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Hanchor:裝滿一背包的熱情

  • GQ雜誌
  • 13,901次點閱

採訪當天,為了找到Hanchor的位置,我們走進人口密度極高的新莊民宅巷弄裡,就像入了迷宮一樣,只能憑著附近傳來的踩踏裁縫機的聲音判斷方向,即使後來找到了正確的門牌,還是不敢輕易按下電鈴,只怕打擾到其他住民,這個今年榮獲慕尼黑戶外裝備展ISPO新品牌獎的Hanchor,就是以如此低調的身段,隱身在台灣的小角落。

走進Hanchor辦公室,包括品牌創辦人謝章天在內的三位前場人員負責行銷和網站相關工作;後場四位則是實際執行製作的阿姨和現場監督。別小看這個七人小組的編制,Hanchor出品的每個包袋,從打版、裁布到完成背包,都在這個小工坊裡完成,謝章天很自豪地說:「這裡的每個人都會使用裁縫機,我們沒有強調純手工,但獨立製作。」

年僅34歲的謝章天,曾經是台灣攀岩抱石男子組第二名、喜歡爬山、熱愛溯溪,看他有點黝黑的皮膚和精練的身型,怎樣也無法與裁縫機連結,「這裡每個包款都是我自己打版的。」7年前從毫不相關的地震研究所畢業的年輕人,到底怎麼走到這一步?

謝章天在讀大學時,就是登山社社員,為了愛爬山、喜歡玩裝備,還跑去戶外用品店打工,但嘗試一段時就後他發現:「賣東西只是推銷,我比較喜歡把自己的想法真正放進產品裡。」所有裝備裡,他又特別熱愛背包,「它是裝備之母,無論旅行或登山,都是把生活所需揹在身上。」當時光是30至50公升的背包,就蒐集了50多個,對他來說,背包就像女人衣櫃裡的衣服一樣,永遠都少一件。

但買來的背包,即使是客製化產品,還是無法完全滿足他。謝章天畢業後,居然為了更了解背包,跑到布工廠工作,放低身段慢慢學習認識布料和基礎打版。他甚至還特意上了一些製作衣服的課程,回家就拿現有的家用縫紉機,參考國外Hardcore玩家改背包和DIY做背包的手法,試著把自己的想法轉化為成品。但製作成熟的產品談何容易,謝章天做了很多嘗試,就是找不到竅門,「即使看再多影片和教學,還是不知道怎麼做得好、做得有效率,又能達到心裡想要的樣子。」他乾脆請教曾經菲律賓一家專做客製化背包的獨立工坊,後來甚至直接到菲律賓,住在師傅家兩個月,跟著做背包,學會背包的車縫和打版。

基本功學會了,他把自己關起來再花一兩年的時間慢慢摸索,「這段時間我設定某種需求使用的背包,做出來不滿意地方不斷修改,直到能說服自己,再找其他需求,不斷重複這樣的動作,當做練習。」別看現在Hanchor產品表上,洋洋灑灑列上數十款功能不同的背包,「其實每種款式前面至少要做四五次樣,每一個樣幾乎就是一個完整的包。」成品完成,還得進入實測考驗,比如近期推出的Breccia旅行背包,謝章天特別為它安排一趟紐西蘭自助旅行,回來之後根據實際狀況,再修改容量、夾層以及便於行進拿取的外掛系統。其他攀岩粉袋、登山背包、輕量化裝備等產品,謝章天也堅持要自己實際試用,害我們忍不住笑他,這份工作根本是他為了能不斷出去玩樂而找的最佳藉口。

Hanchor和時下年輕人創業的路跡有些不同,在Outdoor市場中背包這塊,早就被Arc’teryx、Osprey、Gregory這些老品牌瓜分得差不多,更何況它又有複雜的背負結構和輕量邏輯,居然有人願意花這麼大力氣、如此執著地只為了做出符合需求的背包,那份熱情早就超越喜歡裝備、熱愛戶外活動的單純想望,「我從成立品牌之前,因為沒辦法天天待在山上,平常在家就會背著登山背包,感受它的舒適度、肩帶角度和背帶長度,有時候一揹就是幾個小時,甚至還會忘記卸下來。」

他們靠攀岩粉袋結合粉球的專利創意,透過Kickstarter在國外打開知名度,更獲得今年慕尼黑ISPO主動邀約入選新品牌大賞(與全世界創立三、四年的新品牌,角逐50個名額,是台灣第一個入選的品牌),謝章天很坦白的說「因為參展很花錢,如果不是受邀,我們也不會主動去。」他會這麼說,最大的原因當然是後場生產線,「我們的製作成本,一定比越南、中國還要高好幾倍,光是人力支出成本就差異懸殊,連批發價我都開不出來,現階段我們比較希望把品質直接回饋給消費者。」

研究所論文獲得國際期刊獎後,教授還以為謝章天會回去繼續往學術深塔走,沒想到他居然轉了彎,跑向讓大家出乎意料之外另一個賽道上;近10年後,他在ISPO拿到另一項國際肯定,我們不想為Hanchor套上台灣之光這類俗氣的字眼,但成立品牌才三年的Hanchor,確實挺令人期待!(文—詹筱苹   攝影—楊謹毓)

原文出處

Hanchor官方網站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