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南庄:矮人、祖靈和消失的龍銀(下)

【文.陳泳翰】

祖靈的頭髮   

東河溪的上游,是一段幼年期的河谷地形,湍急的河流從源頭快速侵襲、下切,形成曲流深澗的峽谷美景。當車輛逆著河水的流向,沿著道路在短短的時間內迅速爬升,多少可以想見其陡峭程度;但真的停下車,從視野開闊處望出去時,還是會為這深峻的谷地、崢嶸的岩石大大震撼、傾心不已。  

谷地中最懾人的一段,有個美麗的名字叫神仙谷。風美溪和比林溪在此交會,匯流後再奔入下游的東河溪。溪水在落差甚大的岩盤上,切割出紋面一般的線條,好似提醒人,這裡可是泰雅族的傳統生活領域。事實上,泰雅族老人家對神仙谷有他們自己的稱呼方式--死亡谷--暗示溪谷的地貌變化太多,一不小心失足很容易就會釀成意外。  

如今當地雖然已經架設好安全的景觀步道,但從神仙谷吊橋往下俯瞰,仍然不見任何人烤肉或打水仗的蹤影。此刻正逢漢人習俗不得戲水的農曆七月半,又是泰雅族老人家的禁忌之地,好似為河谷的潔淨買了雙重保險;通透的水色,光是隔著一段距離眺望,就足以讓人消去滿身暑氣了。    

神仙谷。 【攝.張晉瑞】
 

來到神仙谷,就意味著距離鹿場部落也不遠了。在台灣的山地開發史上,鹿場算是比較晚登場的部落:距離泰雅族人發現這處嶙峋山勢中的平坦小台地,不過才兩百年左右的歷史。卻因為政治變化和天候衝擊,當地居民是三度遷村又三度重建。直到二十多年前,一部打著「看見台灣新視野」的四輪傳動車廣告,把鹿場之美重新帶回民眾面前,遊客蜂擁而至,泰雅族人們又陸續搬回老家營生。那一年,可以算是鹿場的觀光開國元年。  

高千惠是在15年前搬回鹿場的,現在一面經營斜坑民宿露營工作坊,一面從事自己喜愛的竹藤工藝創作。她說,「我喜歡鹿場的青山綠水、有空地可以讓我自己填土種樹、拈花惹草,也喜歡隨時都可以陪著人在老家的媽媽。」  

高千惠的工藝創作,最初的靈感就是來自兒時記憶中爸媽的巧手。在部落裡,光是以雙肩背負的籃子就有好幾種,她的父母親全都不假他人,每一件都親自以桂竹和黃藤編出。高千惠說,「桂竹跟我們泰雅族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常常會開玩笑說,你全台灣走一遍,只要看到桂竹林,就知道曾經有泰雅族人來過。我們不管遷移到哪裡,第一件事情就是種桂竹。」    

高千惠和她的藤編作品。 【攝.張晉瑞】
 

傳說中,泰雅族人本來住在洞穴裡,濕冷的環境讓族人時常生病,直到有一天,祖靈託夢告知,要用頭髮保護所有族人安居樂業。泰雅族人循著祖靈的指示找到了桂竹,比照夢中的啟示,用它蓋出舒適、安全的家屋,還拿它生火、趕小鳥、編織籃子,讓祖靈的頭髮得到極大化的利用。  

如今鹿場部落的四周,依然是桂竹林處處的好風景。高千惠雖然已經不需要再自己編織籃子採收蔬菜,但她把竹子和藤條的編輯工藝,提升到藝術品的高度。花瓶外型的藤籃上,編上了高千惠從生活周遭拾得的各項靈感--灑落一地的松針、清香撲鼻的梅花、溪底的游魚,當然還有不可或缺、一直守望族人的祖靈之眼--每一件作品平均都得花上三個月的功夫才能完成。  

鹿場之美,美在離青山綠水如此之近。它下連神仙谷,上接加里山,然而部落本身雖然寧靜,但幾經變遷,模樣早已不復當年。高千惠的下一個夢想,是要重新蓋起兒時遍布部落的桂竹屋。「小時候,爸爸和叔叔一起蓋出的竹屋,住上十幾個人都沒問題,爸爸還會在樑上綁繩子,讓我們屋子裡頭就能盪秋千。」高千惠懷念地說道,「雖然爸爸已經不在了,少了他的巧手,竹屋沒辦法那麼快蓋好,但是我希望有朝一日,外地遊客來到部落裡,都可以看見我們原本的東西,看見鹿場最初的模樣。」  

【更多南庄的精彩傳說,請參閱《孤獨星球雜誌》第48期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