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樣的強大動力,可以讓一位台大博士生願意待在美國自然的山徑裡 3 個多月擔任義工,向國外專家學習如何維護不留痕跡的山林步道?返台後又一頭栽入「千里步道運動」,傾力將「手作步道」無痕山林的理念推廣給更多人呢?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當我們享受大自然帶來的一切美好,同時也要思考如何減少人們對於環境的破壞,對大自然多一份尊重,人也會變得更健康。」她是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也是台灣最早推動「手作步道」概念的先行者。
台灣最早推動「手作步道」概念的先行者──徐銘謙(圖片來源:Ben Wang)
步道是走進大自然的途徑 不是貪圖便利的捷徑
「對我來說,爬山是一種重新獲得能量的方式,在山林裡你不得不去面對自己,雖然過程很累,卻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單純美好。」健行資歷將近 20 年的徐銘謙,從學生時代就喜愛爬山,對於台灣各地山徑相當熟悉,更有種超乎想像的熱情。在親近山林的過程當中,她開始關注生態環境議題,自己也成為把生命奉獻給步道的人……
無痕山林的思維需要讓更多人了解,進而尊重大自然(圖片來源:Ben Wang)
2002 年,一支休旅車廣告,為了強調四驅車性能,刻意呈現車子駛進山林裡的畫面,她擔心此情境會助長生態破壞,於是投書報社引起社會對於四驅車風潮的反思,意外迫使廣告停播。「人類闖入自然本身就是一種破壞,我開始思考如果不用工程,引導人們進入山林的步道是否可用不破壞環境生態的方式維護呢?」她認為,步道是人們走進大自然的親山途徑,而不是人類貪圖便利的自私捷徑,這件事成為徐銘謙從事環境運動的開端,也開啟了她對於無痕山林的思維。
台灣的山徑擁有許多豐富生態與歷史人文(圖片來源:Ben Wang)
台灣山徑所擁有豐富生態與歷史人文,是所有愛山人的共同資產。2003 年,為了搶救陽明山平等里坪頂古圳步道,徐銘謙發起「刷青苔、救古道」活動,號召 200 位山友志工親手刷去擁有百年歷史的安山岩步道上的青苔,呼籲政府單位停止對古道的破壞,傳達以維護取代工程的理念,同時讓步道可以兼具在地文史、自然生態與使用安全等多重意涵。
遠赴阿帕拉契山徑 學習像山一樣思考
為了尋找最友善山林的步道施作方式,2006 年,徐銘謙前往美國東岸的「阿帕拉契山徑」,加入美國阿帕拉契協會維護步道義工大隊,該山徑被稱為「夢幻步道」,全長 3,500 公里,自 1937 年全線貫通以來,全靠來自各地的義工維護整建,是地球上由義工所完成的最偉大工程。
在長達 4 個月時間,徐銘謙每天與志工專家們以就地取材的方式維護山徑,也認知到友善山徑的長久之道,並非使用建材的耐用度,而是常態性的志工維護機制。她說:「我一直以為『路是人走出來的』,來到阿帕拉契山徑後才知道『路是人做出來的』,而『做過不留痕跡』,健行客又好走,才是上乘工法的展現。」
路,是人做出來的(圖片來源:Ben Wang)
實地探訪阿帕拉契山徑後,徐銘謙逐漸勾勒出對於台灣步道的理想藍圖,2006 年返國後,她加入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加入推動串連一條專為雙腳及單車所提供、能串連起台灣各地美麗風光的「環島千里步道」。
實地探訪阿帕拉契山徑後,徐銘謙逐漸勾勒出對於台灣步道的理想藍圖(圖片來源:Ben Wang)
歷時 4 年,透過各地社區與熱情參與志工們的合力,目前 3,000 公里的山環島路網主幹道與山海間東西向主支線已完成串聯,而與主幹道連結,深入社區與聚落的區域路網,則仍持續串聯與延伸中。串聯階段初步完成,就進入步道守護階段,確保週邊美麗風光與文化資產不會被破壞,山區步道本體「以不破壞原有環境、最貼近自然的工法,只靠雙手與簡單的非動力工具進行施作,讓人們直接與土地對話,適合當地生態環境與符合在地文史特色,這就是手作步道的核心理念。」她透過自己微薄的力量來改變社會對於步道的構築思維,手作步道更是她尊重環境的堅持。
今年是千里步道運動 10 週年,也是徐銘謙自阿帕拉契山徑返台後第 10 年,推出「淡蘭百年山徑」為主軸,希望在北台灣跨縣市的區域路網實現千里步道的夢想,並且以手作步道維護古道原貌。以「闊瀨古道」的手作步道工作假期來說,前期必須長時間與社區居民進行溝通,了解當地需求與傳統工法,而施作之前必須調查動植物相、觀察水流方向等等,避免破壞生態平衡。此外,在地文史資源也需遵循古法復舊,盡力維持原貌,她表示,唯有透過無痕山林的手作方式與眾人共同努力,才能重現整個淡蘭百年山徑的昔日風華。
希望透過無痕山林的手作方式,重現淡蘭百年山徑的昔日風華(圖片來源:Ben Wang)
穿梭山林與城市 一雙鞋搞定各種地形
當然,積極推動手作步道的她,每週有一半的時間需要在城市裡處理開會、演講等事宜,另一半時間則待在山林進行勘查,特別需要一雙能穿梭山林與城市間的機能鞋,徐銘謙說:「有時一整天我早上得開會,下午則必須到步道勘查,所以我會穿上水陸兩用鞋,不需要特別換鞋,就可以走完整天的行程。」例如 HI-TEC 推出的「Rio 水陸護趾涼鞋」,便是一款能在山林與城市之間穿梭的兩用鞋。
山林城市兩頭跑,更需要一雙可以搞定各種地形的鞋子(圖片來源:Ben Wang)
「你的雙腳就是你最好的健行工具,走在郊山步道各種鋪面,有時還要涉過溪水,更要作好準備。」採用高機能合成鞋面的水陸護趾涼鞋,相當透氣且耐用舒適,針對腳趾部位也加強防護材質,比起一般涼鞋有更好的保護性,而束帶拉繩鞋帶系統,也提供安全合腳的舒適度,增加在步道行走時的安全性。
Rio 水陸護趾涼鞋設計上相當透氣,另外腳趾部位也有特別加強防護的材質(圖片來源:Hedda)
採用輕量化設計 加強趾尖防護
Rio 水陸護趾涼鞋在鞋底部分則採用「Vibram® 黃金大底」,不僅止滑耐磨,重量上同樣輕量化,徐銘謙分享:「比起其他品牌的兩用鞋,這雙水陸護趾涼鞋重量較輕,穿起來很舒適,而且前後皆有魔鬼氈設計,穿脫上相當便利。」
鞋床採用輕量中底「Fork Shank」,提升了靈活度和穩定性(圖片來源:Hi-Tec)
鞋底部分採用 Vibram® 黃金大底,止滑耐磨(圖片來源:Hedda)
此外,容易透氣的材質讓鞋面可以快速風乾,對於在勘查山徑步道時,必須時常行經濕滑地面或跨越小溪的她來說,是相當實用的功能。
Neoprene 潛水材質襯裡,提供舒適的緩震效能;ORTHOLITE® 透氣鞋墊具有抗菌效果並防止異味產生(圖片來源:Hedda)
徐銘謙表示,對她來說,挑對一雙好鞋,是前進山林前的必備要件,讓她可以隨時做好準備走進大自然,用雙腳感受土地與她之間的真切對話。
Rio 水陸護趾涼鞋運用範圍很廣泛,外型看起來沒有太過於機能導向,設計上頗有休閒風格,因此在城市裡可以穿,步道上也可以(圖片來源:Ben Wang)
以上內容由 HI-TEC 贊助刊出。源自於英國埃塞克斯郡的戶外品牌 HI-TEC,從 1974 年成立至今,專心製造透氣,輕巧,舒適的鞋款,累積許多專屬製鞋技術,目前在全世界 80 國家,銷售超過 500 個設計鞋款,包括 HI-TEC 戶外運動鞋、室內運動鞋、Magnum 軍用鞋等。
HI-TEC 總代理朗盛有限公司 0800-868-698
更多資訊請見:Hi-Tec 官方網站、Hi-Tec Taiwan 粉絲頁