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一公里的小旅行─馬崗篇

【文.陳泳翰】

旅行不一定要跑到天涯海角,城市近郊就有許多可以定點觀察的事物,不需要走很遠 的路,一公里內的精耕細作,就足以讓人驚訝連連。生態觀察是最容易入門,也最適合闔家同歡的旅行方式,這一次,我們精選了台灣北部五處景點,觀察內容囊括鳥類、昆蟲、植物、潮間帶和泥灘地生物,選好你最感興趣的主題,這個周末即刻出發!

 

新北市貢寮區馬崗潮間帶   

平日,陳楊文和一般上班族沒兩樣,有自己的小公司、一對古靈精怪的女兒。但是他們一家維繫感情的方式很特別:到潮間帶觀察生物,而且一作就是好幾年。問到過程中的樂趣,陳楊文可以洋洋灑灑講上好幾個小時,光是一間教室大小的空間,就足以讓他去了上數百次都不厭倦,還特地為它寫了本書,叫做《一個潮池的祕密》。  

這處藏了許多祕密的潮池,位於台灣東北角的馬崗,介於戲水勝地福隆和三貂角燈塔之間。這裡是一片廣大的海蝕平台,有珊瑚、礁岩,旁邊的大海正是黑潮與親潮交會處。馬崗從地形到生態,都是跑過世界各地的陳楊文鮮少見到的,即便前一周才在東南亞潛過水,看過熱帶的海底世界,回到台灣的第一件事,還是念著要去馬崗看看熟悉的「老朋友」。  

海水退潮時,馬崗的海蝕平台上就會陸續冒出許多積水的潮池,這個一般人稱為潮間帶的空間,是一不小心就會被忽略的生物寶庫。人們來到這裡,可以輕易地發現多種螃蟹、寄居蟹和螺貝類,彎下腰往水裡定睛一瞧,色彩繽紛、種類豐富的水下世界,更是讓人驚豔。  

從海蛞蝓、海綿、海鞘、管蟲,到寶螺、陽隧足、海膽、海參、海星,小小的馬崗潮間帶,已有數百種生物被記錄下來,許多甚至是台灣的新紀錄種。陳楊文說,頭上長有觸角的海兔,是馬崗的一大特色,尤其是眼紋海兔,數量比其他地方還要多。每逢春天,馬崗就會長滿綠藻,前幾個月不知跑哪去的眼紋海兔,便會像鮭魚返鄉一樣全部跑回來,遷徙的旅程至今是個謎。  

潮間帶的環境變化劇烈,生物們要適應潮起潮落,還有每天以不同強度擊打的浪花;大剌剌曝曬在陽光下的溫度落差,更是演化上的一大挑戰。如果有機會帶隊來馬崗作生態觀察,陳楊文會要大家想一想,不同物種到底在這裡發展出什麼求生之道?比方說,藻類為什麼總是黏黏滑滑?原來這是它們以柔克剛的手段,靠著身上的膠原蛋白保護,才不會被太陽曬死。又好比說,為什麼有魚長得跟枯葉一樣,還會跟著落葉一塊隨波逐流呢?原來這是它擬態、保護自己的手段。    

長得像枯葉的圓眼燕魚。 【陳楊文】
 

乍看之下,這樣的潮間帶探索,好像找不到什麼「有用」之處?不過陳楊文總是念念不忘海拉特.韋梅耶(Geerat Vermeij)的故事。這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世界首趨一指的古生物學權威,正是靠對螺貝類的研究,顛覆了許多演化生物學上的既有想法。而韋梅耶的故事之所以傳奇,在於他其實三歲就失明了。  

小學四年級時,這名盲眼小孩被一枚來自異鄉的貝殼勾起了好奇心,他想知道為什麼它和自己先前摸過的貝殼如此不同?在家人和師長的協助下,韋梅耶用雙手替代雙眼,一股腦地栽進海濱生物的世界裡,在貝殼上摸出一般人不會注意到的細節。這之後的數十年,韋梅耶遠赴世界各地旅行,搜集標本,最後建構出一整套紮實而美麗的學術理論,成為世人敬重的一方權威。  

在陳楊文看來,韋梅耶的生命故事,就足以說明潮間帶觀察蘊藏的無限潛力,更別提人類從模擬生物構造的仿生學、濱海物種身上採集來的化學物質裡頭,獲得多大的啟發和幫助了。世界的運作和進步,許多時候正是來自對大自然的純粹熱愛和謙卑學習,有用與無用間往往只是一線之隔。換個想法,台灣的四周其實是個巨大的寶庫。

陳楊文相信,這是一個人人都可以當「公民科學家」的年代。生物學界還有許多空白有待現場觀察去彌補,只靠一名實驗室裡的科學家是辦不到的;但若是有一萬人在野外作觀察、監測、記錄,這些寶貴的發現都可能在大數據的年代裡,改寫人們對世界的認知。  

親近大海,不但讓陳楊文一家人有了更多共通話題和共同回憶,也讓他找到許多交流同好,世界永遠新鮮、不乏味。    

這種名為「Elysia Tomentosa」的海天牛,正在吸食海葡萄。牠可以把從藻類身上攝取到的葉綠體化為己用,此後便能自行進行光合作用。 【陳楊文】 

 

行前須知: 

  • 潮間帶觀察,安全是首要考量,颱風天嚴禁冒險。出發前先上中央氣象局網站查詢漁業氣象預報,確認當日潮汐時間(cwb.gov.tw),到了現場也要確認風浪狀況,挑選浪靜時再作觀察。退潮時是進入潮池作潮間帶觀察最合適的時段。
  • 藻類生長處容易讓人滑倒,務必穿著防滑的鞋子以策安全。溯溪鞋是最常見的選擇,但在鞋底綁上菜瓜布也不失為克難但有效的方法。  
  • 海邊容易曬傷.不管是單純的陸上觀察或浮潛,最好著長袖、長褲等包覆性衣物,一則防曬,二則可以避免一不留神遭礁岩地形刮傷或碰傷。  
  • 潮間帶以就地觀察為原則,不將生物帶回家,也不讓生物離開水面太久。若要避免水面反射光的干擾,可戴上蛙鏡入水觀測,或是以保特瓶等容器自製觀察箱,將生物移入有水的觀察箱中再作觀測。  
  • 水底相機方便紀錄,也可以增加觀賞樂趣,譬如坊間頗受歡迎的Olympus Tough系列,防水能力、對焦速度、微距功能皆是上選,就相當適合於潮間帶、潮池中作紀錄。  
  • 夏天在馬崗作觀察,雖然來自東北季風的風浪影響減小,但是過熱的海蝕平台,會讓藻類難以生存,生物多樣性反而降低;到了冬天和春天,藻類大量出現,許多潮間帶生物都會回來繁衍下一代,這時前去觀察,收穫會比夏天豐富許多。  

 

準備出發: 

  • 國道客運台北西站A棟搭乘1811、1812路往宜蘭、羅東、蘇澳方向公車,於馬崗站下車。
  • 除了馬崗之外,北台灣的龜吼和野柳,也都是適合作潮間帶觀察的地點。  

【更多台北一公里的小旅行,請參閱《孤獨星球國際中文版》第45期】    

 

系列文章:【台北市】一公里的小旅行─北投篇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