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葉鎮中
緣起什麼是「無痕山林」?人類進入山林中有可能不留痕跡嗎?一聽到這個名詞,許多人心裡浮現了疑問,也有人對LNT(Leave no trace)這個從國外輸入的新玩意兒,感到納悶:在美國建立起的原則,可以運用在台灣的山林嗎?今年年初,林務局與外展教育學校引進了美國LNT高階教師課程,於是我們隨隊採訪,幫助大家搞清楚LNT究竟在「玩」些什麼!
影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台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面積屬於山林。每到假日越來愈多登山客走向山林,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但是,總有許多煞風景的事,一點一點侵蝕著山的寧靜美好。
為了將登山客對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國家公園與森林遊樂區都有許多規範,但這些規範往往成效不佳。根據美國林務署的研究,百分之九十的民眾在山林中的行為是受號環境教育的影響,只有百分之十的民眾是受到法律或管理條例的約束。要怎麼樣才能將愛惜山林的態度,內化到每個人心中,並且提出一套切實可遵行的做法?一項稱為LNT的運動,開始了!
LNT是Leave no trace的簡稱,台灣翻譯為「無痕山林」,它的中心思想是減少享受大自然的人對環境造成的衝擊。在美國,無痕山林運動已經建立起一套制度化的操作準則。今年年初,林務局與外展教育學校合作,引進美國無痕山林高階教師課程,包括林務局與國家公園的步道管理者、登山團體與學生等登山步道的使用者,故同聚集在大雪山山區參與五天的訓練,希望無痕山林運動在管理者與使用者的交互激盪下,能在台灣發芽。
參與這次LNT高階教師訓練的成員,每一個人都要準備一項主題進行「示範教學」,發揮自己的創意,透過演戲、討論、遊戲設計等各種方式,讓無痕山林的觀念,深入每個人心裡。
無痕山林的第一步是「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為了達到輕量化的目的,登山的食物與裝備都要「斤斤計較」。在登山的行前規劃中,食物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不但要注重營養,減少廚餘產生,還要盡可能減少包裝。另外,燃料也盡量使用可以重複填充的去漬油。
無痕山林的第二步驟是「在堅實的地表行走與露營」。負責這項主題的國立體育學院助理教授謝智謀以遊戲的方式代替說教,讓參與的人自己去想像,如果自己是一片柔軟的草皮,卻被登山客不斷踐踏時的慘狀。
根據LNT的原則,在已有步道的地方,我們應該盡可能走在步道上,如果是在沒有步道或步道不清楚的地方,應該要分散行走,減少同一個地點被重複踩踏的機會。
露營地點的選擇也是一大學問。曾有一項研究指出,在同一個地點連續紮營五個晚上,當地的植物就無法正常生長,生態也會遭到永久的損壞。為了保護山區的植被,應該選擇堅硬的地表紮營,紮營地點也應該持續更換。另一個要注意的,是紮營地點必須和水源保持七十公尺以上的距離,避免污染水源。
除了以上兩個原則之外,無痕山林還有其他五項原則:「適當維護環境處理垃圾」、「勿取走任何資源與物件」、「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保育自然環境與野生動植物」、「尊重其他的山林使用者」。這些觀念說起來容易,實際執行起來卻也沒那麼簡單,需要每個登山客自發的努力與習慣的養成。
曾經有人說,對於真正愛山的人來說,上山的過程就像一顆石頭,靜靜地回到原本屬於它的位置,不帶來任何侵擾。而這也正是每個愛山的人,選擇走向無痕山林的原因。
本文轉載自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第419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