。  

2. 環形路線
以環形徒步走一圈(所謂O型路線),再回到出發時的原點,不用走回原來的路徑,這樣可以有更豐富的沿途景色,更多元的登山健行路線。  

3. 縱走路線
就是將好幾個稜線山岳串聯在一起的走法,可以具體感受充實的登山成就感,在食、衣、住、行、育、樂等事宜,都必須隨著距離與天數不同,會產生不同的需求與變化,通常也會因團隊人員的體能差異性,行程跟著時間拉長,難易度也就倍增。  
 

七、收集山區情報資訊   

收集登山基本資訊是必要的,在登山計劃有相當程度的決策,就可以開始進行必要的情報搜集,並做好細節整理,可預先掌握瞭解山林的狀況。有關攀登路線、林道狀態、登山口位置、交通接駁方式、食宿營點、水源取得、人員組合、領隊嚮導的經歷、入山入園申請、天氣變化掌握、災害應變處理、撤退路線規劃、救援機制協調、留守人員設定、相關的注意事項等等,所以入山前的注意事項就顯得更加重要。如:  

1. 天氣狀況
登山成敗首重天氣型態,在出發前應確認一週氣象預報。關注每天預報變化趨勢,並仔細聆聽播報員解說,注意有無低氣壓的形成,這有利進入山林最後的判斷。  

2. 留守人員
當隊伍出發後留守人員設定就要非常的慎重,必須針對山岳環境、天氣變化、山域救難、救援機制等等,有相當熟悉並有能力執行者擔任。絕對不可以設定,不瞭解狀況、一問三不知的人,擔任你出團後的山下留守人員。若是發生突發狀況必須救援時,團隊將會求助無門,天氣變化、也沒有守護者為你團隊戒護。在事前你必須確實思考規劃。  

3. 交通方式
交通接駁條件、耍先確認公車時刻表,假日有否加班時刻,季節運行方面的限制,以打電話至當地營業所確認,或自行包車上山。  

4. 登山步道食宿營點
登山步道難易度、是否為熱門路線、人員總量限制、住宿山屋預定申請、紮營地規範、餐飲條件、水源取得、都是會應影行程成敗因素。  
 

※掌握氣候是登山前不可忽視的功課   

臺灣屬於海島型氣候,因緯度不同以時段把它區分為:  

1. (冰封期) 每年1月至3月為臺灣的冬季
以高山縱走行態活動就比較不適合,愈北緯度愈高冰封會比較明顯較長,相對愈南緯度愈低冰封期就會比較短。  

2. (梅雨期) 每年4月至6月為臺灣的春季
5月臺灣高山百花綻放,玉山杜鵑常讓人留戀駐足,卻是(農歷)四月清明時節雨紛紛,時而轉入夏天梅雨期,高山縱走行態要特別注意山區午後雷陣雨、豪雨、河水暴漲、山區雷電發生。  

3. (颱風期) 每年7月至9月為臺灣的夏季
在這個時段為最不穩定時刻,高山縱走行態,出門前必須察言觀色,是否有低氣壓的形成,出門前一週之內無低氣壓的形成,要一星期的縱走行程不成問題,但還是要注意午後雷陣雨、豪雨、河水暴漲、山區雷電發生。  

4. (穩定期) 每年10月至12月為臺灣的秋季
在這個階段為最穩定的時刻,秋高氣爽,高山縱走行態最為穩當,但還是要留意秋颱的威脅及陣雨,豪雨的發生,並嚴防風寒效應,日夜溫差驟變。  
 

八、與誰同行   

登山務必要攜伴同行一起走,若是獨自前往,遇到意外事故、生病、迷路等的問題!就會很難應付。  

那麼跟誰一起去呢?最理想的狀態是聘請一位有責任感,有能力應對突發狀況的專業嚮導為中心,集結體力程度相當的隊員組成隊伍同行,在山區行進時,遵從嚮導領隊判斷指示,彼此間互相協調幫助,並將同進同出一起行動視為最高鐵則。      

 

(以上安全登山事前的整備與認識課程,歡迎大家提供分享具體的建議與意見。)。謝謝!  

原文出處


系列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