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韋毅】
鹿港就像罈老酒,塵封著令人期待的醇美。跟我們一起走訪老屋改造的二手書店,在日式小舖品嘗口味奇特的冰淇淋,到童玩店裡尋寶,或是參加一場夜間導覽,體驗這個百年小鎮新舊並陳,最迷人的在地風貌。
1.到老屋裡逛二手書店
「鹿港有很多老房子被拆掉,或是只留下建築立面。」書集囍室老闆黃志宏拿起毛撢,環顧滿室書籍,輕輕揮去書上的細塵,聊著現在鹿港老房子在財團大舉進駐後,面臨的存廢問題,「但老房子的重點不是只有立面,應該還要留下格局。」
「我是二港人,在鹿港旁邊的福興鄉長大。」由於父親是鹿港的刨刀師傅,黃志宏從小就在這兩個距離不遠的小鄉鎮之間成長。25歲離鄉,在外奮鬥了24年後,他決定帶著妻小回到鹿港。「我還是喜歡鹿港,而且決定搬回來就要住在巷子裡面。」
他們找到這座昭和6年(1931)的老房子,巴洛克式的外部洗石子立面,融合東洋與閩南的內部格局,還有鹿港老屋最經典的街屋長形格局,這棟原本經營布料貿易的東洋行,融合各種風格的建築形式,體現了當時歷史與生活的脈絡。「可是當初這棟房子的屋頂塌了大半,幾乎像廢墟一樣。」於是他們尋訪了曾住在這棟房子的前屋主親戚,也找了擅長傳統工法的老師傅,為的是拼湊起大家的記憶,「我們努力恢復原有的格局,讓房子回到該有的樣子,才能反映當代生活的背景與文化。」
原本在中部從事廟宇田調的黃志宏,回家鄉開書店這事,起初並不在計畫之中,他的太太補充,「決定開間書店,當初是為了維持最基本的營生,也覺得賣書是一種社會企業,更希望在地小孩有地方可以去。」於是對於開店全然陌生的他們,選擇了看起來相對單純的「賣書」。
當時黃志宏夫妻倆要在杉行街開店,其實鄰居都是抱著觀察的心態,畢竟在921地震過後,修復耗時的龍山寺使得人潮移往天后宮周邊,能否把書店做起來,大家都在看。開店已一年多,如今每個走過杉行街的鹿港人或旅人,都忍不住被這間古樸的書店吸引、駐足,書集囍室甚至成了杉行街地標,也讓他們知道,自己當初努力復原房子的心血沒有白費。
「如果讓老屋成為古蹟,或許房子的任務就完成了,但如果能在裡頭生活,延續的是它的生命。」採訪同時,鄰居的小孩開始聚集到書店來,原來每周三下午是黃志宏的說故事時間,他的太太笑說,「我們希望書集囍室就像雜貨舖一樣。讓鄰居都願意到這裡來待著,聊聊天,聯繫情感,甚至說說八卦也好。」
- 書店後方及二樓為茶室,為保持店內環境品質,參觀與低消25元;周一、二公休,周三15:00 至15:30 為說故事時間;彰化縣鹿港鎮杉行街20號。
- Facebook搜尋:「書集囍室」
2.在童玩店裡尋寶
走在龍山寺旁的三民路上,多數人通常不會注意到有間隨意擺放著童玩、不甚起眼的店面,但其實現在台灣多數老街的童玩店或雜貨店,大多是從這裡批貨,買進童玩的。
早期大陸移民渡海前來鹿港,因民間信仰打開了雕刻神像的市場,隨後也發展出興盛的木雕業,更在台灣光復後達到頂盛。新大成童玩店老闆蔡慶伸的父親同樣也是做木器起家,後來又幫人代工、加工做起童玩。蔡慶伸說,「以前的童玩都是用木頭做的,家裡有木雕的底子,所以我在三十多年前便決定自己做童玩,自己賣。」
蔡慶伸在店裡頭翻出許多陀螺,一顆顆展示出來。「光是陀螺就有十幾種類型,有魔術陀螺、大型陀螺⋯⋯你看這顆,頂端打磨得很細緻,最久可以轉到五分鐘。」他又拿起重新流行起來的劍球,或是讓人得花點時間才能找到機關的魔術盒,還有竹蜻蜓、達摩不倒翁,帶著益智興味的方塊一條龍,甚至是以前出口日本的玩具,令人目不暇給,如果他興致一來,說不定還會多教你幾種翻板的玩法。
「現在的小孩很幸福,玩具選擇太多了。」所以買童玩的散客少了許多,有些童玩一整批做出來,可能得要等個三、四年才能賣完。「但也因為鹿港剩沒幾間童玩廠商,很多老街的雜貨店都會跟我批貨,」蔡慶伸堆起靦腆笑容,「生意都還做得下去。」
然而新大成最迷人的地方在於,走進店裡不僅像是在緬懷童年時光,便宜實在的價格更是讓人不虛此行。
- 陀螺30元起,中型劍球60元,達摩不倒翁80元;04 778 1270;彰化縣鹿港鎮三民路128 號。
3.小巷弄裡的手工香包達人
杉行街上偶爾會飄著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尋香而至,會發現味道是來自於周月容香包店。香包達人周月容笑說,「有時候啊,我會把要塞進香包的檀香粉拿來燒,吸引客人。」
「新娘出嫁後,如果到隔年端午節都還沒有懷孕,就會做香包送給街坊鄰居的小孩子,讓他們沾沾喜氣。」周月容一邊說著,同時拿起兩塊裁剪過的緞布,一針一線熟練的縫製起來。
一般人都知道,香包是讓小朋友在端午節佩戴以做為驅蟲避邪之用,但周月容說,早些年代的物資缺乏,男女朋友談戀愛時,女生往往也會自己縫製香包送給男性,做為互訴情衷並展現手藝的小禮物。
「早期的女生沒有工作,大多在家相夫教子,所以做做手工藝也成了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原為嘉義布袋人的周月容在民國65年嫁來鹿港後,鄰居一位阿婆送了她幾個做工細緻的刺繡香包,念家政科的她被小巷弄裡的手工香包達人勾起了興趣,開始跟著阿婆學做起香包。
「那時候的生活也沒什麼事情做,所以就會做香包送給鄰居。」但當時的布料不多、價格也不便宜,為了省錢,香包往往都是用做衣服剩下的「邊角料」,布料樣式相對樸實。沒想到香包頗受歡迎,更在龍山寺的展覽中博得好評,周月容的香包逐漸打響了名號。她甚至還能裁剪黃綿布,純手工縫製出立體能站立的小老虎香包,樣式雖然簡單,卻充滿質樸的手感。
後來,她開始使用式料更精緻的緞布來縫製香包,用金線滾邊,再填入棉花、艾草粉、檀香粉等五、六種中藥材,一個個發散著淡淡中藥香的香包便成形。「手工縫的香包,一針一線都牢牢固固的,絕對可以收藏很久的。」
- 手工香包50元起,小型香囊教學每人100元起,大型香包教學每人300元起,5人以上開課,須事前預約;04 777 2840;彰化縣鹿港鎮杉行街11號。
4.體驗生活況味的夜間導覽
微風吹進與鹿港老街相隔不遠的後車巷,吹散蒸騰了整日的褥熱,昏黃的夜色斜影像藤蔓一樣,慢慢攀住了整片紅磚牆,小魚站在一座彷彿牌樓又像碉堡的建築工事前,清了清聲音說道,「這是鹿港的隘樓,你們知道為什麼鹿港要蓋這樣子的建築嗎⋯⋯」而他的跟前,有幾位來自各地的遊客正專注的聽著小魚的導覽。
這條夜間導覽路線的主辦單位是由小艾人文工坊發起,主要由老闆許書基與小魚兩位在地人擔綱,導覽的起點通常是隘門,避開炎熱的白天,選在飄起涼風的傍晚出發,因為此時的觀光人潮散去,鹿港才能漸漸顯現出真實的生活樣貌。
小魚帶著我們穿行在後車巷裡,巧遇編織蒸籠的師傅,老人家用鄉音極為濃重的台語與我們親切話家常;接著前往鹿港第一公有零售市場,這座市場外大多數的攤位會有三個攤販早中晚輪流擺攤,「可能上午賣麵線糊,下午賣肉圓,晚上則又換成了木瓜牛奶,把空間利用得非常徹底。」所以什麼時間該吃什麼小吃,在地人自有一套完整的理論,想吃什麼,問在地人就對了。
接著在主祀戲曲之神的玉渠宮裡尋找畫在橫樑上的派大星或多拉A夢,然後繞進九曲巷、杉行街,一路聽他說鹿港人的生活,最後來到終點站龍山寺,結束約莫二小時的行程。 如果想要體驗鹿港的真實況味,不妨待個一晚,參加一場由小艾人文工坊舉辦的夜間導覽,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 每周一固定提供夜間導覽,其他時間採預約制,住客免費,非住客每人250元,10人以上成行,須事前預約;導覽時間為18:30 至20:30;0973 365 274;彰化縣鹿港鎮後車巷46號。
- Facebook 搜尋:「小艾人文工坊 Backpacker」
- 傍晚的蚊子稍多,建議穿著長褲或準備防蚊液。
5.看老師傅手工製香
「摻了石灰的線香,燃燒後的香灰不容易斷,而且掉下來會燙人,那不是好的香。」 榮芳堂香舖的黃漢榮老先生手握一大把沾水的線香半成品,攤成扇狀,在裝盛了檀香等藥粉的大竹簍上拍打了起來,被撢起來的藥粉在陰暗的磚房裡飄著,散發溫順的香氣,他接著說,「真正好的香,燒完以後香灰容易斷,掉下來卻不會燙人。」
黃漢榮15歲就跟著當時的老闆學做香,也是製香在大量被機器取代以後,在鹿港少數還堅持用純手工製香的老師傅。他說,製作線香,要先把竹子剖成直徑1.4釐米細的棍子,浸水後沾黏遇水會凝固的楠樹皮粉,接著再浸水,再沾黏混合楠樹皮、檀香等藥材的香粉,這樣的步驟重複四次後,手工香便已接近成品,最後只要在太陽底下曬六小時,染紅香腳即可。
黃漢榮說,做香的技術不難學,幾個月就能夠稍微上手了,但真正難的部分是配方。「做香最主要的原料大概就是檀香、沉香,還有中藥配方。」但是沉香與檀香的比例要多少,得加入哪些中藥,楠樹皮粉要加多少?各家都有自己拿捏的配方。他拿出這個月的原料採購單,讓我瞄了一眼藥材:「丁香、甘松、木香、大茴⋯⋯」他說,早期製香的原料與配方通常是不傳外人的,但當時老闆見他工作勤奮,便把珍貴的配方交給了他,也讓他決定以製香為職志。
67個做香的年頭過去,今年已82歲,但身體依舊硬朗的黃漢榮仍然能夠雙手穩當的舉起大把線香,俐落的撢上香粉,「其實做久了,哪一把是自己家做的香,我們聞一下就知道了。」
- 手工香1台斤80元起,香環1盒50元;04 777 4287;彰化縣鹿港鎮興化巷58-1 號。
6.徜徉手工麵線的白色波浪
很多人來福興鄉找阿義手工麵線,不只為了買麵線,更為了拍攝現已不常見的曬麵線畫面。然而,要找到這個曬麵線的三合院,得彎進一條看似荒僻的小巷道裡,在拐了幾個彎,幾乎要讓人放棄時,才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地看見三合院。
在三合院的最邊間裡,厚實磚牆隔絕了外頭熾熱的陽光與溫度,稍稍陰暗而飄著麵粉香的空間裡,固定著一串串掛在竹棍上的白色粗麵條。林正義手持竹棍穿入麵條,後退、雙手一拉,麵條便在反覆兩、三次如儀式般的動作中,拉得更長更細,更接近麵線的樣貌。
室內的儀式完成,接著便是地心引力上場了。他把竹棍連同麵條掛在一旁的木架上,比著一個接近地面的高度說道,「等麵線快垂到地上時,就可以拿到外面拉最後一次,然後曬日頭了。」
林正義說,做麵線這項手藝傳到他已經是第三代,算算有一百多年了。今天由他的母親和太太負責外場,準備一起拉最後一次的麵線。他的母親說道,「以前做手工麵線就像副業,早上忙完田裡的工作,下午就來做麵線,不過早期我們大多只是做來自己吃而已,拿出來賣的比較少。」
鹿港福興鄉雖然靠海,但吹來的風乾燥,日照充足,於是做出來的麵線漸漸打響名號,有不少人就兼著做這項副業,幫忙撐起家計營生。「手工麵線通常都會比較黃一點,這是沒有漂白、自然的顏色,而且口感比較好。」
林正義的太太把麵線掛在竹竿上,穿入第四根竹棍,一邊笑說,「做麵線最辛苦的就是要曬太陽,但遇到西北雨又無法工作,我們也是看天吃飯啊!」儀式完成,她和婆婆合力把拉得細長的麵線吊掛在木架上,白色的麵線敞在太陽下曬著,緩緩迎風飄揚,畫面美極了。
- 麵線一包65元╱1斤;下雨天公休;04 778 3133;彰化縣福興鄉福興村(路)129巷9號。
7.吳敦厚大師的燈舖
「古早時代,做燈籠的手藝,是傳子不傳外人的。」吳榮鑾是國寶級燈籠大師吳敦厚的兒子,此刻正在燈舖門口聚精會神的畫著燈籠,毛筆蘸著朱紅色顏料,一筆一筆在帶著弧度的燈籠上描繪出端正字體。他停下手上工作,開始說起自己的父親,一位在鹿港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被稱做等同「燈籠史」的大師。
吳榮鑾說,「以前鎮上有位王玉珪先生,他們家做了五代的燈,我父親小時候就常常到他家門口看他做燈。」雖然製燈不傳外人的習慣無法讓吳敦厚正式拜師學藝,但王玉珪並不排斥讓他在門口看,於是吳敦厚小時後便用「看」的方式學做燈籠。後來,王玉珪的兒子並未接手家族事業,吳敦厚擔憂製燈傳統將在鹿港消失,所以民國29 年開設了「吳敦厚燈舖」,無師自通的他,決議扛起傳承製作燈籠的重任。
繪製燈籠必須精通民間禮制,皇帝或媽祖燈籠上的龍可以畫五爪,王爺的龍僅能畫四爪,祠堂的燈籠必須是白底紅字,為不同的場合或身分製作燈籠,早期都有嚴格的形制。因此,精通禮制也成了吳敦厚在製做燈籠最基本的素養。他的做工與畫工更是細緻,無論中國龍、花鳥、八仙神明等,都在他揮灑自如的畫筆中躍然燈上。吳敦厚不僅在民國77 年榮獲「薪傳獎」,作品更曾被印製成郵票,而充滿傳統味的燈籠,經常被拿來當作台灣在國際上贈與友邦使節的禮物,就連知名歌手Lady Gaga前幾年來台灣開演唱會,都曾獲贈燈籠,與吳敦厚留下合影。
若是走在假日熙來攘往的中山路上,應該不難發現掛滿燈籠的吳敦厚燈舖,仔細看,或許就可以看到這位高齡92歲的國寶級燈籠大師。
- 小型手工燈籠約300元起;04 777 6680;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310號。
8.到ㄕ公館弄獅、畫獅頭
你一定看過舞龍舞獅,但應該不太清楚兇猛獅頭要怎麼做出來。來到ㄕ公館工坊,不僅可以近距離見到獅頭的製作,甚至還可以小試身手,彩繪小型獅頭。
施竣雄目前是桂花巷藝術村的駐村藝術家,25歲開始製作獅頭,至今已30個年頭過去。「我父親是製做小型獅頭玩具的師傅,而我在退伍後也只是把這當作副業來做。」然而真正做起獅頭的契機,是一間武館找上門來,向他父親訂製獅頭。由於當時父親已過世,在武館的力勸之下,施竣雄接下了這個工作,做出第一個大型獅頭。他說,「漢人在中部開墾初期,為了保護村莊,所以成立了許多武館。」這些武館集結地方子弟保衛家園,練武之餘,也練習舞獅,「所以每個武館都有自己的舞獅,有自己的花紋和特徵。」
做顆獅頭費工也費時間,得先用泥土捏塑出獅頭的模型,等乾燥定型後,接著用紙張以及紗布糊在模型上,待糊上了八或九層,才能敲碎泥土模型,留下紙面,接著進行架竹片、上色等步驟。後來,有更多的廟宇及武館找施竣雄製作獅頭,他掛在藝術村裡的大獅頭,便曾在大甲媽祖遶境時出借。他說,「其實我在製作獅頭時,常常是各地的廟宇或武館告訴我:『要畫什麼樣的獅頭。』然後我才開始製作,自己也像是在收藏獅頭臉譜一樣,甚至現在接到訂單會多做一隻,好讓自己收藏。」
來到桂花巷藝術村,不妨到ㄕ公館看看展示出來的各方好獅,如果手癢了,還可以畫隻屬於小獅頭帶回家。
- 獅頭彩繪DIY150元;周一、二公休;0911 111 430;桂花巷藝術村15號。
- Facebook搜尋:「ㄕ公館工坊」
9.日式情調冰淇淋小屋
「鹿港有名的店家很多,但大多是傳統的店,我們想要有點酷的東西。」店長端出小黃瓜口味的冰淇淋,「所以開了這間店,取名叫食驗所。」
來過鹿港的人或許會發現,小吃確實很多,但真正能夠讓人坐下來悠閒享用甜點的空間卻非常有限,而開店一年多,專賣冰淇淋和蛋糕的食驗所,正提供了一個帶著日雜風的新去處,店長笑說,「小鎮築夢,大概就是我們會把店面選在鹿港的主要原因吧!」
這是個空間只比車庫大一點點的小店,距離鹿港最熱鬧的中山路一分鐘腳程,原本只是個普通的邊間小倉庫,在幾個年輕人的改造下,變成了饒富日式風情的小店。
由於鹿港的夏天炎熱,只要在戶外走幾步路便往往讓人汗流浹背,所以店長等人決定推出軟冰淇淋迎戰夏日。所有人每周開一次會,討論下一季的冰淇淋口味;更決定每一到兩天就變換口味,出現過的口味也不會重複。「雖然口味不重複可能會讓回流的客人失望,但是,多變才能符合食驗所的精神。」
開店一年多,食驗所已推出一百多種冰淇淋口味,甚至還有番茄、接骨木、小黃瓜等令人意想不到的口味,但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特殊口味吃起來不僅沒有違和感,甚至還挺美味的,足見其這些年輕人的用心絕對不只是用在噱頭上。
「我們想讓來鹿港的旅客有點不一樣的玩法,不要只是天后宮、玉珍齋、阿振肉包的標準行程。」店長笑了笑,「這就是食驗所的使命。」
- 冰淇淋75 元起(甜筒為主);周三、四公休;04 777 7575;彰化縣鹿港鎮親民路188-1號。
- Facebook 搜尋:「Kenny Lab 食驗所」
10.在樹蔭涼風下捏陶
「我希望讓更多人體會到,創作可以是休閒、柔軟的,甚至,我們可以就在樹下捏陶。」陶藝家施性輝在他位於福興鄉,甫開放不久的園區裡說道。園區四周盡是綠油油的稻田,雖然日正當中,但躲在他親手栽種的樹下,涼風徐徐吹來,早已帶走了炎熱暑氣。
鹿港人施性輝提到,以前的鹿港也曾有燒陶業,然而由於海港貿易往來頻繁,加上後期塑膠製品的大量使用,使得陶藝這項產業內移,未能在鹿港沿續,也因此較少被關注。
求學時期便主修陶藝的施性輝,於民國86 年在龍山寺旁開設了一間陶藝文創館,他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將木灰、稻灰、蚵灰,甚至鐵屑加入釉料裡,「甚至連洗澡時燒柴所剩下的木灰,我都拿來使用。」而這種實驗性的嘗試,其實也是他期待的「不穩定」,讓每次的陶藝創作更獨一無二。「所以我的作品絕對找不到一樣的。」
除了創作,他也讓到訪鹿港的遊客能夠親自參與陶藝,因此在龍山寺旁的鹿港燒陶藝館不僅展售他的創作,同時也讓客人體驗陶藝的樂趣。十年前,他在福興鄉的稻田間買下了一塊地,親自種下每一棵樹;十年過去,當這塊地上的黑板樹、樟樹長成足以遮蔭的高度時,他決定把陶藝體驗的場地從龍山寺旁的陶藝館移來這個新的園區,讓民眾在稻田林蔭間做陶,也實現了他原本對於創作的期待。
- 鹿港燒陶藝館:陶杯280至490元;0910 080 468;彰化縣鹿港鎮金門巷81號。
- 福興鄉園區:DIY玩陶150元起;平日須預約,周末則有老師駐園;彰化縣福興鄉彰鹿路六段504巷。
- Facebook搜尋:「鹿港燒陶藝文創館」
【更多鹿港的在地滋味,請參閱《孤獨星球國際中文版》第44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